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在我看来,这些解读,根本就没有指出问题的本质所在——过去的几十年,所有不依靠脑力、技术含量的暴富都是有前提的: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什么叫信息不对称?我举个例子。
在中国的股市传奇里,你一定听说过“杨百万”这个名字。作为在中国股市里先富起来的那一部分人,无论你怎样评价他,杨百万这个名字,都已经成了一个传奇。
这个人是怎样完成他的原始积累的呢?有一天,他偶尔看报纸,发现一个现象:两个地方的国库券价格是不一样的。
这样,他就从价格低的地方买入国库券,然后拿蛇皮袋装上,坐火车去往另一个收购价较高的地方卖出。
他一年来回好多次,直到有一天,国库券不再存在差价,他完成了第一笔原始积累——人生中的第一个一百万,那一年是1989年。这笔钱,对于一个工厂的工人来说,毫无疑问是个天文数字——而他得到这一切,不是因为他读了什么书,而是因为他在某天某时某个地点,看到了一张神奇的报纸。
再举个例子:2000年,中国加入WTO的时候,外贸很好做,钱好像是捡来的。
因为那时候在中国开工厂的很少,竞争不完全,因此,外国人来中国,没什么议价的条件——当然,他们也不需要议价,那时候中国的商品,对于手持美元的他们来说,简直太便宜了。
100块钱一双的真皮皮鞋,赚个50块钱都是常有的事——对于中国人来说,50块钱很多了,那时候一个普通工人的月工资才一两千块。而对于外国人来说,这鞋子太便宜了,真皮的,一双才100块人民币。
竞争不完全,从本质上来说还是信息不流通。因为很多人并不知道做外贸赚钱,人们只有靠口口相传。口口相传的速度很慢,且难辨虚实。因此,制造业的老板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原始资本积累。
这些需要读书吗?不需要。
在信息闭塞的年代里,你不需要技术,不需要知识储备,甚至不需要资金。
我记得我刚出生的时候,父亲做生意赚了不少钱,原因很简单:那时候改革开放刚开始,士、农工、商,商排在最末,大家都觉得做生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而我的父亲胆子大,敢拉下脸来推着板车出去叫卖,生意就这样做起来了。
是的,在那个时期你只需要胆子足够大,抓住了一个机遇,就有可能富起来。
“人关键要学会抓住机遇,有时候抓住一两个,足以影响你一辈子。”这不是很多前辈跟我们说的话吗?至于这个机会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还是从你朋友的口中得来的,那就只有天知道了。或许你等了一辈子,也等不到这样的机遇。因此,许多人总有这样的错觉:“好事总是发生在别人身上,倒霉蛋只有我一个。”
然而,现在情况变了,原因很简单:有了互联网。互联网诞生以后,信息就开始变得完全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