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的夜晚,空气里一直透着闷热,荷花县文教局“希望工程”办公室灯火通明,工作人员正汗流夹背地在加班加点统计全县行政事业单位在职干职工捐款总数,以资助那些即将步入到大学的贫困学生,另外,过几天还要将各单位捐款情况以名单形式向全市公布。当工作快接近尾声时,办公室电话突然响了,办公室主任李天一看墙上的钟,都快十点, 这个时候谁会打电话过来呢?他有些纳闷地拿起了话筒,礼貌地问了一声找谁,对方在说了“你好”后没马上说话,李天耐着性子问了几遍“请问有什么事”,那边才小心翼翼地说:我是一位捐款者,我捐了一千元钱,可以退我九百吗?李天一听更加奇怪了,他不觉问道:我能问一下是什么原因吗?对方沉吟了一下,在得知李天是“希望工程”办负责人后,才慢慢地说了起来。
原来,打电话过来的人是荷花县经贸委一位干部,叫陈浩然,去年大学毕业后参加省公务员考试被录用。这年轻人来自农村,家里很穷,他大学四年的学费靠“希望工程”办资助,生活费是他自己在学校勤工俭学解决的。这次,见“希望工程”办组织捐款,他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拿出了半个多月的工资装进了信封,端端正正地写上了自己的名字与单位名称,无比虔诚地投进了市政府大院大门口设的捐款箱;回到办公室后,听同事们聊天才知道捐款虽然是自愿,但长期以来已形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那就是职务与捐款金额成正比,荷花县经贸委主任捐了四百元,各位副主任捐了二百元,一般干部呢,只捐一百元。陈浩然想到自己比单位一把手多捐了六百元,这一下,他有些坐不住了:这要让大家知道了,会怎么想呢?肯定会说他想出风头、好表现,并且连领导都不放在眼里!他越想越有些怕,那天,吃过晚饭后,陈浩然不由自主地来到离自己单位不远的文教局,“希望工程”办他读大学期间来过多次,都为领取学费之事,他见办公室的窗户透出灯光,知道里面有人,在楼下徘徊了许久,最终还是没有勇气推门进去,后来,见时间已晚,考虑再三后,拿起手机,拨了那个很熟悉的号码。
李天听了陈浩然的叙述后,下楼将他请进了办公室。另一位在场的工作人员老杨在“希望工程”办有些年了,他一眼就认出了陈浩然,李天将陈浩然刚才的话简要重述了一下,老杨拍了一下头,很快就找出了写着“陈浩然”三个字的那个信封,笑着说:刚才这信封里的确装了一千元钱,当时我心里还在感谢这位好心人!原来就是你呀,我怎么说看着这上面的名字有些眼熟呢!
李天表扬了陈浩然知恩图报的做法后,说:我们统计出的数字还没向领导汇报,鉴于你的特殊情况,我们表示理解,我们可以将九百元钱退给你。老杨,你说呢?老杨点了点头,补充道:这小伙子到新单位才一年左右,不能因为这个影响到他,我们应该将他比别人多捐的钱退还给他。 陈浩然见他们两位那么爽快地就答应了,不由地解释道:说实话,我能有今天多亏你们的帮助,我心里实在不愿意将钱要回来,你们帮我想个办法好吗?让我可以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又不得罪领导。
李天见陈浩然一脸的真诚,明白如果硬将钱退还这小伙子心里一定会很不安,于是,他与老杨就这事商量起来,老杨说:你们看这办法行得通吗?就是将陈浩然多余的捐款金额放在他们主任名下,他们的主任捐款数就是一千三百元,陈浩然一百元,这样既让领导风光了一把,同时又让陈浩然表达了自己的心意,这还真是两全齐美!李天一听就摇起了头,说道:县长捐款的金额是一千元,经贸委主任却一千三百元,这不又重复了陈浩然的情况吗?
几个人又开始想其他的办法,陈浩然突然想起了什么,他高兴地说:我知道怎么做了。陈浩然给李天与老杨讲起发生在他一位大学同学身上的事,那位同学家里的情况与他有些相似,可是那位同学的家乡没有类似“希望工程”办这样的爱心援助机构,他的大学学费一直是一位不知道姓名的好心人资助的,只知道那人在南京,这还是他从汇款单上所看到。
李天与老杨直说这办法好,李天本来想以“一位好人”作为陈浩然那“多”出的九百元的捐献者,最后,在陈浩然的再三要求下,“一位曾经的受捐者”给这件事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陈浩然还当场表示,他会一直用那个名字尽力帮助贫困学生,成家后还要带上妻子与孩子,将这事进行到底!
李天紧紧地握着陈浩然的手,连声说着“谢谢”!老杨在一旁感叹道:有了陈浩然这样的年轻人,我们做这种善事的劲头更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