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提供的个人资料显示,张瑞宝幼年丧母,童年常遭父亲暴打,形成了胆小懦弱的性格。成年后,他在村中务农,常年遭受欺凌,后来到城市打工,被骗被坑也不敢声张。与此同时,妻子长期被其堂兄张瑞卿霸占,他也是敢怒不敢言。入狱后,张瑞宝也经常被狱友欺负,但从来都是忍气吞声,从不惹事。总之,在众人眼中,张瑞宝是个老实本分、窝囊到不能再窝囊的男人。
但我知道,有时候,越是这样的人,内心蕴藏的愤恨就越是强烈。张瑞宝能砍杀堂兄,就证明他心中压抑着足以导致杀人的愤恨。而根据我的体验,杀人报仇不仅无法消除愤恨,还会使愤恨进一步加深,也就是说,入狱后的张瑞宝,愤恨比之以往一定更深。同时,正如叶秋薇所说,心理是有惯性的,既然张瑞宝能在愤恨的爆发下杀人,只要条件成熟,愤恨就会再度爆发,他也会再度杀人。
愤怒的来源有三,一是生命受到威胁,二是生存受到干扰与挑战,三是配偶被夺、无法繁殖。张瑞宝第一次杀人的导火索,是撞见了堂兄对妻子的欺辱,其愤恨的主要根源,显然是配偶被夺。只要能通过暗示让他再次产生强烈的配偶被夺感,并把矛头引向徐毅江。当愤恨积攒到不得不爆发时,张瑞宝杀掉徐毅江,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徐毅江入狱后,一定会向其他犯人隐瞒身份,包括张瑞宝。张瑞宝和徐关系密切,徐在他面前却对身份遮遮掩掩,这无疑会引起张瑞宝的下意识怀疑,给他带来“徐毅江对我不坦诚”的消极暗示。在此基础之上,张瑞宝就会更容易接受对徐毅江不利的暗示。可以说,徐毅江的特殊身份,是刺杀计划成功的重要条件之一。
再者,徐毅江入狱的罪名是强奸,而张瑞宝愤恨的根源是妻子遭受欺辱。二者潜在的契合点,也是计划成功的重要保证。
采访过程中,我对张瑞宝进行了多次暗示,成功引发了他对“妻子被占有”的愤怒与危机感。同时,我也对他进行了多次试探,发现他最信任的人,除了妻子,就是同村的张瑞林。后来,我又找到张瑞林,以金钱为诱惑,让他进入监狱探视,向张瑞宝传达了“你老婆遭到徐毅江多次强奸”的信息。
很显然,张瑞宝的愤恨开始转向徐毅江,他或许问过徐毅江的身份,以及强奸案的事。但徐毅江强奸案背景复杂、牵扯广众,徐毅江怎么可能告诉一个犯人呢?他一定会随便编个谎话应付张瑞宝,但谎话说多了迟早会有纰漏。张瑞宝会逐渐意识到徐毅江在撒谎,这种意识越强烈,他就越是相信张瑞林的话。身在狱中,无处求证,即便张瑞林的话是一戳就破的谎言,张瑞宝也没有条件戳破,只能在其中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