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算是三国时代的“极品”,其政治才能、军事才能和文学才能的极致是有目共睹的,与这些同样极致的还有他的节俭。
曹操生活上非常节俭。其在《内诫令》里称“孤不好鲜饰严具”,意思是,我不喜欢华丽显眼的用具。例如行李箱,就用竹子为原料,用粗布缝里子。曹操就是拎着这么简陋的行李箱上前线的,而且经常这么做。
至于饮食,曹家用餐最多只能有一道肉菜。甚至曹夫人卞氏请弟弟一家吃饭时,连鱼和肉都没有,甚是寒酸。
东汉时期,人们喜欢熏香,例如曹操的谋士荀,每坐一个地方,那地方就要香三天。荀是曹操的手下,经济条件不会比曹操好,都这么海量地熏香,说明曹操还是用得起的。曹操却在他的《内诫令》里说:“昔天下初定,吾便禁家内不得熏香。”曹操的闺女也很爱美,偏偏不能赶这个时髦,后来嫁给了汉献帝,因为是皇后,才终于熏上香了。曹操还因此引以为憾,恨不能让女儿继续执行当初的禁香令。
曹操为什么要如此节俭呢?
原来,曹操出来创业的时候,正是物质条件极其艰苦的时候。当时,东汉社会被极大破坏,遍地灾荒,粮草供应很成问题。曹操与吕布在北方鏖战,屡次退兵,不是打不过吕布,而是打着打着没粮草了,得回去找。陈琳在替袁绍写的声讨曹操的檄文中,讽刺曹操派“摸金校尉”去掘墓。据说因为民间怕黄巾起义,从而大量掩埋黄金,致使东汉末年黄金存量忽然大幅度下滑。这也透露了一点:曹操集团的财政很吃紧。
在曹操的文件里,也能看到他的寒酸相。曹操在《军策令》中提到,当初和袁绍交战时,老袁有优质铠甲一万副,而自己只有20副;老袁有战马铠甲300件,而自己不到10件。因此,曹操不得不节约开支,以最大限度地供应其军事集团的运转。例如他手下的乐团都是走路上班的,没有马骑,而且还精减人员,目的就在于“为战士爱马,为战士爱粮”,节省出来,一切供应前线。
物力艰辛,曹操要战胜袁绍,战略物资不省着点用不行。而当年曹操厚赏关羽,就是在他与袁绍决战之前,正是他最寒酸的时候。老曹为了留住人才,应该是从牙缝里省出来赏赐关羽的。关羽也是个明白人,一方面,他是位不为物欲所动的名将,另一方面,或许他知道老曹不容易,因此走之前,把挂印封金统统都退掉了。所以,曹操在夺取袁绍的邺城之后,拿着那厚厚的财政统计簿和人口户籍簿欢喜得不得了。
总而言之,曹操的节俭,一方面是个人修养使然,另一方面也是军事形势所迫。
选自《传奇故事·百家讲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