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生身儿子魂归故里 一对非亲儿女沐浴母爱

时间:2017-04-10 12:58:15 

故事大全百姓传奇大全栏目整理和收集了一些民间流传的一些故事供读者在线阅读。这里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一 篇关于两个生身儿子魂归故里,一对非亲儿女沐浴母爱的百姓传奇,下面请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去看一下两个生身儿子魂归故里,一对非亲儿女沐浴母爱吧。

2011年“国庆”,女儿将刚发下的一个月工资交到母亲手中。“妈,这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一个月工资,你拿着。哥哥正在北京参与中科院的一个项目研究,他说国庆回不来了。”女孩神采飞扬地说着,把一叠温热的人民币塞给母亲。母亲没有接钱,只是笑眯眯地看着女儿……这对兄妹并非她的亲生儿女,她却把对两个已故儿子的爱都寄托在了他们身上……   走过悲伤,组建特殊家庭   2012年1月中旬,春节临近,在浙江诸暨的村子里处处透出过年的味道。大人们杀鸡宰鸭,孩子们成群嬉闹,山谷中,鞭炮声不停地回荡。此时,58岁的杨夏苏也一直忙个不停。裹粽子,拔鸭毛,打扫房子……尽管两层楼房几乎没有装修,但大门上新贴的春联却非常醒目。“红红的对联,可以让我们一家人日子越过越红火。”杨夏苏笑容可掬。   再过两天,在中科院宁波材料科技工程研究所读研二的儿子就要回来了,已在诸暨驾校工作的女儿也将放假,到时一家三口团聚,杨夏苏心中想着有多开心啊!和每一个幸福的家庭一样,这个三口之家的温暖与甜蜜,着实让人羡慕。然而,方远百里的乡亲都知道,这是个特殊的家庭,一路走来是如此的艰辛和不易。儿子和女儿都不是杨夏苏亲生的,一个是弟弟留下的遗子,一个是从民政局收养来的孤儿……   38年前,20岁的杨夏苏从绍兴稽东嫁到了诸暨枫桥。结婚那天却居然不见新郎。夫家解释说,是新郎父亲前两天生病住院,新郎去医院陪护了。杨夏苏没有多想,那一晚,她和姑姑同睡一床,度过了一个冷清的新婚之夜。但她哪里想到,这场没有新郎的婚礼,拉开了她艰辛人生的序幕。   第二天杨夏苏才知道,其实是新郎病了,突发脑溢血住进了医院。丈夫出院后留下了后遗症,不能干重活。杨夏苏毅然挑起家庭的重担,   结婚第二年,杨夏苏的大儿子魏贤海出生,隔了一年,第二个儿子魏贤山也来到人间。两个儿子的到来,给家庭增添了欢乐和希望。杨夏苏尽管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但她内心却充满欢快,觉得前面是一片灿烂的曙光。   眼看着魏家在杨夏苏的支撑下日子一天天地有了起色。1991年,杨夏苏家里建起了新房,翻出了平台。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场无比震惊的灾难降临到这个善良的家庭。平台刚刚建好,大儿子感觉身体不舒服,整日高烧不退,家人以为累着了,便陪他去医院检查。医生一句“还是转到大医院去看看吧”,把杨夏苏吓得魂飞魄散。大医院的诊断如五雷轰顶:魏贤海患血癌加全身结核!杨夏苏当即瘫倒在地……26天后,受尽病痛折磨的大儿子离开了人世。   看到妈妈整天哭泣,二儿子魏贤山安慰道:“妈,别哭了,哥哥走了还有我呢!”可噩运并没有就此放过杨夏苏,还没等她擦干眼泪,小儿子魏贤山也病倒了,医生诊断,和他哥哥是差不多的病。刹时,杨夏苏整个人感觉天旋地转。“苍天啊!你为何这样折磨我……”杨夏苏肝肠寸断,陷入了无限的悲痛之中。仅仅相隔他哥哥半年,小儿子也离她而去,夫妻俩一次又一次地抱头痛哭。这一年,杨夏苏37岁。   随着两个儿子的猝然去世,杨夏苏心中的精神支柱轰然倒塌。“妹妹啊,儿子走了生活还得继续,你必须要有一颗钢铁般的心,不能让人家看不起!”是哥哥的几句话点醒了她瘫陷的心灵。杨夏苏觉得没有权力让自己停下生活的脚步。在厄运面前,她最终擦干眼泪,挺起了坚强的胸膛。   为了给姐姐做个伴,已经离婚的弟弟将自己4岁的儿子送到了杨夏苏家寄养,这让她受伤的心灵有了一丝慰藉。接着,杨夏苏又通过民政部门领养了一个两个月大的女婴,取名魏文婷。然而,命运似乎还要跟杨夏苏作对,1994年6月,杨夏苏的弟弟病逝,侄儿改口叫她“妈”,更名魏文锋。两年后,婆婆和丈夫又相继撒手人寰。接下来,杨夏苏就与她弟弟的遗子及收养的女儿组成了一个特殊的家庭。在经历了数次人生重大打击的杨夏苏痛下决心,她咬紧牙关发誓:一定要用自己的双手将这一对并非亲生的子女抚养成人!   殷殷母爱,滋润收养孩子心田   家里当时没有固定收入,杨夏苏开始疯狂打零工。上半年她去帮人插秧,下半年就去帮人割稻,因为干活勤快又细心,她在当地很受欢迎。那时帮人割一亩稻田有60元的报酬,加上家里可以用的一台打稻机一天可以给她带来13元的收入。每天清晨东方还一片朦胧,杨夏苏就出门割稻,中午带的干粮常常是几块番薯。累了就在田间小路上眯一会,忙的时候一天可以有近100元的收入。每当拿上干帮工活的钱,杨夏苏浑身的疲惫会一扫而光。   有时候杨夏苏还咬牙到砖瓦窑拉砖,干着男人们都觉得累的活儿。一次,她拉着满满的一车砖刚出窑洞门在一个拐弯处,脚下一软就晕倒在地,装在上面的二三批砖“哗啦”一声塌下压在杨夏苏身上。几个男工见了立即赶过来,把她扶进旁边的管理房休息,杨夏苏的胳膊、小腿被砖块刨出多处血痕,民工们坚持要送她去医院却被杨夏苏婉言谢绝。过了好一会儿,杨夏苏才缓过气来。儿子魏文锋知道这件事后死活也不让母亲去砖瓦窑干活。   晚上,杨夏苏顾不得休息,她守着家里的2头母猪,在昏暗的灯光下喂养、打扫猪栏,经常忙到深夜。魏文锋上初中那年,看着书本竟学会了给母猪防疫打针,还试着为母猪接生,成为妈妈养猪的好帮手。杨夏苏乐呵呵地说:“文锋,你真行!” 2头母猪养了10年,每头母猪产下的仔猪一年能赚上1600多元,帮助她家度过了最困难的岁月。   自己虽然劳累,但杨夏苏对儿女却是百般呵护。因女儿文婷还没满月就被亲生母亲抛弃,杨夏苏对她特别心疼。女儿营养不良,她挤出微薄的一点钱给女儿买来高档奶粉和营养品。听说孩子多吃鱼聪明,杨夏苏又隔三差五就买来鲜鱼熬成香喷喷的汤,一口一口地喂给女儿喝。魏文婷7岁那年,一次半夜里突发高烧,杨夏苏背起她就往医院,陪在女儿病床边三天两夜半步不离。杨夏苏家长年住在平台里,夏天又闷又热。而文婷身子骨弱,吹不得电扇。于是一到晚上,杨夏苏就摇着大蒲扇给她扇风,直至女儿安然入睡。邻居们感叹,善良的杨夏苏对领养的女儿倾注了无穷的母爱。   为了给儿女补身体,杨夏苏硬是挤出时间在家里每年要养上几十只鸡鸭,产下的鸡鸭蛋,她有时做炒鸡蛋,有时烧煎鸭蛋,变着花样做给儿子、女儿吃,而她自己最多的下饭菜就是一碗干菜汤加点猪油。魏文锋清晰地记得,妈妈一次去替别人家割稻谷分到一个苹果,她自己舍不得吃,拿回家给儿女一人一半分食了。妹妹文婷10岁那年,妈妈专门买了一件新衣服给女儿过生日。母亲静默无言的爱,成为文锋、文婷兄妹俩心头最激励最温暖的阳光。杨夏苏对孩子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最穷不能穷志!教给他们做人的道理。魏文锋有一次偷割了别人的猪草拿回家,被母亲发现后狠狠地训斥了一顿,逼着他把猪草给人家送回去。通过这件事,魏文锋深感母亲为人的正直与善良。在母亲的教育和熏陶下,兄妹俩都很有志气。   杨夏苏自己大字不识一个,但她信奉读书可以改变命运。魏文锋小学五年级时,成绩并不理想,杨夏苏一番思忖后给儿子开出了奖励政策:“儿子,如果你每门功课能考85分以上,妈妈就奖励一辆自行车!”这个激励措施果然很奏效,期末考试儿子的成绩各课都过了85分,杨夏苏心头掠上一阵欣喜,也兑现了自己的诺言。虽然一辆自行车的花费对家里来说是笔不小的开支,但她并不心疼,托人从萧山花150元购买了一辆自行车奖给儿子。魏文锋乐不可支。   上初一那年,母亲鼓励儿子去考学校的尖子班,但得知上尖子班需要3000元的费用,杨夏苏在叹息之余拼命争钱,她接来村里倒垃圾清卫工的活一年可赚1500元,还起早摸黑到诸暨城里给人家做家政,千方百计凑足这笔费用。然而魏文锋却劝慰母亲:“妈,没关系,只要我努力学习,上不上尖子班都是一样的。”此时的魏文锋已深深读懂母亲的苦心,母亲挣钱如此艰辛,自己还有什么理由不勤奋学习?之后,魏文锋尽管没有去考尖子班,但他的学习成绩突飞猛进,每个学期都是班上的三好生。这让杨夏苏深感欣慰。   “有一年暑假,湖州的姨妈打电话来叫我和妹妹过去玩。我们很想去,但又怕出去花钱。妈妈知道后,就掏出了300元钱给我们当路费。”当时魏文锋并不知道这300元已是家里的全部积蓄。为了赚回这个钱,妈妈顶着接近40度的高温去帮别人砍玉米杆子。两天后,因为中暑,在骑自行车回家的路上,妈妈和车子一起重重摔到在了地上。每当说起这件事,魏文锋兄妹俩充满着自责与内疚。   兄妹跪拜 坚强妈妈笑傲人生   妹妹魏文婷看到哥哥学习成绩出众,她心里也非常高兴。一次,魏文锋正在写作文,冷不丁妹妹站在他身旁。“哥,你读书成绩好,妈妈对你寄予很大希望啊!咱俩来个约定,你高中毕业去考重点大学,我念完初中就上职技校,早日赚钱,为妈妈分忧。哥,你说这样好不好?”听完妹妹的一番话,魏文锋的心头涌上一股温流。其实妹妹的成绩也不错,她怎么会冒出这样的念头。“那不行,那太委屈你了。妹妹,凭你的成绩今后应该上大学,咱可以勤工俭学,也可向学校申请助学贷款。”魏文婷没有搭理哥哥,她的心里有了“一桩经”。   为了供两个孩子念书,杨夏苏一路忍劳负重。2006年7月,魏文锋考入湖南大学,母子俩捧着重点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欣喜不不已,同时母亲也为儿子的学费担忧。诸暨一位企业老总了解到杨夏苏家的困难,主动提出与她家结对。8月初,那位老总专程赶到杨夏苏家,送上3000元钱和一台电脑,并承诺资肋魏文锋4年上大学的费用,这让杨夏苏一家感激万分。接着当地政府又批准了杨夏苏的低保申请,从此她每月可以领到五六百元的低保金。   儿子上大学期间,杨夏苏开心的事是每年期末,电话的那头传来“妈,我得了国家励志奖学金,有5千元呢,放假回来给你买好吃的……”   母亲鼓励女儿要用心向她哥哥学习,今后争取进入重点大学。杨夏苏心中甜滋滋地想,一对儿女如果两个都是大学生,那她的脸上会是多么的光彩啊!母亲几乎不让女儿插手家务,要她一门心思把书读好。然而,魏文婷这次没有听从母亲的安排,她一定要履行自己的诺言。2008年,魏文婷初中毕业,她瞒着母亲偷偷地到诸暨市职高报考了财会专业。同学们惊讶地问:“文婷,你的成绩不错,为什么不去考诸暨一中啊?”她要求同学替她保密,千万不能让她母亲知道,否则会被母亲骂死的。在家里魏文婷向母亲谎称报考了市重点中学,杨夏苏信以为真。   入学的时间快到了,魏文婷为过母亲这一关绞尽脑汁,不得已她只得求助哥哥出面。魏文锋虽然反对妹妹的做法,然而妹妹替他着想,为母亲分担责任,提前放弃上大学的机会,他的内心既谦疚又感激。他无奈地答应妹妹,帮她一同说服母亲。而杨夏苏一直关心着女儿的中考,魏文婷每次总是说“没问题”。8月下旬的一天,杨夏苏一家三口正吃晚饭,魏文婷和还未去学校报到的哥哥商定,今天要与母亲摊牌,道破她上职高的“天机”。   杨夏苏看着儿子和女儿一副怪怪的样子,心里一阵纳闷。“妈,我今天不想再作隐瞒,我给您说实话吧,我不上高中了,打算上职高读财会。”魏文婷平静地说着。“什么?”杨夏苏瞪大了双眼。她觉得女儿一向乖巧听话,这么大的事情难道被女儿蒙了。“文婷……你……你不会跟妈妈开玩笑吧,你今后真的不上大学了吗?”“妈,我没有开玩笑,我决心已定,财会中专毕立即参加工作,为你分担一点责任。”杨夏苏的脸色变得了黯淡,盼望一双儿女都成为大学生,可是她梦寐以求的愿望啊!“文婷,你太让妈失望了!”杨夏苏一声叹息。   魏文锋尴尬地搓搓双手,喃喃劝慰母亲:“妈,文婷也是为这个家,她为你考虑……”“我不要你们考虑,我这把老骨头还行!”还没等魏文锋把话说完,杨夏苏就向儿子发出吼声。魏文锋赶紧捂住嘴巴。一瞧母亲,两行热泪已挂在她的脸颊。此时,魏文婷的眼圈泛红,她拿过纸巾轻轻为母亲擦拭脸上的泪痕。突然她一把拉过哥哥,兄妹俩“扑通”一声跪倒在母亲面前,魏文婷无限酸楚地说:“妈,你含辛茹苦把我和哥哥培养成才,这辈子你的恩情无法报答,让我及早参加工作,算是对你尽一份孝心吧!女儿可以边工作边自学,我今后保证给你拿到一张大学文凭!”   看着如此优秀的一对儿女,杨夏苏的心头洒下一片阳光,除了一点小小的遗憾,体味到更多的是温馨与欣慰。   2009年10月,杨夏苏在政府和亲友们的资助下,翻建了19年前停建的三间平台。看着师傅们一块两块,一排两排地砌砖起墙,杨夏苏的心情无法平静。19年前塌在心中的那一座楼,今天终于落成了。楼上的新房一间给女儿,一间给儿子,还有一间空着,今后安排给儿子做婚房,而她自己仍住在一楼。杨夏苏美美地想。   2010年8月,正当大学毕业的儿子在读研和工作之间纠结时,杨夏苏不幸出了场事故,住进了医院。当时她去村子附近一家“农家乐”山庄打工,由于天气闷热加上劳累过度,杨夏苏下班回家时一度晕了过去,从电动车上摔了下来,脸部多处开裂、腿部骨折。魏文锋闻讯后立刻赶回家,看着伤痕累累的母亲,魏文锋的心头一阵绞痛。“妈,我多次给你讲,你不要再去打工。”泪水模糊了魏文锋的双眼。   在医院魏文锋和妹妹日夜轮番陪侍守护在母亲身边,给母亲擦身洗脚,为母亲梳头喂饭。他决定放弃读研的机会,就近找份工作赚钱养家照顾母亲。然而,当魏文锋把这一念头一说出口,立即遭到母亲的否认,杨夏苏坚持要让儿子继续深造考研究生。面对如此慈爱的母亲,魏文锋的双眼热泪滔滔……不久,杨夏苏自豪地成了一位中科院研究生的妈妈。2011年魏文婷财会专业毕业,在诸暨市驾校应聘到一份称心的会计工作。   2012年除夕吃年夜饭,魏文锋兄妹饱含热泪向母亲敬酒:“妈妈,您两个亲生儿子都不幸去世,还能够这么坚强把我们抚养成人,我们得到了一个伟大的母亲,遇上妈妈您是我们兄妹俩这辈子最大的福份。我们只有一个心愿:祝妈妈幸福,健康长寿!”杨夏苏布满皱纹的脸笑得像朵花,她动情地说:“我虽然失去了两个儿子,但上苍又赐我一对儿女,你们比亲生的还要亲,现在苦尽甜来,我很知足,也很快乐啊!”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百姓传奇

美图欣赏

百姓传奇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