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百姓传奇可以了解到当时的人情人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换粮食:
计划经济那些年,农村也常闹粮荒,缺粮的时候,就得到外面去借去换,借粮食要付利息的,换粮食需要用可交换的物资。盘锦那地方只出产芦苇席和汽油,换粮食的人大都带点小炼油厂的汽油和柴油。换粮食的队伍,通常都是由身体健康能说会道的家庭妇女组成,一般都是过抚顺,往梅河口通化和吉林方向走。也有去内蒙古的,但必须是有可投靠的朋友,茫茫的大草原上,没有牧民做朋友,也就没有投奔的方向,就极容易出现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时候,容易出大事。
我八岁的时候,曾经哭闹着父亲,跟着他单位的大卡车,出过一趟远门,去过内蒙古换粮食。那是借别人买木料的机会,蹭人家拉木料的汽车,从辽宁的盘锦去内蒙古的敖汉旗。那时候单位的小伙子结婚,单位没有足够的公房,好多人都得要自己盖房子,木料不是每个人都能及时批到手的.父亲是油田的木工,通晓木料的质地.一个陈姓青年筹集结婚,可新房还没盖上。他软磨硬泡终于说服了总务处长老葛,以给敖汉旗送地质标志的名义,让单位派了一趟公车.到牧区买些便宜的木料,牧民家不用大木料。小陈叔叔点名让父亲帮他选木料。我们家那时候缺粮食,也想顺便捎带换点粮食回来,出发前在家属区要了不少劳保鞋和工作服,还买了不少最便宜的酒:玉米香.
我们是沿着锦州经朝阳到敖汉旗的公路进发的,那个时候学生中正流行看一本描写草原少年的书,书名叫龙泽.有了课本上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加上龙泽这个新社会的草原小帅哥美好生活的描述.走在路上我还幻想着也结交一个草原少年,和他通信函做朋友.更想像他那样在大草原上骑一匹威风的大马,神气的奔驰在辽阔的大草原上.车过北票我们就感受到牧区的风情.北票矿区的集贸市场上,有许多购买货物的蒙古人.一个个穿的是油光绽亮,很难看清楚衣袍上的织锦颜色和质地,当地人姑娘大嫂看到他们,都远远的掩鼻而过.受不了他们身上的那股牛羊擅味.只有路边的偷偷摸摸倒卖小商品的人,热情的向他们招手递烟,拍着肩头和自己的胸脯,高价出售自己的商品.一瓶商店卖2.5元的发蜡,竟收人家十元钱.黑的牧民还和他们拉勾说谢谢。我们那天在 北票矿区住了一晚,第二天是起大早出发的,中午就到了牧区.开始见到的是有固定住房的,也种点高粱大豆的蒙汉混居区,再往里就是纯牧区了.那个时候牧区的牛羊也都属于公社所有.父亲他们按照曾经去过那里的人的经验,先去拜访了苏木并出示了油田总务出的介绍信,苏木类似汉族那时候的公社书记,现在的乡长角色。说明来意,那苏木二话不说就喊来几个人,吩咐一番就非得要我们去了他家.
他家住的是蒙古包,雪白的厚布做成的有许多蓝边装饰,门前养着十多条凶恶的大狗,个个长的有牛犊子大.见到我们那狗也不叫,上来就闻添,吓得我紧紧的抓住父亲的手,脚却如何也迈不动步.苏木家的孩子和媳妇都在别处放羊马,家里只有一个老太太.苏木和同去帮忙的,可能是通讯员的人忙着杀羊做菜,老太太用牛油给我们烙饼,还做了小米干饭.苏木会说汉话,说我们汉族人吃不惯他们的茶饭.要给我们做能吃得下的饭菜.没有青菜,都是牛羊肉和油炸面食,焦黄的面饼和用银边碗盛的小米饭,让我们过足了饭瘾.苏木和小陈叔叔还兴奋的喝得酩酊大醉,搂着陈叔叔说他喝酒仗义够哥们.晚饭前许多牧民用勒勒车拉来了各种木料,堆在了他家包前的空地上,小陈叔叔要付钱,人家却说啥也不要.送给他们的酒,却没一个人推辞都收下高兴的走了.直恨得小沉叔叔骂自己抠门,没带来足够的酒.他的事情搞定了,我家换粮食的工作还一点没有进展,望着酩酊大醉的苏木.我们也只好自己走到附近的蒙古包,用工作服等和牧民换取粮食.苏木家附近没有几处蒙古包,我们朝一个离的最近的包走去.远远的就有人出来迎接我们.他们都听不懂汉话.我们把反毛皮鞋工作服往他们手里塞.看样子他们不太喜欢,但还是收下了.我们又奔向他家的米槽,作出往外拿的样子.拿点白面拿点大豆,他们看明白意思了.要把全部的米面都送给我们。他还让我们把全部的物品都放在他家,坐在他家喝奶茶,自己走出去了,喝茶的时候,我发现他家的蒙古包的内壁上,都是用十元面值的人民币和整版的布票糊的墙.我试图揭下几张装到兜里,他家的老大娘看见了,从屋角的一个木盒子里拿出一堆钱送给我.都是当时最大面值十元的新票子.有一百多元.父亲要打我让我还给人家,老大娘硬是塞到我的兜里,还做出不要就非常生气的样子。那蒙古大叔这时正往车上装了好几麻袋粮食.我看见父亲的眼泪围着眼圈转,喃喃的说着:还是蒙古大哥好呀.我们是在第二天由牧民的送行下离开那里的.
回来后,父亲在单位说起此事,大家都夸牧民兄弟好,说的多了也想起来了:人家牧民要你的劳保鞋和工作服干啥呀,人家用不上呀.小陈叔叔和父亲以后又多次重去敖汉旗,去看望苏木和善良的牧民们。不过,再也不好意思和人家换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