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盗紫禁城

时间:2015-01-23 00:53:57 

(1)

清朝光绪年间,在光绪皇帝的父亲——醇贤亲王的墓地上,长出了一棵白果树。

这件事很快就传开了,都说醇王府要出个皇帝了。白果树的“白”字,下边加一个醇王的“王”字,正是个“皇”字。一时间,街谈巷议,闹得满城风雨。

不久,醇王府里,光绪皇帝的弟弟载沣得了个男婴,取名爱新觉罗·溥仪。

这个孩子三岁那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过了她的七十四岁生日,可能因为贪吃,患了痢疾,卧病的第十天,她突然决定立溥仪当皇帝,承继同治,兼祧光绪。接着,病情发展迅猛,很快,就一命呜呼了。而就在她咽气的前一天,光绪皇帝也魂归西天,离奇去世了。

年12月2日,刚刚三岁的溥仪被抱着坐上了龙椅,举行皇帝的“登极大典”。那天的天气奇冷,小皇帝坐在椅子上大哭不止,挣扎着大喊:“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要回家!”

文武百官司的三叩九拜没完没了,小皇帝的哭声越来越大。他的父亲载沣急得头后的花翎乱抖,结结巴巴的哄他:“快别……别哭了,这就……快快……完了!”

典礼结束后,文武官员议论纷纷,窃窃私语起来:

“怎么说是‘快完了’呢?”

“是啊,说要‘回家’是什么意思呢?‘家’在哪儿呢?”

溥仪即位,改年号为宣统。这件事,不只在文武百官中议论纷纷,在民间百姓中也引起一场轩然大波。当时在民间流传着一首民歌说:“不用掐,不用算,宣统不过二年半。”说来事也凑巧,溥仪当皇帝不到三年,辛亥革命爆发了,在重重压力之下,隆裕皇太后不得不代小皇帝颁布了《退位诏书》,大清帝国终于走到了终点。

根据清政府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提出的清室优待条件规定,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并且还可以“暂居宫禁”。于是,溥仪继续挂着“皇帝”的空名,过起了关起门来的小朝廷生活。

紫禁城表面上虽然如往日一般平静,可是内里的秩序却已经是糟乱一团。宫里的盗案、火警,以及行凶事件屡屡发生。尤其是偷盗,简直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先是毓庆宫的库房门锁给人砸掉了,接下来乾清宫的后窗户又被人撬开了,甚至就连皇后的凤冠也没有被放过,上面装嵌的珍珠玉翠等珍宝,竟然整个都被换成了赝品。参加打劫行径的,可以说是从上而下,人人在内。

这段动荡的年月,兵荒马乱,法纪弛废,绿林盗贼更是多如牛毛。眼瞅着昔日戒备森严的紫禁城如今几乎成了一座空城,很多人都打起了皇宫内院的主意,盯上了宫里的那些奇珍异宝。凡是一切有机会能偷的人,是无一不偷,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在北方平津冀鲁地区,有个大名鼎鼎的飞贼,人称“李燕子”。据说其自幼父母双亡,跟着同乡的叔伯在河北省吴桥县落了户,从小一直艰苦度日。吴桥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杂技之乡,上至九十九,下至刚会走,人人都有一手绝活,硬功、软功各有所长。从小目濡目染,也就跟着学了点武艺,没想到禀赋极好,渐渐地,爬墙上树易如翻掌,高来高去如履平地,非一般人所能比。

由于家境贫寒,稍稍长大一些后便开始四处偷盗,曾在河南、天津、山西等地屡屡作案,竟然无一失手。有一次竟然偷到了南阳府衙门,把衙门里的官印给盗了出来,挂在了旗杆上,从此名声大振。因其“轻身术”天下无双,蹿房越脊,飞檐走壁,来无影,去无踪,江湖上便得了个“李燕子”的绰号。

李燕子行走江湖间收下了个弟子叫柴九,小伙子本来就有些武功底子,又和李燕子学了几年后,本领更是往上拔了一大截,也是身手利落,功夫了得。眼看着偌大的皇宫里空空荡荡,没有多少人看守了,很多人都发了横财,李燕子也有些眼馋,也盯上了这座紫禁城。

师徒俩围着紫禁城转了足足六七天,总算是找到了一处方便潜入的地方,等到五月十五这天夜里,爷俩换上一身夜行衣,带好应用的物件,悄悄的来到了紫禁城的西北角,准备动手。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紫禁城

相关故事会

美图欣赏

故事会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