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造假哥”不敢认父

时间:2016-12-16 09:56:23 

装疯卖傻逃离家乡

赵至是“士伍”出身。“士伍”即魏晋时期的“士家”或“兵家子”。“士家制度”是由曹操一手建立的,所谓的“士家”即世代当兵之家。曹操建立这个制度的初衷是为了保证国家兵源的稳定供应,而把一部分百姓集中在固定的区域居住,另立户籍以别其他编户百姓。“士家”中的成年男子要服兵役,要在公共土地上“屯田”,且一入“士家”便永无入仕的机会。

然而,赵至一门心思地想通过做官来转变自己的人生轨迹,于是他自幼便拜师受业、刻苦读书,而随后发生的一件事则更加坚定了他的想法。一天上课时,赵至突然听到窗外传来父亲耕地时发出的叱牛声,他放下书,透过窗子看见父亲佝偻着身子,奋力耕作的情景,不由得低声抽泣起来。老师询问他原因,赵至便悲痛地说:“我不能光耀门楣让父亲免除耕劳之苦,因此哭泣。”

十四岁那年,赵至前往洛阳游历,遇见了大名士嵇康,便决定一生追随他。赵至返乡说明情况后,却遭到了母亲的极力反对,因为他已经到了服兵役的年龄,如果他逃避兵役,全家都会受到牵连。不得已,赵至只能通过装疯卖傻的方式逃离家乡。

伪造档案当上“公务员”

为了把脑门上“兵家子”的烙印彻底抹去,赵至开始了自己的“造假”冒险。他首先把名字改为赵浚,然后远赴辽西郡,利用边远地区户籍管理不严的漏洞,伪造了一份“档案”。

不久,赵至因学识渊博被辽西地区举荐为郡计吏,正式踏入了“公务员”的行列。郡计吏是郡府掌管人事、户口、赋税等簿籍的小公务员,按规定,每年年末要到京师将有关文书呈送给朝廷。有一次,赵至在洛阳与父亲巧遇,可两人远远地望着对方却不敢相认——赵父生怕被人发现赵至的“违纪行为”而影响儿子的前途。

母死不能守孝悲愤而亡

后来,赵至官运亨通,升至幽州从事,并以“全国优秀公务员”的身份前往洛阳接受表彰。这时,他才得知母亲早已去世的消息。这一残酷现实把他那“以宦学立名,期于荣养”的美好愿望击得粉碎,他感到“子欲养而亲不在”的悲哀,悲愤于“父在不能相认,母死不能守孝”的无奈,于是“号愤恸哭,呕血而卒”,死时年仅37岁。

作为“兵家子”的赵至不惜造假只是为了追求一个公平竞争的机会,这自然不同于今天那些惟求名利、希望“更快、更高、更远”发展的现代“造假哥”们。但是,古今造假都逃不出一个结局,那便是假的终究真不了!

选自《河北青年报》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