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常赵高(4)
据史书记载,赵高的祖上曾经很阔。如何个阔法呢?说出来吓人一跳,曾是显赫的赵国王族之一。但后来随着支脉的疏远,也就破落了。
破落就破落了吧,“君子之泽,五世而斩”,谁也抵挡不了的大势。只要能延绵这样的家世,保不准在某个时刻,时来运转,出个把有能力的关键人物,兴许就能光复昔日的风景。
应该承认,赵高就是这样一个关键的人物,往后的历史会证明,不管怎么说,赵高确实有这个能力与手段来实现赵氏家世的荣光与梦想。
然而无情的现实,再一次埋葬了这个梦想。
说出来着实可怜,赵高那一族破落得也实在太历害了。不但他的父亲如浮云一样,在历史上声息全无,名字叫什么,是做什么的,有无官职,籍贯哪里,等等这些问题一概沓无音信,乃至于连他的母亲都要被捉将官里去,没身为奴婢。
这个身份的潜台词无疑是卑贱与凄惨的。然而最为悲惨的是,她的孩子们,也就是赵高兄弟数人,因了母亲的缘故——披刑僇,世世卑贱——连带着也要失去他们无限光明的前景。
因为他们无一例外,早早就被阉了,然后送进宫去当太监。史书记载为:“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
隐宫即宫刑,是古代一种破坏人的生殖机能的酷刑,需“一百日隐於荫室养之乃可”,故曰隐宫。
就是说,隐宫是为处宫刑以及宫刑者疗养康复之所。
这就是赵高可怜的身世。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也恰是这个可怜的出身,为赵高后来的发迹提供了可能。
仿佛是司马迁也嫌恶赵高那样的恶人,有意避免出现这样的情况:不使他的人生轨迹成为后来宦官师学的榜样。
因此,《史记》不列“赵高列传”,这无疑成为后人研究赵高的最大障碍。
历史总是喜欢布这样的迷魂阵,仿佛她的神秘与深邃,即来自于这种“犹抱琵琶半摭面”,以及后人为了坚持某种历史观点而争得面红耳赤一样。
所幸,公元前210年的沙丘之变,赵高为策反李斯,说过一句相当“自传”的话。正是这句重要之极的话,虽然我们据此不可能做到明察秋毫般地,全盘了解赵高的人生履历与细节。但大体了然他的整个人生轮廓,做个写意式的粗线条描绘,却是可以做到的。
见载于《史记·李斯列传》的那句话是这样说的:
“(赵)高固内官之厮役也,幸得以刀笔之文进入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内官,根据《辞海》的解释,在这里,他的身份当是指宦官太监。具体地讲,“内官”应是指太监中管事的小头目。
而赵高又是太监出身,根据上下文的文意,那么这里的“厮役”当是指小太监。
就是说,“高固内官之厮役也”,这句话的意思应该是,此时,赵高是给管事的大太监打杂的小太监。
服侍的地点一定不在作为政治核心的咸阳宫,极有可能是在常年准备以供秦王临时驻跸的行宫,这在文意中可以体会得到。
从上述引文可知,赵高人生的转捩点,或曰分水岭,当在进入咸阳宫的那一刻。
受限于资料的缘故,时至今日,我们已无法确晓赵高进入咸阳宫的准确年月,包括他的出生年月,服侍大太监的具体年龄。然而根据现有的记载,我们却可以考证出赵高进入秦宫的大体时间段。
已如前述,赵高自述身世的时间是在公元前210年,此时,他已在秦宫管事“二十余年”。
二十余年是多少年,没法确定。中国的文字就是这样,迷糊得象雾一样。求其次,我们只得估取个时间段,即21年至29年之间。
由此,我们即可推导出赵高进入秦宫的上限和下限,即公元前239年是他入宫的上限,公元前231年是下限。
公元前239年是秦始皇八年,就是说,赵高一定是在秦始皇当政时期进入咸阳宫的。
我们知道,公元前238年,当时还是秦王的嬴政,以与他的年龄极不相称的果敢与老辣,做出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从此开始了他冠华绝代的人生之旅。
这件事情就是,铲除嫪毐集团和吕不韦集团,实现梦寐以求而又大权在握的亲政。
这一年,嬴政二十岁。
由于嬴政以铁腕手段铲除了嫪毐集团,同时一并清除了参与作乱的宫中宦官,如此一来,势必出现这样一种情况:
宫中从事服侍的宦官人手紧张。
从行宫遴选一批有能力的宦官进入咸阳宫,以补充人手之不足,当是这个时期嬴政必须考虑的问题。
赵高极有可能就是在这个期间进入秦宫的,而且极有可能就在公元前238年。
因为赵高说了,他一进入秦宫就“管事”二十余年。
这虽只是一个推测,但我有理由认为,这是最接近事实的推测。
无常赵高(5)
关于赵高是如何来到秦地,是其不争气的父亲战败被俘,还是其父不满于没落的家世,自主来到秦地发展?由于史书语焉不详,我们已无从知晓更多的细节。不得已,我们只得采取跳跃式的思维,从下面的基本事实说起。
秦始皇发现赵高的时候,他已拥有了一项惊人的能力:精通《秦律》。
这在讲究法制的秦代,是不可多得的强项。
现在的问题是,赵高是从哪里学到这一身本事的?
前文已述,赵高还是小太监的时候,即跟随管事的大太监做点杂事,顺便也明白点事理。他的“通于狱法”的才能,极有可能就是从大太监身上学来的。
这完全符合秦代“以吏为师”的基本精神。
除此之外,不会有第二条更好的途径。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说赵高的太监身份,恰为他后来的发迹提供可能的原因。
要不怎么说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呢?
正是由于赵高的学识强项,以及身体强项——孔武有力(强力),赵高这才有机会进入秦宫,并且最终成为秦始皇的头号亲信——下文会回到这个问题上。
应该承认,种种迹象表明,赵高之所以有后来的发达,通盘是他自身努力的结果。
赵高没有一个“我爸是某某”之类的父亲,自然也就没有底气十足的背景。曾经的阔祖宗,那只是精神上的一种呓语,着实无法给暗淡到潦倒的人生,增加任何一点色彩。
可是,和所有的平地崛起者一样,赵高并没有沮丧于这种卑微甚至是低贱的身世,也没有自怨自艾地靠撞钟打发日子。却是在极艰苦的环境中,奋发图强,立志有为,以他的刻苦努力与精明强干,为后来的“宦途”风顺,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这么说来,赵高应是这样一个人:天份极高,天资聪颖,这是先天的。再加上后天的坚强意志与吃苦耐劳——不吃苦,他能把那些枯燥无味且是条目繁多的法律条文,熟烂于胸么——构成了赵高之所以能够崛起的基本品质。
从最低级的小太监干起,一直到最高级的中丞相,赵高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这样的仕途履历显然与李斯的横空出世不同。
李斯式的从政经历,后人用一经典的诗来加以概括,叫做“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们先是窝居苦读,而后千方百计地让掌权的大人物接受他们的学说,由此换得政治资本。
这是典型的战国读书人的发家轨迹,通常情况下,这些读书人一出山,即能换得政治高位,亦免去了挣扎于基层的劳苦。
问题是,这样的巧舌如簧与鱼贯纵横,分明就是“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这说明,当时的政治局面确实很糟。
而赵高的经历则表明,这是只有在太平之世才能实现的人生旅途,赵高或象赵高那样的人,竟然做到了。这足可证得,尽管外部世界一派乱哄哄,仿佛明天就是末日一样,秦国内部却是相当的淡定,政治的稳定,社会的可持续,足以支持一个有能力的人,常年累月地从基层成长起来。
秦人即得益于这样的政治格局。
赵高亦得益于这样的政治秩序。
由此来看,赵高应算是一个成功者,虽然不那么纯粹。
我的意思是说,赵高其人固然可议,然其自强不息的精神,着实不可轻,这才是我们读史的好处。
赵高入宫后的第一个显要职务是“中车府令”。
关于这个职务的重要性,我们在前面已谈到过。
就是说,非腹心之人,不可以担任此要职。
后来随着信任度的不断加码,或者说感情的不断投资,赵高还获得了另一个至关重要的委任。
明朝十二监中有一个最具权势的太监,叫做司礼监掌印太监。他的权势大到什么程度呢?说出来吓人一跳,竟然有权利替代皇帝,负责完成国家决策中“批红”的部分,由此可见此一职位的重要性。
——明朝内阁大臣的建议通常是写在一张纸上,然后再贴在奏章上面,叫做“票拟”。皇帝用红字对奏章做出批示,这就是“批红”。
我认为,赵高所获得的这一重要委任,其意义应等同于司礼监掌印太监。
这个来头不小的职位,就是“行符玺事”。
“符”是皇帝调兵的符节,“玺”是皇帝诏书上加盖的玉玺。“行符玺事”即是指专管皇帝调兵符节与玉玺的官。
用脚后根即可想明白,担任这一职位的人与皇帝的关系了。
秦始皇对赵高的信任还体现在下面这件事上。
我们在前面谈到,帝国在实施“书同文”这一工作时,教材主要取自三个人的作品。
即:李斯的《苍颉篇》,胡毋的《博学篇》,再就是赵高的《爱历篇》——《说文解字序》提到赵高的职务即是“车府令”。
李斯将他的书法造诣体现在碑刻上,成为后人竟相仿效的样板。而赵高则别出心裁,把他精湛的书法功力,用武于在他看来更有意义的另一件事情上。
不愧是赵高,心窍自比别人多,堪称精豆子。
他不辞辛苦,在又是盖章又是驾车的百忙工作中,亲自充任胡亥的家庭教师,负责教授后者他所擅长的书法,以及法学知识。
颇有心计的赵高,利用这一机会,将师生关系迅速发展成无话不谈的朋友关系,而且有本事把这个未来的皇帝哄得服服贴贴,外加晕头转向(胡亥私幸之)。
赵高在后来之所以能掀起滔天巨浪,乃至于把整个帝国整得百孔千疮,上述三重身份,无疑是他手上质地坚硬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