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行全球的驾驶证
文/姜钦峰
飓风“卡特里娜”袭击了美国新奥尔良市,城市一片汪洋,惊恐万状的市民争相逃命,15岁的贾巴尔·吉卜森也加入了逃难大军,混乱中他与家人失去了联系。吉卜森跟着人群一边撤离,一边焦急地等待。经过一所学校时,他发现里面停着一辆70座的公交车,于是他冲进学校,不顾危险地把车开到了公路上,立即大声招呼人们上车。车上很快就坐满了惊慌失措的灾民,有老人、儿童,还有抱着婴儿的妇女。一路上有惊无险,吉卜森载着几十人安全抵达休斯敦市。临危不惧,奋不顾身,15岁的勇敢少年吉卜森一夜成名,媒体争相采访,不曾想他兴奋之余竟然不打自招:“虽然我没有驾驶证,以前也没有真正开过车,但我懂得一些开车的基本技术,知道如何越过障碍……所以在危急关头,我觉得应该大胆尝试。这真是一次极其冒险的神奇之旅!”言多必失,一时间尽人皆知,原来吉卜森竟是无证驾驶!看来他在劫难逃。幸运的是,警察似乎对此“毫无兴趣”,一致保持沉默。哪知吉卜森却不懂见好就收,依然口无遮拦:“对于即将受到的处罚,我一点也不在乎,因为我救了很多人。”吉卜森说得倒是痛快,却把警察局推到了更加尴尬的境地。果真年少无知,难道为了救人就可以堂而皇之地犯法?但奇怪的是,至今吉卜森依然“逍遥法外”。美国无疑是法制最完善的国家之一,总统犯法与庶民同罪,无证驾驶势必受到严厉处罚,绝无例外。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美国司法界前无古人、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集体“渎职”?其实,吉卜森的“英雄事迹”曾在美国引发了一场激烈争论,有人主张坚持维护法律尊严,有人认为吉卜森应当受到豁免,双方各执一词,僵持不下。最后,还是一位劫后余生的老人道出了其中玄机,平息了这场争论:“谁说吉卜森无证驾驶?我敢保证,他不仅拥有驾驶证,而且可以通行全世界!”不难理解,老人所说的驾驶证就是——爱心!钞票可以不同,但爱是相同的。
国家有疆界,但爱没有国界。证件需要许可,但爱却不需要。爱就是阳光,它能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持着爱的名片,你可以顺利走遍世界。
“平铺直叙诚非描写复杂心灵过程的一项有效方法。”弗洛伊德曾说,然而作者竟做到了这一点。小主人公吉卜森宛如皇帝新装中的小儿,大千世界落入他的眼中,高悬的法律利剑似乎也无法阻止他说出自己的真心话。这里没有现实的诱惑和利益的计算,他的英雄壮举不是基于政治判断或理性判断,而只是一种直觉,但这种直觉一旦和人的最基本的人性价值联系在一起,就可能成为一个人善良与良知的内在根据:“爱心”。
生命给我们的允诺并不慷慨,两代人命运的云梯衔接处,时间只是窄窄的台阶。从我们明白人生的韵律,距父母还能明晰地谈论以往、并肩而行的日子屈指可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