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4转IPv6是必然 满足高速互联网的需求

时间:2016-11-08 18:00:47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被称作下一代互联网协议,它是由IETF设计的用来替代现行的IPv4协议的一种新的IP协议。IPv6具有:无穷的IP地址、充分的移动、始终在线、更小的路由表、速度更快、质量更好、更高的安全性。

我们使用的第二代互联网IPv4技术,核心技术属于美国。它的最大问题是网络地址资源有限,从理论上讲,编址1600万个网络、40亿台主机。但采用A、B、C三类编址方式后,可用的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的数目大打折扣,以至IP地址已于2011年2月3日分配完毕。其中北美占有3/4,约30亿个,而人口最多的亚洲只有不到4亿个,中国截止2010年6月IPv4地址数量达到2.5亿,落后于4.2亿网民的需求。地址不足,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及其他国家互联网的应用和发展。

互联网呈现高速发展势头,IPv6大力发展是依靠

截止2012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到5.38亿,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9.9%,刚超过全球平均普及率,拥有IPv6地址12499块/32,2011年和2012 年出现大幅增长。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均所需IP地址会更多。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大力发展IPv6。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积极推进IPv4转IPv6的发展,做好向ipv6过渡准备

2012年5月,工信部发布了《互联网行业“十二五”发展规划》,要求“十二五”期间骨干网全面支持IPv6。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考试中心启动人才培训工程。ipv6技术培训课程全面启动。目前,由IPv6教育网( www.ipv6edu.com )组织的IPv6 过渡技术研讨班以开展三期课程。为向下一代互联网(ipv6)过渡积极做准备。

专家意见:

IPv4转IPv6 现在就该行动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现在面临没有新的IPv4地址可用的困境,这应是IPv6发展难得的机遇,但机遇只属于有准备的人,我们需要认真思考应该为此做些什么准备。”但是从IPv4到IPv6如果不算一次革命也算一次大的转折。对此,邬贺铨表示:“在全球最大互联网用户的中国无法回避这一过程,我们需要与国外合作,但我们没有时间等待别的国家先走,既然早走和晚走都要走,现在就应该行动,在过渡中解决IPv6中我们还未遇到过的问题。”

IPv4转IPv6是趋势 不如先下手为强

北京邮电大学教授、CNISP副理事长马严:“近年来,中国的IPv6发展一直在徘徊,运营商、手机商、互联网企业、软件商热情不高,因为从短期来看,建设IPv6投入很大,回报却比较少。而政府更具有前瞻性,相关政策和资金的补助,将是一帖很好的催化剂。”马严认为,这不是想不想的问题。“就像电话号码6位升8位一样,这是发展趋势。与其到最后被市场逼得向IPv6迁移,不如先下手为强,未雨绸缪。”

中国急需发展IPv6

清华大学教授李星指出:“假设我国目前互联网用户数量几年后翻一番,我们就再也没有多余的IPv4地址可用——除非向国外购买。今后三年,我估计中国将出现1亿多个地址缺口。”此外,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的发展,今后我国人均所需IP地址会更多。 “要解决这些问题,只有依靠大力发展IPv6。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生活常识

美图欣赏

生活常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