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卷15里记录了一个广川王盗墓故事:“汉广川王好发冢。发栾书冢,其棺柩盟器,悉毁烂无余;唯有一白狐,见人惊走;左右逐之,不得,戟伤其左足。是夕,王梦一丈夫,须眉尽白,来谓王曰:‘何故伤吾左足?’乃以杖叩王左足。王觉,肿痛,即生疮,至死不差。”这个广川王,叫刘去疾(《汉书》称“刘去”),为汉武帝刘彻之兄刘越的孙子。刘去疾盗墓时将墓中一白狐狸的左脚弄伤了,结果当晚回家就觉得自己的左脚不对劲,红肿了起来,生了烂疮,结果终生不愈。
刘去疾“好聚无赖少年,游猎毕弋无度,国内冢藏,一皆发掘。”盗墓后患上了烂疮之恶疾,合了民间的所谓“报应”一说。
在中国盗墓野史传说中,这样的报应与“死复生”、“辱尸”等掘墓时常发现的现象一样,也在民间广泛流传。遭报应者轻则伤人,重则身亡。更厉害的则会丢了江山。南朝宋人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里有一个故事,晋朝有个会看风水的人看过羊祜家的墓地后说:“以后能够出受命于天的君主。”羊祜不相信此说,就让人掘断祖坟地脉,破坏风水。见此情况,风水先生又称,“墓地的地势虽然被破坏了,还是要出摔断胳膊的三公。”不久,羊祜就坠马摔折了胳膊,以后做官果然是达到三公的高位。这个故事里,报应与因果相连,虽然故事不足信,但说明古人的头脑中是存在盗墓会遭报应意识的。
刘义庆所处时代盗墓现象频发,而类似的记录作品亦多。《异苑》即为同一时期刘敬叔编撰。这也是一部类似于《搜神记》、《太平广记》的志怪志奇书。书中第七卷是专门记录与盗墓有关的逸闻趣事。内有一则“温放之开冢”的记录,“苍梧王士燮,汉末死于交趾,遂葬南境,而墓常蒙雾,灵异不恒。屡经离乱,不复发掘。晋兴宁中,太原温放之为刺史,躬乘骑往开之,还即坠马而卒。”王士燮的坟墓本来就有怪异的地方,时为刺史的温放之不信邪,偏偏要掘开看看,里面到底有什么鬼怪,结果在回来的路上,从马上掉下摔死了。这就是典型的“报应”现象。
历史比较著名的“报应”发生在楚霸王项羽身上。
项羽因盗掘始皇陵,让刘邦捡得一个“天大”的便宜。刘邦在当了皇帝后很注意这方面,加强了对秦陵的保护,“发冢者诛,窃盗者刑”,置“与秦始皇帝守冢二十家”。不只秦陵得到保护,包括农民起义军领袖陈胜在内的陵墓都安排人看护,严禁盗掘。
而曹操子孙不兴、魏国国运不济,迷信者也认为,是曹操盗得墓太多,坏事做绝了,遭到报应,最后在其子孙身上应验。曹操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很猖狂的盗墓时期,由于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从军人到百姓,多以盗墓为生,“自丧乱以来,坟墓无不发掘。”曹操在军中设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专营盗墓的机构,梁孝王陵便是曹操盗掘的名陵之一。梁孝王叫刘武,是汉文帝刘恒的小儿子、汉景帝刘启的同母弟弟。其陵豪华、陪葬甚丰,据说在曹操盗掘之前,已被盗过一次,但曹操仍盗得了大量的财宝。当时曹操亲临发掘现场,“而操帅将吏士,亲临发掘,破棺露尸,略取金宝。”
凭着盗墓掘来的不义之财,借着天时地利人和,曹操在三国鼎立时期出尽了风头。后由其儿子曹丕始立魏国,终夺得刘家天下。但遗憾的是,从公元220年至265年,曹氏连头连尾仅行了46年的帝王运,就让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的大儿子司马炎钻了空子。其孙子曹奂,即历史上的魏末帝“元皇帝”,被废为陈留王,司马炎当上了西晋的第一任皇帝。对于曹操的盗墓行径,当时即遭口诛笔伐。时文人、“建安七子”之一的陈琳,替袁绍起草过一份檄文,声讨曹操的不仁不义:“特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所过隳突,无骸不露”,“(曹操)身处三公之官,而行虏之态,污国虐民,毒施人鬼”,“至令圣朝流涕,士民伤怀”。可见,曹操当年所为,与项羽盗掘秦陵一样,确实是不得人心的,遭“报应”似乎是一种必然。
从盗墓史上看,如项羽、曹操这样,以军人身份出现的盗墓者比较多,即便到现代,军人盗墓也不乏见。如民国时期盗掘清东陵的首犯孙殿英,时为国民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为什么军人盗墓现象较多?与其胆大,不迷信有不少关系。但是,虽然军人不迷信,将生死置之度外,但并不能免其遭所谓报应之灾。
《太平广记·墓冢二》(第390卷)有一则“张匡绍军卒”的故事。丙午年间,江南的军队包围留安,但军里纪律涣散,士兵心不在打仗上面,却到处挖坟掘墓,寻找财宝,管也管不住。监军使张匡绍手下有两个士兵,盗掘了城南一座坟墓,得到一只椰子壳做的杯子,献给了张匡绍。并告诉张当时打开棺材时的情形,墓中没有什么珍宝,就这个杯子。但有一绿衣人躺在墓内,就如活人一样,因害怕没敢动。意外的是,等到这两名士兵回到住处时,绿衣人竟然已经坐在那里了,一天出现了好几次,令人讨厌。奇怪的是,过了一两天,这两名士兵全都战死了。时人认为,这是遭报应了。
为什么古人会相信盗墓会遭报应一说,盗墓者遭报应传说又那么多?实际上里面有劝诫之意,是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需要和反映,盗墓在今天仍是为社会不齿之行为。这种劝诫的社会效果还是有的,因为害怕遭报应,不少盗墓者收手不干了,有的还把盗来的财宝送回墓中,以求平安。《太平广记·墓冢一》(卷389)中记录了一个叫杨知春的盗墓贼,不只把盗来的东西送回墓内,还向官府自首。这事发生在唐玄宗的开元年间,当时有一具千年僵尸,因坟墓崩塌而得以复活。僵尸复活后,也不吃饭,只喝水吸风。时人称他为“地仙”,也有人叫他为“狂人”。他经常在吴、楚、齐、鲁一带出没,似乎知道地下什么地方埋藏金银财宝。
很显然,盗墓贼身上出现的这些“遭报应”现象,并不可信。如项羽未能最后夺取天下,而让刘邦称了帝。实际这与所谓的报应根本没有关系,而是刘邦善于利用当时民众对盗墓者的反感和义愤情绪,大出项羽的丑,搞得他身败名裂,这是刘邦搞垮对手的政治手腕之一,也不知项羽在自刎前是否明白了这一点。
广川王刘去疾的所谓“发冢”之后左脚生了烂疮,终生不愈的报应,也值得怀疑,史上并不见记载,很可能是时人对他的一种咒骂,是文学化的说法。因为刘去疾不只是盗墓行为备受指责,其他行为也为时世人不齿,连其家人都气恨他,责骂他不孝,缺德。
据《汉书·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卷五十三)记载,刘去疾年少时就是一个实足的“流氓”,生性暴虐。其祖父刘越多次劝他少做坏事,可他始终不学好,最后连家也不回了,时常在外过夜鬼混。十四五岁时,家里让他跟老师学习《易经》,因为老师多次劝说惹他不高兴,竟然暗暗派手下人去刺杀老师父子。在吃饭的酒席上也没有正行,喜欢让女戏子赤裸全身坐在他大腿上,以此取乐。这还不算,其折磨身边女人比盗墓更令人发指。
刘去疾身边的姬妾众多,他制裁身边他认为对他不忠女人的手段极其残暴。史书上记载的有:一是“生割灌铅”……可以说,刘去疾是个无恶不作之徒,先后给他如此这般杀害的如花美女有16人。多行不义必自毙,最后被迫自杀。如果要说有报应,这应该是真正的报应了!实际上,所谓的报应是不存在的,即使真的因为盗墓而发生事故,也是一种机缘巧合,但,恐惧会永存心底!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