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辛追夫人的素纱衣

时间:2016-12-16 09:23:10 

1972年冬,在湖南长沙的马王堆,一家部队医院在挖防空洞的时候,意外地发现了一个喷气、冒火的洞穴。经考古队员挖掘,一个震惊世界的墓葬——马王堆汉墓展现在世人眼前。

薄如蝉翼

马王堆汉墓的发掘集中了全国之力,100多家科研单位参加了这次考古会战,出土文物达到3000多件,尤其是大量丝织品的出土,成为轰动一时的奇迹。当时专程请来最负盛名的丝织品专家,负责保护和整理这些丝绸珍品。在众多的地下珍宝中,有两件衣服尤其引起了专家的注意,它被藏在一个竹箱子里,压在几十件衣物中间,异常轻薄,很难揭取。

终于,这两件衣服完整地提取出来了,现场的所有人都惊呆了。从来没有人见到过这么轻薄的衣服,而且竟然是两千多年以前织成的。这件衣服的尺寸非常宽大,衣领到下摆,衣长1.28米,袖子展开,从左到右竟长达1.9米,真称得上是宽袍大袖了。在领口、袖口和下摆,还镶有厚厚的绒圈锦。出土之时,大家对两件衣服进行称重,结果惊奇地发现,一件只有49克,另一件只有48克。据专家估算,即使用复印纸,做一件同样大小的衣服,重量也要超过100克!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丝织品专家王亚蓉说:那时候,人们做了试验,把单衣叠成六层,放在《人民日报》上依然可以读报,你就可以想象这个织物的透明度了,真的是薄如蝉翼。

丝绸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极易腐烂,但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这些丝织品,埋藏两千多年,仍然保存完好。出土的丝织品多达200多种,绢、纱、罗、绮、锦,五花八门,“辛追夫人的衣橱”开辟了中国丝绸考古的新纪元。而这两件衣服更是奇迹中的奇迹,它握起来只有鸡蛋大的一团,展开来像是一片流云。它把古书记载的那个“薄如蝉翼、轻若烟雾”的传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人们不敢相信,世间真有这样神奇的衣服,于是,有人提出来,会不会是经过两千年的氧化分解,蛋白质流失,使这件衣服徒有其形,早已经腐烂不堪,所以才如此轻薄呢?

对此,湖南博物馆副馆长刘小豹说:这种可能性虽然有,但马王堆一号墓的密封非常好,可以这么说,当这个墓被打开的时候,你要想找出几个真正的细菌出来都找不到,它完全是一座无菌的墓。

马王堆一号墓发掘的时候,发现在墓穴里,有一层细腻的白膏泥,在白膏泥的里面,又是一万多斤的木炭,这两者加起来厚度达到2.5米。白膏泥和木炭,这一黑一白两种物质的结合,实现了马王堆汉墓的完美密封。据测试,白膏泥的密封效果,竟然是混凝土的100倍!这种神奇的密封效果,使墓室在两千多年里,不仅没有氧气,连细菌都无法生存。就连墓室的女主人——辛追,在两千年后重见天日,竟然也还没有腐烂,甚至皮肤都还有弹性,这不得不让人惊叹。尸体都没有腐烂,一件深藏在木箱里的衣服,又怎么会先变成飞灰呢?

这两件衣服出土的时候,它的蚕丝切片,就被送往了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测量它的物理性能,通过数据分析,看它在两千多年中,物理形状有没有大的改变。结果发现,它的光洁度、均匀性、韧度,都没有明显的衰减,更为神奇的是,它竟然还能拉长!

总理改名

一件这么薄的衣服,经历两千多年,不但没有腐烂,韧性还如此良好,这不得不让人感叹。可以说,是古代纺织的智慧造出了这件衣服,又是古代墓葬的智慧保存了它的完美。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国宝——素纱衣。那么,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根据丝织品组织结构的不同,可以分成绫罗绸缎、锦绣绢纱等很多类别。纱是结构最简单的,没有经过染色的白纱,就叫做素纱。一般的衣服都有衬里,而马王堆的这件纱衣,是没有衬里的,所以叫做衣,也可以写作单衣。提起这个字,还有一段有趣的佳话。当时发掘报告上,写的是“禅”衣,“禅衣”就是和佛教有关,和尚或者尼姑穿的了。周总理发现了这个错误,就加了几笔,变成“”衣,《说文解字》里解释“,衣不重也”。这件事让大家非常感动。总理日理万机,发掘报告里这么小小的一点,他都能发现。

素纱衣一问世,就在社会各界引起过广泛热烈的争论。人类发明衣服,无非一是保暖,二是遮羞,但这件衣服通体透明,薄若无物,到底是怎么穿的呢?后来,有人提出来,这件衣服如此轻薄,肯定是一件内衣,是辛追夫人为了取悦丈夫,争宠献媚的宝物,它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的一件性感内衣。

刘小豹说:汉代的性医学很发达,性学也很发达,在马王堆12万多字的帛书当中,包括一部分竹简,确实就涉及到大量的性学方面的东西,另外我们发掘了一些汉代的王室的墓,诸侯王的墓,也发现了很多性器具。

但是,内衣说遭到业界的普遍怀疑。素纱衣的主人辛追,去世时已经53岁,应该早已经过了争风邀宠的年龄,而且她贵为轪侯夫人,长沙国的丞相之妻,和那些歌伎舞女,身份地位有天渊之别,再加上深受中国传统的含蓄审美要求,怎么可能会有这么一件性感内衣呢?换句话说,即使真有,她的儿女也不会把一件性感内衣葬进母亲的墓穴。后来,业界普遍倾向于它是一件外衣,而且是古代女子出嫁时套在婚礼服外面的罩衫。这样既可以遮挡路上的灰尘,又能显露里面的华美衣服。

真相大白

马王堆有三宝,就是千年不腐的女尸辛追,画出天堂地狱人间的招魂幡,还有就是这件不到一两重的素纱衣。其实,素纱衣的织造工艺并不复杂,在马王堆出土的众多丝织品中,几乎是最简单的。它属于平纹织物,就是经线和纬线一上一下交叉,色彩也比较单调,只有纱的黄色和绒圈锦的红色。裁剪就更简单了,就是在大块的面料上剪几刀而已。但是,在马王堆数千件文物中,它能脱颖而出,成为马王堆的“三宝”之一的主要原因,就是它令人称奇的轻薄。那么,它为什么能如此的轻薄呢?专家在认真研究了衣服的组织结构以后,终于明白了其中的原委。原来,素纱衣属于丝绸面料,而丝绸是由蚕丝织成,但是素纱衣的蚕丝却和现代的蚕丝大不相同,要细的多了!

刘小豹说:我们现在纺织学上,有一个专用名词,叫“旦尼尔”,或者叫“旦”。它指的是9000米长的一根单丝,重一克,就是一旦。

现代纺织一般用的蚕丝都是20~22旦尼尔,最细的乔其纱也在14个旦尼尔左右,而素纱衣的蚕丝只有11个旦尼尔!一样都是蚕吐出的丝,为什么会差这么多呢?科研人员猜测是缫丝的问题。缫丝,就是把蚕丝从茧子里面抽出来,一个茧子的丝是透明的,也太过纤细,只有几个茧子同时抽取。会不会是当时缫丝的时候,用的茧子特别少呢?结果分析发现,素纱衣的缫丝和现在普通丝一样,都是七八个茧子捻在一起的。现代的单个蚕茧抽丝一般是3个旦尼尔左右,而素纱衣的单个蚕茧抽丝却只有一半粗细,才1.5个旦尼尔!用这样细的丝来做衣服,怎么能不轻薄呢?

那么当时的蚕吐的丝为什么会那么细呢?原来,蚕有一种特殊的习性,过一段时期,会突然不吃食物,也不活动,好像睡着了一样,这叫做“眠”。眠中的蚕,看似静止不动,其实是在做蜕皮的准备,蜕去一层旧皮,换上一层新皮,每次蜕皮都进入一个新的龄期,体型也大了很多。蚕一生要眠四次,蜕四次皮,叫做四眠蚕。但是,经过蚕业研究所进行生态分析,惊讶地发现,素纱衣的蚕丝都是三眠蚕吐的!刚从卵里孵出的幼虫,叫做蚁蚕,2000条蚁蚕只有1克重。三眠蚕比四眠蚕虽然只少了这一个眠期,但体重仅有1克多,四五条才能抵到一条四眠蚕的重量。难怪它吐出的丝这么细!

选自《人力资源报》

2010.1.2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