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前,我展开了无数次关于半工半读生活的想象,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农场打工,几年就在国内买了套房,听说别人家的孩子在国外打三份工,生活富裕。我跃跃欲试,心想着自己就算是不能发家致富,至少学费够了。
我的第一份兼职,是在一家中餐外卖看台,那是我刚刚到英国留学的时候。在英国,无论城市大小,都散落着很多外卖店,外卖种类以中餐、印巴餐和比萨为主。
第一次吃咕咾肉
外卖店老板是个香港人,梳着油光发亮的大背头,同时也是大厨,厨房里有两个伙计分别负责炒饭、面和油包。老板娘从我见到她的时候就一直在忙,抬头看看我,撇嘴笑了笑,那种淡淡的,带着轻蔑地笑。
整间店都弥漫着一股酸甜的气味,很多年之后,我出入于不同的外卖店或中餐厅时都会闻到这样的气味,这是咕咾肉的味儿。英国人最爱吃咕咾味的食物,他们爱用红艳的咕咾汁拌米饭,用咕咾汁蘸鸡球。那是我第一次吃咕咾肉,那泡在红色咕咾汁里油炸的肉块菠萝块,那打开盒盖的醋酸气儿,我永远都不会忘。
当时我没经验,英文烂,外卖店那两部摆在我眼前的电话,响起来就像咒语一样,每当拿起电话,我的耳朵就自动耳鸣了,听不见更别提说了。起初还硬着头皮接过一两个电话,出了几次错后,老板很不高兴,于是再也不接电话了。只要电话铃一响,我撒腿就跑。为了消减愧疚感,我竭尽所能地多干些其他的活。
好不容易熬到下班,我头昏脑涨地收工结账,拿着老板给的现钞,拎着厨师做的夜宵疲惫地往回走。脑子糊里糊涂的,心里却是分外高兴!我想一切都会好起来的吧!
然而,我干了三天,就被炒了。
老板在吃饭的时候,不断提起昨夜少了20镑,我全然没有理会。收工后,老板亲自下厨为我做了夜宵,把外卖盒递到我手里的时候说,你明天就不要来了。我面无表情地拿了钱,呆滞地走到门口,把两大盒饭菜抛向空中。
我很委屈,老板是在怀疑我偷了钱吗?
生活从这里离开才算开始
我日日去中国超市巡查各种小广告,注册学校的Job Center(工作中心),学习写简历,给各种餐厅老板打电话。电话里每个老板或者经理都说请等通知,却没有一个有回应。
在找兼职这件事上,如果你不靠关系不靠朋友介绍,就一定要自己主动。在我主动许多次之后,总算是得到了去EBI寿司店的试用机会,等到我正式成为员工,一个姑娘就被辞退了。
那个姑娘被辞的时候,表情非常苦楚,让我想起了昨日的自己。看,生活处处是竞争。
那时候的我,在学校和餐馆间往返,看天色从傍晚到深夜,看餐厅从爆满到寂静,不仅英文渐渐好了,还跟老板和大姐学习基本的日语。
那时虽然生活紧张也很累,却是我至今为止,记忆最好的打工经历。因为老板是一个谈吐间感觉有故事的人,同时也愿意耐心教我。
比如,我第一次开红酒,大姐说我开红酒时的面部表情太过狰狞,会吓到客人;我第一次点错菜,老板说,不论做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认真,然后把我点错的菜分给大家吃;在我的欢送会上,老板说,当你从这里离开你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开始,要快乐……
孤军奋战的时候
本科毕业后,我辞掉了在EBI的工作,搬到斯旺西去读研究生。每天都过得焦头烂额,压力重重,再也没有时间和精力打工了。
硕士毕业后,我开始着手找工作。当然,完全没有头绪。除了去过几次Job Center,投过一些简历,再也找不到其他的出路。为了消减无所事事的愧疚和彷徨,我又开始打工了。
那段时间,我打工的数量达到了历史最高峰,我想,赚很多钱总是好的。我曾经一周打了四份工。上学的时候打工,是夹杂着优越感的,因为我知道自己以后肯定不会来这工作。等真的告别学校,再次投入到打工的日子里时,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在陌生的国度毕业,作为一个没有工作经验没有稳定前程的人,梦想其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于是那段时间,我越忙,越发过得像个文艺女青年,几乎利用起了打工空闲的每一分每一秒去读书和思考。由于书籍资料短缺,朋友留下来的任何书,我都能像有强迫症一样拿起来读。
我想,那种地狱式的赚钱和写作,是因为太没有安全感了。
之后打工再接触到的老板,再也没有像寿司店老板那样,把生活过得像故事一样了。
他们每个人都很烦躁,都在重压下生活,他们每天都绷紧了每一根神经,他们不相信任何人,吝啬苛刻不愿意多花一分钱,也不爱自己所做的一切,他们重复的工作只为赚钱养家和活下去。
可想而知,我接下来的打工生活都不太愉快。
打工的美好想象逐渐褪去其妖魔化的外衣,变得单一而枯燥。我渐渐发现,所有在英国的外卖店和中餐馆售卖的食物大同小异,记熟一张菜谱,就能适应所有餐厅。只要肯勤劳工作,钱自然是会有的。打工不再是当初体验生活的小戏码,就是为了赚钱,赚更多的钱。
起初没工作经验的时候,我被老板选择。现在是我选择老板,我不断地跳槽,各种对比,只挑工资高又省力气的工作。
我终于靠着打工赚了好多钱,导致我对钱的概念越来越模糊,变得大手大脚,买一双UGG,买个香奈儿,买个iPhone眼睛不眨一下。此时此刻我更怀念四年前我赚的第一笔钱,那时候我把它们摊开,不停拍照片,然后放在小信封里,一直一直都不舍得花。
现在离开英国的日子,已经很久了。
随着不打工时间的拉长,手上的茧子慢慢消失,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各种资金大量支出,之前打工的积蓄也快花光了。这样看来,我曾经辛勤工作过的证据,都被一一销毁了。
那么打工的生活,究竟给我带来了什么呢?
每个漂泊的人都曾为生活做过各种努力,讲一讲,听上去都像传奇,然而身在其中,却没有了想象中的诗情画意和那些强烈的情绪。它只是一段我们用双手一点一点攒下来的生活,它曾经那么实实在在质地厚重地存在过,让我们更加沉稳地面临一次次的财政危机,给我们带来一种在各色人之间游刃有余的自信。
那样一段在国外的打工岁月,那样一段在火光油烟里消耗的青春,那样一段独立而拼搏的生活,就那么随着时光浩浩荡荡地走过了。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心理人生】故事的力量
- 【特别校园】冰虽冷艳 却也追逐“生”的热情
- 【成长视窗】别用你的爱好去换钱
- 【心理人生】不会说话的人 点赞就好
- 【特别校园】你们地球人啊 太幼稚了
- 【成长视窗】女孩们 不要稍微陷低哪怕一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