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香的馈赠

时间:2017-04-10 12:17:06 

故事大全百姓传奇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 篇关于书香的馈赠的百姓传奇,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书香的馈赠吧。

谭淡鑫在荷城一家经济效益长期不佳的电影公司工作,是个小科员,干点文书之类的杂事。他家的经济状况就像他的名字一样,虽然里面有三个“金”,却是淡淡的,离殷实之家还差十万八千里。几年前,单位分给他一套同事腾让出来的旧宅。

不知从何时起,谭淡鑫也挤进“购书迷”的行列。他虽然信奉“荣华富贵随风去,唯有书香留人间”,但限于财力,青睐的只是那些二手书。业余时间,他除了看书读报,也写点散文、随笔之类的小稿,换点烟钱。他老早就在构撰“大部头”了,但限于时间和环境,写作速度很慢,书里的二十多个人物,还只出场五六个。

他的余钱不多,每月不过百十来块钱,全用来购书。一次在位于市河畔的“特价书市”里,狂择狂购,最后居然雇了辆三轮车拉回家一堆书。

他的妻子阿娥是个善良女子,在丝绸厂干“三班倒”的挡车工。她虽倍感家中经济拮据,但不多干涉夫君的“嗜书”之癖。“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已是过时的童话,她自然淡然视之,只是家里的书越集越多,空间越来越小,连衣橱都被利用起来放书,她便有点怨言了。

近段时间,老街口开出一家“七元书店”——无论新书、旧书,每册均卖七元;另有些特重特旧的书,则以斤两计售。书店老板是位江西籍的年轻打工者——积攒了一点钱以后,就筹措开出这家书店,以圆少年时的“儒商梦”。这天,谭淡鑫一踏进这家书店,目光就被那些又便宜又有收藏价值的书籍所吸引了。一 一选下来,数量近百册。他兜里正藏有刚发下来的薪水,这下一次性消费光了。

当他把鼓鼓囊囊的两大件装满书籍的蛇皮袋驮回家时,妻子终于忍不住发怒了:“你、你又发神经啦?书能当饭吃,当衣穿?”

谭淡鑫额头沁出汗珠,耐心解释:“书是多了一点,但只要有一个书房,装一排贴壁书橱,什么都解决了……”“哪来的书房?这房子总共只有三十平米,你总不能把书堆到屋顶上去?”阿娥哭着说。

“会有面包的,会有牛奶的,会有书房的。”他细声细气地自嘲。阿娥哭嚎着说:“做你的梦去吧!”她看劝说不了老公,就打点包裹,啜泣着离开家门。

过去说贫穷夫妻百事哀,现今应说贫穷夫妻脾气大。两人一怒之下闹起离婚来。七岁的儿子原本就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阿娥自然就回了娘家。离婚手续迟迟办不了,阿娥和孩子也不回家,这简陋的积满书籍的小屋,只留下谭淡鑫一个人独守。

好多天过去了,谭淡鑫一个人守家,业余时间则伏案写一个“大部头”——《书香的馈赠》。其间,阿娥趁老公不在家的时候,也回来拿些换洗的衣物,但没有“回家”的意向。

谭淡鑫也没有主动和解。他什么都不顾了,上完班回家就捣鼓那个“大部头”,双休日也不出门,潜心伏案。四个月后,三十万字的《书香的馈赠》完成了,他的体重也减轻了十多斤。

在把长篇小说邮出后等消息的日子里,谭淡鑫就静下心来读这些年陆续购进的书。说真的,书是太多了,他一直没好好读,时间不够——他在买书时就想好了,等到退休了,自己就有时间读这些书了。谁知现在他提前成了时间的富翁。东一堆,西一堆;这一包,那一包,诸如《红与黑》、《鲁滨逊漂流记》、《简·爱》、《包法利夫人》、《安娜·卡列尼娜》、《汤姆叔叔的小屋》、《儒林外史》、《聊斋志异》、《雷雨》、《子夜》、《家》、《骆驼祥子》等中外名著,他都一一细读。也许是小说读多了,觉得就是这个味,便萌生出想换个味的念头。

这天晚上,他在书堆里随意抽出一本名叫《我的经济观》的硬封面大部头,靠在床栏上读起来。这本书足足有六百多页,死沉死沉的,文字读起来甚感艰涩。他有点好奇,这种杂谈不像杂谈、哲学不像哲学、科普不像科普的东西,作者居然能铺排如此浩长的篇幅。不过,当他用了三天的时间读到第一百页的时候,感觉就像从冰窖里爬到火炉旁一样浑身发烫,为作者睿智的视角、缜密的思维所吸引,甚至对连篇过于生涩的文句也陡生好感。更奇怪的是,半个月后,当他读到第六百六十六页时,发现书页的左空白处,有一行细微的墨迹,肉眼难于辨认其秘,他就用放大镜看。一看还真被他看出一点名堂。是这么一句话:朋友,请剖开封面的折页封口!他真的极其小心地剖开此书的硬封面,发现里面紧嵌着一个薄薄的小纸袋,小纸袋里装的是一枚邮票。关于邮票,他略懂点门道。这枚邮票的上方是中国的版图。琢磨一番,他的心狂跳起来,这可是一枚《全国山河一片红》,倘若不是赝品的话,其价可不得了。他再接下去探索,小纸袋的背面是数行微书,放大镜下是这样的文字:

亲爱的读者朋友:

首先感谢您即将读完拙作。我是一个孤独的作者。潜心伏案十载,捣鼓出五十万言,无一出版社能接纳。我自费印刷了一百册,悉数赠送。我知道,要读者有耐心读完是困难的,所以,我也来点物质刺激,选中一册,为最好的读者准备了一件小礼品—— 一枚邮票。此礼虽菲,但经我研究,它有很大的升值空间。如果您读到这里了,我的在天之灵可以乐也。

署名和此书的作者相同:苦难。落款时间为1968年12月30日。这个日子正是谭淡鑫的生日呀,他惊了,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谭淡鑫马上把“邮票”拿给在邮市摆摊的朋友过目。经鉴定,是真品。这枚邮票的拍卖价已上升到四十万人民币落槌。他当即就委托朋友出手,得净款三十五万,至于这位朋友赚了多少钱,他就不过问了。

接下去的日子,另一个喜讯莅临:谭淡鑫那部“大部头”被一家信誉不错的出版社接受,出版合同寄来了,首印一万册,版税为三万元。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冬季终于结束。谭淡鑫开始认真思考家庭内务了。这天,他去了久违的岳父家。他向岳父母大人致歉后,不再絮言,一手牵着儿子,一手牵着妻子,上了的士,直驶新竣工的河畔居社区。一下车,他认真地对妻子和儿子说:“我想买一套新宅,一百平米差不多了,你们母子俩挑吧。”

阿娥惊讶极了,连问话声都有点颤抖:“淡、淡鑫,你、你在说梦话吧,光房价就、就要三十万,加上装修费,没、没有三十五万是拿不动的。你出得起这笔钱吗?难道你有办法贷到款了?”

“阿娥,你这就把人看扁喽,难道只许老板发财,就不许穷书生发财?”谭淡鑫说出这话的时候,神情镇静,眉角只露一点点笑意,惹得妻子和儿子更加迷糊,不知他葫芦里卖什么药。

阿娥对老公的发财过程兴趣不大,领着儿子挑选起房子来。很快,他们看中了临河那幢楼的三层楼。谭淡鑫也觉得他们的眼光不错,马上去售楼处把此事敲定。一次性付款优惠百分之十,他把二十七万六千元打进房地产公司的账号,新宅钥匙便拿在手里了。装修事务很快结束,一百平米的空间自然有个像样的书房了。谭淡鑫以前购进的数千册书籍也全部有了地方放。

只是那本大部头《我的经济观》,谭淡鑫实在忆想不起来是在哪个书市、哪家书店购买的。可能性最大的是那爿“七元书店”。他想到,应去那爿书店看看,再买一批书进来。另外,他也想给那位江西籍的打工者老板一笔钱,以“购书迷兼业余写手”赞助的方式赠予,想必不会遭到拒绝。可是,当他天匆匆赶到老街口,那里的景象大变:旧屋被拆除,道路正在拓宽,那爿小店已不见踪影。他向附近的居民打听这一排店面迁址何处,无人能回答出来。他闷闷地回家,盼望哪一天能邂逅那位小伙子以了心愿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百姓传奇

美图欣赏

百姓传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