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地处太行之西,关山险固,易守难攻,历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从春秋战国起,这里发生过一系列的著名战役,构成了山西历史的重要内容。
--------------------------------------------------------------------------------
一、千秋不易的太行山
太行山又叫五行山、王母山、女娲山,是山西省和河北省的天然分界线。从春秋战国一直到明清的两千多年中,这里经常是烽火连天,干戈不息。尽管朝代一再变换,但太行山的险要地位一直未变。宋朝以前的战争多发生在太行山的南部,因为这里晋城市南的太行山顶有一个天井关。天井关群山环绕,道路狭窄,是从山西南下中原的必经之地,谁占据了它,进则可攻,退则可守,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公元前22年,函谷关以东发了大水,汉成帝下了一道命令:凡是进入天井关附近的流民,都不可让他们在那里久留,以免流民依据天井关的险要地势反叛汉朝。公元843年,刘稹背叛唐朝,唐武宗派王茂之去讨伐刘稹,大军刚走到天井关南面和科斗店,就被占据天井关的叛军击溃。接着,又派王宰带兵去攻打,经过一场血战,才把天井关拿下来,但不久又被叛军夺回,最后王宰又加强了兵力再次攻取天井关,才制止了被叛军击溃的命运。公元884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进占河南各地后,唐朝派李克用领兵去围剿,也是从天井关南下的。公元899年,朱全忠(五代后梁的第一个皇帝)攻克唐朝的泽、潞二州,唐朝河东帅李克用派李嗣昭去争夺,由于先拿下天井关,潞州守将闻风而逃。三年后,朱全忠又在河东攻击李克用,由天井关折问昂车关(今武乡县境内),一举攻陷了泽州。
--------------------------------------------------------------------------------
二、“与天为党”的上党郡
上党郡在今长治一带。因为这一地区地势极高,“与天为党”,因此称为“上党”。这里,东据太行南麓,西临霍山、太岳,南连晋城、洛阳,北连左权、太原,有沁河、漳河流经境内,所以是兵家必争之地。战国时著名思想家荀况曾说过:“韩、赵二国相邻,赵国却很难把韩国怎么样,原因就是韩国占据着上党”。公元369年,前燕大将皇甫真曾对他的主子慕容(日韦)说:“前秦的符坚有夺取上党的打算,我们应当加强对洛阳、太原、壶关的防守。特别要防守好壶关,切不可掉以轻心”,慕容(日韦)不听。结果让符坚先攻破壶关,控制住了上党,最后灭亡了前燕。唐建中二年(781年),有个叫田悦的人反叛唐朝,有人劝他:“只要有一万人在上党阻止住朝廷从西面派来的军队,那么黄河以北的二十四个州就都是你的了”,田悦不相信。结果,后来河东节度使马燧和昭义节度使李抱真共同攻入上党,东下壶关,终于歼灭了田悦叛军。宋朝靖康初年(1126年),金兵将领粘没喝攻取泽州,种师中曾领兵从邢台、安阳之间很快进占上党,给金兵以严厉的打击。
--------------------------------------------------------------------------------
三、披山带河的古平阳
临汾古称平阳,位于汾河下游。这里东连上党,西临黄河,南通汴(开封)洛(洛阳),北阻太原,自古以来就是襟带河汾(黄河、汾河)、翼蔽关洛(潼关和洛阳)的军事要地。最早看到这里是战略要地的是战国时候的商鞅,他曾对秦孝公这样谋划:“秦国和魏国互相盯着对方,都好象是自己的一块心病;不是秦国吞并魏国,就是魏国吞并秦国。魏国现在占据着临汾,独占了崤山以东的有利形势,我们应设法使魏国让出这块地方。这样,秦国就可以向东发展,制服各个诸侯国。”这一战略思想,被后人一直继承、多次运用。晋朝发生内乱时,刘渊乘乱占据了临汾,自称是尧的后代,晋朝派刘琨去讨伐刘渊,结果大败而回。从此,刘渊父子气焰嚣张,以临汾为基地四处抢掠,扰乱了整个中原。整个晋代及十六国时期,临汾一直兵连祸结,为争夺临汾付出极大代价,到了南北朝时期,这里的战事就更为激烈。公元576年北齐军包围临汾,北周派兵去攻取,北齐军实行坚壁清野战术,不和北周军交战,退守高梁桥。结果未能阻止北周军的攻势,被迫撤离临汾外围。几年后,北齐又占了临汾,有个名叫卢叔虎的人进言说:“现在北周军占据着蒲州(永济),蒲州与平阳(临汾)相对。我们应当很好地加强平阳的防御,挖深沟、筑高垒、积粮屯兵。如果北周军不出战,我们可以慢慢夺取它在河东的地盘;如果他出兵,没有十万人以上的兵力,那是没有力量和我们对抗的。”北齐后来果然加强了临汾的防御,但防御不牢,临汾还是被北周夺回去了。一旦失去临汾,北齐也就日益衰落下去了。以后各朝,都对临汾十分重视:李渊父子起兵大原,是先攻克临汾然后才进军关中的;朱温与李克用争夺关中,也以先夺取临汾为优势;女真(金)和蒙古(元)进入内地,要过潼关也都把临汾作为首先夺取的对象。
--------------------------------------------------------------------------------
四、晋陕之间的古渡口——龙门
龙门,就是禹门口,是黄河的重要古渡口,传说是大禹治水时开凿为。公元前11年,汉成帝曾到龙门一次,感叹这里的形势险要。公元396年,后秦的姚兴攻取河东,西燕河东太守柳恭在黄河边上把守,使姚兴无法渡河。后来,姚兴的部将薛疆引兵偷偷渡过龙门,进入蒲坂,终于迫使柳恭投降。北魏孝文帝元宏,于公元479年路过龙门,派人祭祀大禹,并在这里设置了龙门镇。公元615年,李渊担任隋朝河东抚尉使期间,曾在龙门击破毋端儿。两年后,李渊从太原起兵反隋,攻克绛县,来到龙门。他的谋士任(王襄)建议从龙门以南的梁山渡黄河,李渊听了任(王襄)的话,渡河之后直指陕西韩城。公元619年,刘武周逼近绛州,攻陷龙门,李世民奉命去讨伐刘武周,从龙门踏着坚冰过黄河,把刘武周的军队歼灭在这里。
--------------------------------------------------------------------------------
五、雄踞雁北的北方重镇——大同
大同又称平城、云州、两京和凤凰城,地处雁北大同盆地西北部。北扼阴山,南控太行和太原,东连上谷(河北易县),西面以黄河为界挟内外长城。这里是晋、冀、蒙交通要道,是我国北方的重镇。历史上北面的敌人入侵,多从大同突入。战国时,大同是燕、赵的边境,秦国威胁燕、赵,常在这里显示兵力。汉朝为了防御匈奴入侵,在这里设置都县,派兵防守。西晋永嘉年间(307——313年),拓跋猗卢得到了大同一带,力量一年比一年强,终于在大同建立了北魏的国都;北魏末年,内蒙五原、武川一带发生叛乱,北魏放弃大同,把国都迁往河南,不久北魏就灭亡了。隋唐两朝为防御突厥入侵,在这里重新筑城,以保卫河东地区。唐朝安史之乱使大同的郡县受到袭扰,大臣李泌曾为唐肃宗谋划:从西域出兵,经大同自怀来(今河北)、密云(北京)南下,可进攻范阳,平息叛军,但未被采纳。公元936年,石敬瑭为了夺取后唐政权,把大同割让给契丹换取契丹的援助,直到宋代也没有收复回来,结果理下了靖康年间宋徽宗、宋钦宗被俘虏的祸根。辽以后各代王朝都在北京建都,大同成为都城西北的重要门户。据说,当天早晨从大同出发,晚上就能到达北京南面的“第一雄关”——紫荆关,使京都以西都成为战场。为了接受历史教训,明代把大同看成是“肩背之地”,作为派兵防守和交通运转的重镇,先封皇族朱桂在这里当统领,后来又派镇朔大将军石亨驻守。明代的“大同边”,中心机构就设在大同。它管辖的地区很大:东起镇口台,西至偏关东北的鸦角山,长647里,分3个方向,设置了15个卫所、583个堡垒,总兵力达84000人。此外,为进一步加强大同的北部防务,还多设“大边”“二边”,从天镇县北的榆林口,西南经朔县折向内蒙托克托附近的黄河岸,构筑烽火台,又沿外长城一线的各个山口要道建造城堡。这样就使大同成为防卫京都的要地。明代虽然部署得这样严密,但边境也仅仅安静了几十年。公元1149年,明英宗朱祁镇率领大军出居庸关迎战瓦刺军,在大同受了点挫折就扔掉这里向东退却,致使全军在土木堡(河北怀来西)覆没。后来,瓦刺军虽然多次靠近北京郊区,但因明军一直占据着大同,对其构成威胁,使瓦刺军攻占北京的企图始终没有能实现。
--------------------------------------------------------------------------------
六、号称“天下之脊”的恒山
北岳恒山,又名常山,主峰位于我省浑源县境内。恒山山势陡峻,谷大沟深,道路崎岖,关隘险要;内长城从山上蜿蜒而过,宁武、雁门、平型、飞狐、倒马等关隘连环相望,易守难攻,自古以来被称作“天下之脊”。春秋时,赵简子有一次对他的儿子们说:我在常山藏着宝符,你们中的哪一个人能取回来?”几个儿了都去寻找,结果都空着手回来说找不到,只有一个儿子说他找到了。赵简子让他拿出来,他说:“儿在常山站在高处俯视代国,发现只要用很少的兵力就可以攻下代国。”一句话说出了恒山战略地位的重要。正因为恒山如此重要,所以历代统治者都在这里凿路治关,驻扎重兵。每当动乱时代,恒山上总是烽烟不绝。公元193年,割据北方的军阀袁绍同张燕率领的农民起义军在恒山作战;公元198年,袁绍又同公孙瓒在这里决战。公孙瓒想跨过恒山联合据险而守的张燕共同对付袁绍,但这一计划未能实现。公元396年,北魏道武帝乘后燕慕容垂率军南征之际,引兵秘密翻过恒山,出其不意地一直打进大同,险些端了慕容垂的老窝。公元417丰,北魏将领叔孙建曾在恒山一带击败丁零人翟蜀、洛支等。五年后,北魏明元帝又率军越过恒山,南出天门关,侵入宋国。公元622尔,突厥进犯定州,唐朝总管双士洛依托恒山和突厥军周旋,把突厥击败。公元959年,后周柴世宗想收复关南之地,也是由于在恒山大败契丹,才一举攻占了易州等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