如此细微逼真、栩栩如生的描写,把太太客厅各色人等的龌龊举动和百无聊赖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批不食人间烟火、自命清高、精神空虚的所谓专家教授,在太太客厅过着一种与冰心这样的激进的文学青年完全不同的异样生活。至于那位自命不凡的太太,是无法逃脱的罪魁祸首,应该无情鞭打。虽然小说是虚构的,但明眼人一看,就可以不假思索地联想到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对于冰心的弦外之音,太太客厅的精英们更是明镜儿似的。哲学家金岳霖就曾一针见血地言道:这篇小说“也有别的意思,这个别的意思好像是30年代的中国少奶奶似乎有一种‘不知亡国恨’的毛病”。说白了,就是冰心对太太客厅那批人的讥讽和调侃,其深层意思是在鞭笞他们在“九一八”事变后民族存亡的危急关头,却毫无民族大义和爱国情怀。林徽因读到冰心的这篇小说时,正和梁思成等人在山西大同等地考察古建筑和历史文物,她究竟反应如何,至今还没见到文字记述。不过,她回到北京后,派人给冰心送了一坛子山西陈年老醋。其心中的不满和激愤,于此皆明,而且手段巧妙:既显示了她的豁然大度,也让冰心酸味尽尝,颇难还手。
毫无疑问,冰心的这篇小说政治性多于个人恩怨。诚然,冰、林之间确有过节,但这不是问题的核心。问题之根本在于,五四之后,冰心一类的革命文学青年崇尚激进主义,而林徽因、胡适、徐志摩等则追推崇个性解放、民主自由,这种政治上的分野,才是这篇小说出炉的真正原因。不过,小说的政治影响似乎不大,反而倒使林徽因的“太太客厅”闻名遐迩,成为知识界、文化界渴望自由的文人们所向往的伊甸园。种豆反而得瓜,冰心的小说意外地为林徽因的“太太客厅”做了一个大广告,愈益名声远扬。
“太太客厅”谈笑有鸿儒
“太太客厅”这样的文化沙龙,崇尚清谈,仅是闲聊,无目的、无功利、无利害冲突,更无个人欲求。
年秋天,燕京大学新闻系三年级学生萧乾写了一篇散文《蚕》,在《大公报·副刊》编辑沈从文的帮助下刊出了,却意外地得到林徽因的赏识。为激励后进,广交朋友,林徽因特意邀请这位初出茅庐的小青年来参加他们的聚会。萧乾闻讯后,激动异常。时隔半个多世纪,他仍然清晰地记得赶往林家出席茶会的情景。
这次茶会,对于萧乾的成长具有里程碑意义。由此,萧乾亲眼目睹了这些硕学鸿儒,领略了他们的风采,聆听了他们的高见,增加了自信,并渐渐与林徽因、金岳霖等一批学界大腕儿结成了良师益友。萧乾毕业后,惊喜地被《大公报》聘用,他和“太太客厅”的联系也更为密切。林徽因等人的许多新思想、新理念,大大启发了他的编辑意图和编稿方向,同时还比较容易地约到许多名家的稿件,抬高了他的身价,使他在报界和文学界名气大增。而且,他还和林徽因、梁思成、金岳霖等大家变成了知心好友,堪称忘年交。
除了凝聚学界朋友、奖掖后进,“太太客厅”还结交海外名人。研究中国社会文化的美国专家费正清夫妇,就是客厅的座上宾。1932年,酷爱中国文化的费正清和费慰梅特意造访中国,在北京举行婚礼。婚后,他们骑自行车遍游北京,突然在北总布胡同附近的一个小巷里遇到了正在散步的林徽因夫妇,一见如故,且惊讶地发现:他们的住处离得很近。于是,费正清夫妇很快便成了太太客厅的常客,并通过梁思成夫妇结识了金岳霖、张奚若、沈从文等许多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此外,费慰梅还喜欢在黄昏的时候,一个人独自来找林徽因喝茶聊天。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