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捐款建校
听了萧筱琦的讲述,米彦茅塞顿开:怪不得萧筱琦对这个翡翠香炉如此熟悉,原来他就是香炉拥有人的孙子。可既然当年萧子明把两件玉器都留在了米家,为啥只剩下一件赝品,那真品到哪里去了呢?会不会是他爷爷记错了,未留下真品?要不就是太爷把那件真品处理了。可他随后又一想,不可能,萧子明不会跟孙子撒谎。如果是太爷处理了那件真品,临终时不可能留下那样的话。看来这真品眼下是无法找到了。现在米彦更想知道的,是萧子明后来去了哪里?他的孙子为何会在台湾呢?在他的要求下,萧筱琦继续讲了下去。
当年萧子明离开北平,找到谭松亭后,如实报告了这两年的情况,其中包括把翡翠香炉送给米家一事。与此同时,把所剩珠宝一件不少地交还了他。谭松亭自从劫后余生之后,把珠宝看得很淡了,他不仅不怪萧子明,还称赞他讲义气、够朋友。之后,由于萧子明对谭松亭忠心耿耿,逐渐成为谭的得力干将,职务不断提升。由于战事紧张,萧子明一连几年都无机会去看望米启璋一家。
1945年日本投降后,时任团长的萧子明率部来到北平,扎营完毕,他就到铁狮子胡同看望米启璋,可米家早在“七七卢沟桥”事变前,就举家迁往南方去了,具体地址不详。
1949年,萧子明随部队去了台湾。退伍后,他利用在古玩店当伙计学到的知识,开办了一家古玩公司,从事收藏、买卖古玩的生意。随着公司业务的不断扩大,他的古董鉴赏水平也越来越高,后来竟成为岛内有名的古董鉴赏、收藏家。萧筱琦从小受爷爷的影响和熏陶,也爱上了这一行,大学毕业后就跟爷爷干起了珠宝鉴赏、收藏和买卖行当,其鉴赏水平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由于萧筱琦的父亲早逝,萧子明年老退休后,就把公司交给了萧筱琦。
萧子明在世时,经常给萧筱琦讲当年与米家的那段生死情谊,多次想回大陆寻找恩人,但由于历史原因,未能成行。萧子明去世前,一再叮嘱萧筱琦:若有机会,一定要代他去大陆找到救命恩人一家,当面表示谢意。同时,他还为当年为军阀盗宝销赃心存悔意,叫萧筱琦找到米家后人时,若那件翡翠香炉还在,就设法交还给国家,并在经济上给予米家补偿。
萧筱琦牢记爷爷的嘱托,多次利用来大陆观光、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查询米家的下落,但都没有结果。正在他为无法实现爷爷的嘱托而懊恼时,不承想在电视鉴宝节目中,他竟见到了爷爷送给米家的仿制翡翠香炉。有了它,不但能顺藤摸瓜找到那件真品,或许还能找到爷爷的救命恩人。事不宜迟,当晚他就邀张专家一道找米彦查证去了,想不到米彦果真是自己要找的人。
由于米彦对当年太爷的事知之甚少,萧筱琦决定回到他老家向他父亲了解情况。
第二天,他们一行三人到米沟村后,米韬告诉萧筱琦,萧子明离开北平不久,就爆发了“九一八”事变,日本占领了东北三省。随后几年间,日军不断蚕食华北,最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1937年的“卢沟桥”事变。当时北平城里人心惶惶,纷纷外逃,米启璋也变卖房产,带着一家回到了米沟村。接下来,日军又攻占了上海、南京,米启璋再次带着家人逃往大西南。
抗战胜利后,米启璋又举家迁回米沟村。作为当地名门望族的后代,米启璋广置田产,并扩建了米家祠堂,成了当地有名的乡绅。原以为日本投降后,百姓可以安居乐业了,谁料想蒋介石又打起内战,他们所在的山区民不聊生,盗匪横行。
1948年秋天,米启璋被土匪头子绑架,勒索500块大洋。五天后,家人卖尽田产,好不容易凑够赎金,赎回了奄奄一息的米启璋。弥留之际,米启璋把儿子叫到床前,断断续续地说:“祠堂门楼阁楼……夹层中的翡翠香炉……妥善保存……不……可轻易……现世……以免惹祸招灾……”话没说完,就咽了气。
米启璋的儿子、也就是米彦的爷爷,此前只知道父亲修祠堂门楼时,在上面悄悄做了一个一尺多高的夹层,用以存放贵重物品。安葬米启璋后的一个夜晚,米彦的爷爷带上米韬,悄悄登上祠堂的门楼,取下门楼夹层外部正中一块雕刻着“猫头鹰”头像的活动青砖,旋转里面的把手,打开阁楼夹层一扇伪装的小门,看到了里面的翡翠香炉。由于此前米启璋严格保密,家人都不知藏有翡翠香炉之事,也不清楚这翡翠香炉是萧子明留下的,更不知道萧子明当年给米家留下了真、赝两个翡翠香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