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子”光王被登基

时间:2016-12-16 09:53:50 

李怡是唐宪宗李纯的第13个儿子,唐宪宗为他赐名“怡”,本是希望他快乐,哪知他前半生都不快乐。他虽然是皇帝的儿子,被封为光王,却因母亲郑氏身份卑微,常常受到欺凌。郑氏曾是一名朝廷叛将的小妾,后作为罪犯家眷被罚没入宫当了宫女,受到唐宪宗的临幸,生下李怡。唐宪宗驾崩时,李怡才几岁,稍稍有些省事,就不得不面对宫廷争斗。后来,他的三哥李恒登上了皇位,他更是生活在恐惧之中。

由于李怡从小就显得呆滞木讷,别人都认为他是傻子。他与其他亲王在一起时,别人都在那儿抢着说话,他却从始至终难吐一言。长大成人后,这种情况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愈发严重。

光王李怡在皇宫里几乎成了被人取笑和捉弄的对象,一次,文宗皇帝(唐穆宗李恒的第二个儿子,穆宗死后,长子唐敬宗即位。唐敬宗为宦官密谋杀害后,唐文宗即位)在十六宅宴请诸王。席间,众人欢声笑语,唯独光王坐在那里闷声不响,文宗就拿他开涮,说:“谁能让光叔开口说话,朕重重有赏!”诸王便不顾长幼,变着法子百般戏弄李怡。可李怡始终坐在那儿,既不生气,也不还击。看着他逆来顺受的样子,众人越发开心,笑得前仰后合。

这时,一位年轻的亲王突然止住了笑声。这个亲王就是后来的唐武宗李炎。他冷静下来一想,一个人居然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场合都不为一切外物所动,如果不是愚不可及,那就是深不可测。李炎突然感到有点儿不寒而栗,下意识地觉得光王可能属于后一类人。

公元841年,李炎登基后,这种不寒而栗的感觉始终萦绕在他心间。他越来越觉得光王内心深处隐藏着一些不为人知的东西。身为天子,如果身边留着这样一个捉摸不透的人,对自己迟早会是一个威胁。唐武宗李炎有心要除掉这个“祸患”,从此种种“意外事故”就不断降临到光王身上。他陪李炎玩马球突然从马上跌落,在宫里走着走着就莫名其妙地被东西绊倒,一骨碌儿从台阶上滚下去……每一次意外都是摔得鼻青脸肿,甚至险有生命之虞。

在一个大雪纷飞的午后,光王和诸亲王随同武宗出游,倒霉的光王又一次从马背上“意外”跌落,掉在了冰天雪地之中,漫天飘飞的大雪很快把他埋了起来。武宗李炎心想:这个傻子这次该回不来了吧?可第二天天刚亮,就有人来向武宗报告,光王还活着,只是走路一瘸一拐的,脸上也挂了彩。武宗李炎横下一条心,也不再煞费苦心地制造什么“意外”了,决定永远地根除这个潜在的祸患。

随后的一天,光王突然被4名内侍宦官绑架,关进了永巷,几天后又被捆得像个肉粽子一样扔进了臭烘烘的公厕。内侍宦官仇公武向武宗献计说,这种贱骨头没那么容易死,是不是干脆给他一刀,让他一了百了。武宗笑着恩准。

从那以后,唐武宗李炎就再也没有见到那个令他不安的傻子光王了。

直到会昌六年(公元846年)春,唐武宗李炎病危,可此时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年幼,帝国没有储君,朝野上下议论纷纷。

就在这个微妙的时刻,早已被世人遗忘的傻子光王出人意料地在宦官仇公武、马元贽等人的簇拥下,回到了长安。

原来,仇公武当年并没有杀死李怡。他把奄奄一息的光王从公厕里捞出来,用粪土覆盖在他身上,悄悄把他带出了皇宫。仇公武当时是这样想的:要杀死这个傻子,就如掐死只虱子那么容易;但这样的人如果有朝一日被我扶上皇位,今后这大唐王朝岂不是任由我来摆布吗?想到这里,他便留了一手,没有置光王于死地。光王在仇公武的掩护下离开长安,一路逃到了浙江盐官(今浙江海宁西南)的安国寺落发为僧。

当年的傻子光王李怡成了“皇太叔”,并且改名李忱。他用“忱”为名,是不是在暗示世人他从此要把真实的自己展露出来呢?不久,他顺理成章地登上了大唐王朝的金銮宝殿,名为唐宣宗。

在唐宣宗李忱接见文武百官的大典上,宦官仇公武的脸上一直止不住得意的笑容,他满以为自己当年的宝押对了。然而,当李忱开始着手处理政务时,仇公武就笑不出来了。眼前的李忱像变了个人似的,再也不是以前的傻子光王了。

唐宣宗李忱登基不久,就罢免了武宗一朝的强势宰相李德裕及其党人,并且把他们全部贬出朝廷,迅速提拔了一批新人,建立了自己的执政班子。不仅如此,他还千方百计地了解自己的干部队伍。一天,宣宗突然对他的宰相令狐说:“朕想知道文武百官的姓名和官秩。”满朝文武百官人数众多,如何认得过来?令狐大为犯难,说:“六品以下,官职低微,数目众多,都由吏部授职,五品以上,才由宰执提名,然后制诏宣授,各有簿籍及册命,称为‘具员’。”意思是说,五品以上的官员,我这里才建有“档案”;六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管,连我都不清楚。宣宗根本不管这些,让令狐编了五卷本的《具员御览》,放在案头时时翻阅。他坚持要弄清楚自己手下所有大小官员的情况。

宣宗不仅通过文字“档案”了解大小各级官员,还对他们明察暗访。有一次,他到北苑打猎,遇到一个樵夫,就问其县籍。樵夫说是泾阳(今陕西泾阳)人,李忱就问他那里的县官是谁。樵夫答:“李行言。”李忱又问:“政事治理得如何?”樵夫说:“此人不善通融,甚为固执。他曾经抓了几个强盗,这些强盗跟北司的禁军有些交情,北司就点名要他放人,李行言不但不放,还把这几个人杀了。”

李忱听完后一言不发,回宫后就把此事和李行言的名字记了下来,钉在柱子上。事情过去一个多月后,恰逢李行言升任海州(今江苏连云港)刺史,入朝谢恩,宣宗赐给他金鱼袋和紫衣。在唐代,这象征着极大的荣誉。李行言受宠若惊,同时又大惑不解。宣宗命人取下殿柱上的帖子给他看,他才知道其中原委。

久而久之朝臣们都明白了,宣宗表面上是出游取乐,实际上是为了更好地体察民情,实地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绩。

但是天下之大,宣宗不可能全部走遍,为此他想了个办法,密令翰林学士韦澳将天下各州的风土人情以及民生利弊编为一册,专门供他阅览。他将此册命名为《处分语》,有点儿类似于今天的地理百科全书外加各地的风俗民情。

宣宗李忱在位期间,除了以强硬手腕消灭党争,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宦官的嚣张气焰之外,还有一项巨大的历史功绩,那就是收复了河湟地区(今青海省和甘肃省境内的黄河和湟水流域一带)。

宣宗时代,帝国虽然称不上是太平盛世,但也算是承平之局。“大中之治”落下帷幕后,历史给予了李忱很高的评价,把他称作“小太宗”。这时,谁还会相信他当年是一个傻子呢?

选自《龙门阵》2011.12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更多精彩,请点击: 傻子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