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国时期,曹魏曾出现过一个奇怪的官名,叫“宫正”。如曹丕称帝后,司马懿曾推荐鲍勋担任“宫正”。之所以说它奇怪,是因为“宫正”这个官历来有些不清不楚,西周时它是专门管巡逻的,南北朝时它是太子的老师,唐代时它又成了宫女干的活。让学富五车的老鲍做太子老师还说得过去,如果管巡逻,乃至于进入深宫代替宫女,就显得很滑稽了。
据《三国志》作者解释说,“宫正”在曹魏其实就是御史中丞,这就好理解了。御史中丞是御史台的最高长官,其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中纪委书记,是全国纪检干部的头头。鲍勋的个人品行不错,而且刚直,完全可以胜任此职,足见司马懿慧眼识人。
曹魏的纪检干部们是相当牛的,由于他们的努力工作,对官员的职务犯罪起到了系统化、立体化的震慑、预防和打击作用,可为今日鉴。也就是说,不管是谁在什么地方搞职务犯罪,总会有纪检干部管得了你,甚至在魏明帝曹睿主政时,还出现了各系统纪检干部联合执法的例子。
在隶属关系上,曹魏的纪检干部基本取得了相对独立的地位。曹魏的御史台则彻底脱离了少府,这一脱离是我国古代纪检监察体制的重大变革,表明御史台已成为独立的监察机构,他们只需对皇帝一个人负责。
有趣的是,正是由于他们的相对独立,皇帝有时候也会犯糊涂,把他们给忘了。一次魏文帝曹丕上朝,看到大殿的台阶上端坐着一个人,头上还插了一支笔,就问身边的人这是干什么的。身边人回答不上来,还是一个叫辛毗的侍中说:“这是殿中侍御史,头上插的笔是用来举报不法官员的。”
曹魏时期最厉害的纪检干部,当属校事了。校事这个官职的设置,大概是在曹操被封为魏王之后。由于曹操的父亲曹嵩是宦官的养子,说起来曹操也是宦官的后代,他的这一出身为世人所不齿,他的对手也总是拿这一点来贬损他、攻击他。所以,曹操急需一种超常规的工具,帮助他树立权威,监察百官,控制豪强世族,于是设置了校事一职。校事身兼帝王亲信、监察和军事执法官,能直接向曹操检举不法官员。
最初担任这一职务的是卢洪和赵达两个低级官吏,两人中,赵达的作风更加生猛。当时官场流传一句话:“不畏曹公,但畏卢洪;卢洪尚可,赵达杀我。”曹丕称帝后,校事成为正式的监察官,监察对象无所不包,权力更大。
曹魏的“纪检官”都特别敬业。有一个叫贾逵的人,做了豫州刺史,他没有忘记自己还是一名纪检干部,就坚持按规矩办事,到任没几个月,就把辖区内二千石以下官员有不法行为的都给举报了一遍,免了他们的职务。当时曹丕刚刚称帝,急需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就同意了贾逵的做法,称赞贾逵是真正的刺史,并让其他各州都学习豫州的经验,这就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察吏六条”。
《三国志》还记载了这么一个事例:文帝曹丕时,辛毗为侍中。曹丕想把冀州的10万户世家大族迁到河南去。当时连年天灾,百姓疾苦,群臣都认为不宜搞大规模的搬迁,但文帝的主意很坚决。辛毗和其他大臣一起求见文帝,文帝知道他们想说什么,板起面孔,没给好脸色看,吓得大家都不敢做声,只有辛毗一人敢于说话。
辛毗:“听说陛下要让世家大族搬迁,有这回事吗?”文帝:“你认为我做得不对?”辛毗:“确实不对。”文帝:“我不和你议论这事。”辛毗:“承蒙陛下不嫌弃,让我担任了参与谋划的侍中,怎么不和我议论?并且我所说的并非出于私心,而是在为国家考虑,陛下怎能加怒于我呢?”文帝自知理亏,不吭声,起身回内室。辛毗跟在后面扯住文帝的衣袖,文帝很生气地一甩袖子,进了内室,过了好一会,才从里面出来,问:“你为何逼得这么急?”辛毗诚恳地说:“如果现在大规模搬迁,既丧失民心,又无法安置那些世家大族。”最终,文帝下令把迁徙的人数减半。
纪检干部敢提意见,帝王先怒而后从之,这个故事被后人津津乐道。
公元239年,魏明帝去世,7岁的曹芳继位,大权旁落,校事失去了过硬的靠山。不久,大臣程晓上奏要求取消校事,他甚至把有些地方发生的水旱之灾也怪罪到校事头上。程晓的意见代表了豪强世族的心声,当时辅政的司马懿一心要取得大族的支持,以夺取曹氏政权,便接受了这个建议。
选自《凤凰资讯报》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