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英雄杨小根的故事

时间:2017-04-13 09:30:23 

抗日英雄杨小根的故事:

杨小根(1922-1944),男,又名杨名哲,乳名小根,1922年出生于河北省博野县南小王村。八路军冀中军区第6军分区44区队2小队副队长。民政部公布第一批著名抗日英烈。人物生平

出生于农民家庭。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后随部队穿过平汉铁路开赴太行山。后奉调到晋察冀军区警备派二团三营九连九班当战士。8月,又随部队越过平汉线,返回冀中平原,开展破击战。虽身患重病,但仍坚持战斗,且冲锋在前,勇猛顽强。先后3次被评为模范战士。1941年,任九班副班长,后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秋,调任冀中六分区四十四地区队一大队二小队第六班班长,在赵县、藁城一带打击敌人。1943年5月18日,带领全班参加赵县西绞洋战斗,活捉2名伪军,击毙20多人,掩护二小队全部冲出了日伪军的包围。1944年3月,任二小队副小队长。先后参加了赵县城西傅家庄战斗和河渠战斗。8月,被冀中六分区通令嘉奖为战斗英雄。8月9日,在攻打抢劫赵县大西章村日伪军的战斗中,为追赶逃散的日军,被冷枪击中,壮烈牺牲。

主要事迹

1940年秋季的一天,杨小根随部队参加百团大战。在一个漆黑的夜晚,他们穿过正太路向东南方向急驰。田野寂静无声,只有远处庄户人家的狗在叫。当夜,部队在元氏县一个小村庄宿营。杨小根和另一个战士去村边制高点站岗。黑暗中,他们刚爬上高坡,就发现不远的河滩里有闪动的光,杨小根一把将战友按倒,压低声说:"有敌人!

只见一大群日军开过来。战友急促地问杨小根:"怎么办?"

"把你的子弹给我留下,赶紧回部队报信!"杨小根抹了一把额上的冷汗,他没想到敌情这么紧张。说完,从战友子弹袋里掏出子弹来,迅速匍匐前进几步,隐蔽在一块巨石下,举起枪。当战友跑下山坡后,杨小根便向日军瞄准开枪,日军立即猛烈射击。

杨小根躲在石头后面东打一枪,西打一枪,一直打了20多分钟,敌人也没敢冲上制高点。这时援军赶到了,日军丢下两具尸体仓皇逃窜。战斗结束了,他抹着头上的汗,低头找了半天,也没看见敌人遗弃的武器。连长过来了,亲热地拍拍他的肩头:"好,一个人顶了这么长时间。敌人要占领了制高点,咱们可就受损失了。"

杨小根却不满地说:"一支枪也没缴着。"连长鼓励他说:"有你这种勇敢作战的精神,缴枪不成问题。"

第二天夜里,连队去袭击山头上敌人的一个哨所,为扒铁路做准备。队伍刚进到山脚下,就被敌人火力阻拦。杨小根找到连长说:"连长,我从后山爬上去,扔手榴弹炸敌人......"

连长说:"后山很陡,杂草、树枝很多,不好上。"

杨小根说:"我就爱爬树,攀高。"征得连长同意后,他怀揣4颗手榴弹,消失在夜幕中。不大一会,敌人哨所后传来手榴弹的爆炸声,部队乘机冲上山。敌人死的死,伤的伤,其余的趁黑逃走了。连长一边搜索战场,一边低声呼喊着:"小根!小根!"

"在这呢......"被硝烟熏黑了脸的杨小根跑过来,手里端着一支刚缴获的三八枪。连长高兴得直挥拳头:"嘿,别看人小,胆量真大。"

第二天,在他们的掩护下,成百上千的群众来破路,一下子将正太路十几里铁轨掀翻了。

不久,《子弟兵报》刊登了新兵杨小根的英勇事迹。这消息传到博野县,又传到南小王村。此时村民们经历了侵略者的又一次烧杀:那是1940年春天,"扫荡"的日伪军从村里经过,随意烧杀,有9名大人和孩子被枪杀,还抢走了大批牲口和猪羊。杨小根的事迹传来后,震撼了他们的心灵。8名青年报名参了军,走上抗日杀敌的战场。

麦收后,高粱、玉米渐渐长起来了,田野成了青纱帐。1941年8月间,为牵制日军的战略进攻,八路军开展秋季破击战。第二团根据上级命令,用急行军的速度从太行山直插而下,一夜之间穿过平汉路,返回冀中平原。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拔岗楼,攻据点。在这一段时间里,几乎天天行军、打仗。战役还没结束,杨小根就患了疟疾,每天忽冷忽热,还便血,不几天就瘦得皮包骨头了。由于部队没有医院,又没稳定的后方,连长找他说:"小根,你这个样子怎么行?我们和当地抗日政府联系了,让你在村子里隐蔽休息一段时间。"

杨小根当即表示:"不,部队走到哪儿,我走到哪儿!"

连长也不愿把他留下,就告诉他的班长和排长,在行军、作战时多照顾他。但是杨小根咬着牙行军,不让别人照顾。宁晋县野庄战斗中,他不顾身上病痛一直冲在前头,战斗结束时还缴获了一支枪、一架望远镜和80发子弹。田庄战斗中,副班长在冲锋时受伤,是杨小根冒着枪林弹雨,把他从火线上背下来的。

后来,杨小根的病更重了。他的面色更加难看,身体更加消瘦,便血也越来越厉害。大家尽量从多方面照顾他,尤其是在夜里行军路不好走时背着他,不让营、团领导看见。但是这事还是让团长知道了,他也不愿意把杨小根放下,可是这样拖下去,杨小根会病死的,于是狠了狠心,下命令:"安排就地休养!"

杨小根被安排在束鹿、冀县搭界的离敌据点稍远一点的汉口村。

后来,杨小根病情愈发加重,陷入昏迷状态。村长心急如焚,到处找药,但眼见他不行了,就赶紧派人去百里外的博野县南小王村,捎信让他家人来料理后事。

南小王村的干部得讯,立刻派人和杨小根的母亲连夜奔到冀县。见到儿子,母亲忍不住哭泣起来。杨小根从昏迷中醒来,吃力地安慰母亲:"......娘......不要紧,等病好了,我......跟你回村住一阵,帮助修修那破房......"

母亲告诉儿子:"行,你病好些了,跟俺回村......你奶奶想在入土前看你一眼。"

过了几天,杨小根的病竟出人意料地好转了。他母亲和村干部有事要返回去,临走前反复叮嘱他:"你病好,就回村再休息一阵。"

两个月后,杨小根的身体基本康复。他找到村长告别。村长说:"我找人送你回博野吧。"

"不用了,我想回部队。"

村长告诉他:"你娘、你奶奶还盼着你呢!"

杨小根说:"今个后晌,俺听到西边枪声很密,弄不好,俺们团又和鬼子干上了。"村长赞许地拍了拍杨小根的肩膀。当晚,杨小根离开了汉口村,后经过两天时间,穿过敌人七八道封锁线、封锁沟,机智地骗过了敌人的盘问,终于回到了部队。

1941年秋,警备旅进行第一期建军时,杨小根被选为模范战士,第二期建军时又被选为模范战士。年底,他担任了班长,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42年5月,日伪军5万余人对冀中进行残酷的大"扫荡",形势变得非常严重。敌人碉堡、据点林立,公路密如蜘蛛网,到处布满了封锁沟墙,冀中的抗日武装遭到很大损失。这年底,为恢复抗日根据地和地方武装,从山里抽调了一批战斗骨干。杨小根就是在那时从警备旅调到冀中第六分区第四十四区队当班长的。随杨小根一起去的,还有战友黑大个子机枪手。黑大个子闹了好几天情绪,不肯去。原因是自己用惯了的那挺油光锃亮的机枪不能带走。杨小根劝他:"咱们都是共产党员,应该服从命令。机枪的事,到了那里再解决。"

黑大个子说:"我打听过了,那是个新恢复的部队,没有机枪,就是步枪也不够一人一支。"

杨小根说:"到了那里,打仗的次数多了,咱们可以从敌人手里夺枪。"

黑大个子点点头。他佩服杨小根。参军两年多来,这个瘦小的杨小根已经夺取了敌人4支枪和很多弹药、装备。

二人结伴来到第四十四区队。这个部队武器简陋,政治素质也需提高。杨小根利用自己到部队后学的文化来教同志们学习,用自己积攒的一点生活费帮助战士们买铅笔、纸张。无论谁有了思想问题,生活困难,他都诚心帮助,即便是"落后"战士,调到杨小根班里一些日子,也会变得好起来。在战斗骨干的帮助下,部队的精神面貌有了很大改变。

1943年春天,根据赵县据点里的"内线"送出的日伪军要出城抢粮的情报,区队立即在敌人必经之路高村设了埋伏。战斗打响后,发现敌人数量比情报上说的多,而且装备好。杨小根迅速扔出两颗手榴弹,借着烟雾第一个向前冲。有个伪军从咫尺远的茅草堆里猛地伸出枪指向他,生死关头,杨小根没有胆怯,而是大喝一声:"你敢开枪!"吓得伪军手直哆嗦。杨小根趁机上前用力一拽,将伪军连枪带人从草堆里拽出来,战士们深受鼓舞,吼叫着冲向前,敌人吓破了胆,四处逃窜。战斗形势由被动变为主动,到中午时分圆满结束了战斗。

这次战斗敌人损失惨重,意欲报复。1943年5月18日那天,杨小根在的第一大队第二小队单独执行任务,刚在赵县西村住下,就被携带3挺机枪、两门六○炮的200多名鬼子、伪军包围。小队长命令突围,杨小根把全班的手榴弹集中在自己的篮子里,头一个跳出土墙向敌人投掷。他不顾枪林弹雨,一边冲一边投,杀开一条血路,引导大家冲出包围。到西后村时,他衣服上被子弹穿了两个洞,帽檐也被炸飞了,满脸是土。

杨小根笑着打趣:"这下,我可有理由找管理员换帽子了。"

在西后村休息了片刻正准备吃饭,没想到宁晋县的日伪军百余名,携炮一门、机枪两挺、掷弹筒一个;大浩铺据点的百余名日伪军,携带机枪一挺、掷弹筒两个,同时从左右扑来。战士们放下刚端起的饭碗,立刻投入战斗。硝烟弥漫,爆炸声声,战士们顽强地坚守着阵地,直到日沉西山。小队长命令突围,杨小根再次要求担任突击组长,得到同意后,他率组员选择有利地形运动到村边,一阵猛打,撕开缺口,部队趁机突围。

杨小根率战士们冲出包围时,忽见侧翼3名伪军扛着一挺机枪逃跑。杨小根心想:"一不做,二不休,我也不突围了,先把这挺机枪夺过来再说。"他转身就追,还大喝:"缴枪不杀!"战士张金兰一看班长去追敌人,也转身跟着追去。

敌人一看后面有八路军追去,吓得懵了头,一气跑出3里地。杨小根紧追不舍。敌人跑着,跑着,跑散了,杨小根死死盯着那个扛机枪的家伙。那家伙最后累得跑不动了,趴在一个坟头后"哒、哒、哒"开起枪来。子弹从杨小根的耳边掠过,他一缩脖子,顺势打了个滚,趴在另一坟头后大喊:"你他娘的不缴枪,我追你七七四十九天!"说着"叭"地一枪,差一点击中敌人的脑袋。这时,战士张金兰跑上来,杨小根要过一颗手榴弹举过头顶:"缴不缴枪,我可扔手榴弹了。"

伪军吓坏了,连忙举起两手求饶:"缴!缴!缴了枪,你们可要给我留条活命呵。"

杨小根说:"缴枪保你活命。放下枪,向后转走!"伪军照办了。杨小根跑过去抢过机枪,和张金兰一道押着俘虏直奔北封村归队。

转眼间,到了1943年底,冀中抗日力量不断壮大,逐渐由被动转为主动,常主动出击。敌人龟缩进了县城和几个大据点,小股敌人不敢再出来"清剿"。11月24日拂晓,赵县日伪军300多人,突然把第一大队包围在马刀李村。为了防止战斗久拖下去,引来各据点敌人的增援,第一大队给予敌人大量杀伤后决定突围。杨小根和他的第六班再次主动担任突击组,冲在最前面。但是因为敌人火力太强,第六班刚出村就被打回来。杨小根仔细观察了敌情,将全班分成两组,成"钳"形攻击敌人一点,终于打开了缺口。冲出村庄后,战士郭欧成、任壮和学着上回班长的样子,奋力追击一个扛着机枪的伪军。杨小根和其他几个人在侧翼掩护。伪军跑出去百十米,就被杨小根一枪撂倒了。任壮和冲上去扛起机枪就往回跑。跑不多远,从远处冲出几个日本骑兵,边跑边射击,郭欧成、任壮和先后中弹倒下。杨小根红了眼,一跺脚,一溜烟似地冲了上去,端着机枪打出一梭子子弹,一个日军应声落马,其他的掉转马头没命地跑。叭在坑洼地里的日伪军朝他打枪,可是连杨小根的毫毛也没打着。杨小根选择有利地形,架上机枪,掩护战友把负重伤的郭欧成、任壮和抢救出来。

1944年,杨小根担任第二小队副队长,6月间在赵县城西傅家庄战斗中胳膊负伤,他休养了20多天,归队参加赵县河渠战斗。

河渠据点日伪军在固下村遭到游击队袭击后,败退返回河渠村。敌人刚到村边,杨小根和战士们一阵猛打,敌人懵了,缴枪的缴枪,被俘的被俘。可是还有三四个伪军躲在一个坟头后边用机枪扫射。杨小根带领几个战士冲过去,相距四五十米时被敌人火力截住了。这时,"轰"的一声,一颗炮弹炸了。刹时间黄泥四溅,烟雾腾腾。杨小根借着炮烟的掩护勇猛地冲了上去。他伸手抓过发烫的机枪,大吼"缴枪不杀!"同志们也趁机冲上去,敌人乖乖地当了俘虏。

杨小根多次战斗中总是不怕牺牲,冲锋在前,5年间亲手俘虏伪军6名,缴获步枪6支、机枪3挺和很多其它战利品,在战火中锻炼成为钢铁战士、模范共产党员。他的名字在分区部队中广泛流传,成为战斗中的榜样。1944年8月初,军分区通令表彰杨小根,授予他战斗英雄的称号,号召全区指战员向他学习。杨小根在部队的出色表现通过各种渠道传回南小王村。他母亲听到了乐得合不拢嘴。她参加了妇救会,白天组织妇女们参加各种抗日活动,晚上在煤油灯下做军鞋,她做的军鞋最多,最结实。乡亲们也被杨小根所鼓舞,先后有40多名青壮年报名参军,有很多人也成了战斗骨干、模范战士。

1944年8月9日,赵县城内日伪军到大西章村一带"扫荡",被游击第一大队指战员打得四处逃窜。其中两个日军,一个扛着机枪、一个背着掷弹筒拼命地逃跑,杨小根飞也似地朝他们追去。在追击日军的路上,杨小根中弹牺牲。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