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年近五旬,是一普通出租车司机,长得高大魁梧,外表给人一种厚实稳重之感。所以,任何陌生人初次见到老张时都会认为他是憨厚老实之人。
不过话说回来,老张开车数年,确实都是尽职守法,也得了不少类似于拾金不昧类的表彰。开车收入虽然不高,却也刚好够家里开支,日子过得马马虎虎。可金融危机爆发后,老张的生意冷清许多,一天跑下来,打的的顾客比原先少了一半,自然,收入也降低不少,生活也就紧巴巴的了。况且,女儿马上面临高考,长期这样下去,肯定不行。
起初,每天睡觉前,老张抽着烟,忧心忡忡,睡时又翻来覆去睡不着。后来,偶然的灵感让他想到一个好办法。
对每一个上车的顾客,老张都先是极为友善地问好聊天,用他那憨实的外表和热情的交谈博得乘客的好感。然后通过交流区分顾客对路程的熟悉程度,以此分为三类顾客。第一类:不熟悉路程的顾客。对于这样的顾客,老张就采取“周旋”战术,一面介绍各种地方特色与名胜产品,还时不时插些幽默小故事,一面不停地“绕圈子”,这样一来,收入自然高了;第二类,熟悉路程的乘客。这类则采用速战速决的策略,以最快速度将其送达到目的地,节省时间和精力;第三类,无法从交谈中分辨出是否熟悉路程的。对于这类,老张则先故意开错一段路,再看看乘客的反映。如乘客指出开错路了,就采取第二类战术,否则,采用第一类。
一个月开下来,老张拿出账薄一细算,收入至少多出一倍。老张乐得合不拢嘴,心里直夸自己聪明。他也就从一个模范司机变成一个市侩者。
一日傍晚,一位四十岁左右的打扮艳丽的中年妇女上了老张的的士。没等老张开口套近乎,妇女自己先搭话了:“师傅啊,送我到郊外的Y村,我自己那辆奥迪A4前几天借给朋友开去了外地,至今未还。”
一听这话,老张马上意识到这是条大鱼:
“小姐,你可真是好人,车借别人,自己打的,现在你这样的人不多了。”
“还好还好,今天恰好回乡下看望父母,平时车子也很少开出门。”
“那么说小姐你是地道的本地人?那对路程应该很熟悉吧,去Y村的路可不太好走。”
“是本地人,城里这段路还比较清楚,乡下那边的路就有些模糊了,好久没回家,估计变化挺大的了。”
老张一听,心里美滋滋,征对妇女的答话,脑子里迅速作出方案:城区这段路,采用第二类策略,乡下的路程则采用第三类策略。方案一出来,老张便以最快的速度开出了城区,然后故意开错去Y村的方向。行驶一段时间后,妇女不但没有提出质疑,反而以为还有很多路程便开始打盹休息了。
夜幕降临,车窗外已是漆黑一片,妇女开始打呼,老张心里盘算着,这样绕下来,车费又可以增加好多。于是,这时强时弱的呼噜声此刻在老张耳朵里,仿佛是世间无比悦耳的音乐。
车子绕了数圈,老张琢磨着时间也快差不多了,就决定将妇女送回Y村。不过要到Y村,必须得经过X村。老张忽然想起,前段时间听外面流传说X村闹鬼,那里是出了名的坟墓多。想到这里,老张不禁有些悔意:要是早点想到的话,就少绕个一圈,那么也就不用这么晚过X村,少了担心了。
前方就是X村了,老张打了个寒颤,心跳有些加速。突然,后座的妇女“啊”地大喊一声,老张吓了一跳,一个急刹车,回头看:
妇女先像是受了惊吓一般,嘴里慌张地喊着“有鬼”,“有鬼”;后又傻乎乎地咧着牙笑:“你会有报应的,你会有报应的。”
老张吓得毛骨悚然,以为妇女鬼上身,忙说:“我以后不敢了,以后真的不敢了。”
本文语音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