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雎说秦王——看得更深入 让你的说辞更有力

时间:2017-04-14 08:26:23 

民间故事是从古至今一直流传下来的故事传说,从中我们可读到中国古代流传于民间那些人和事,范雎说秦王——看得更深入,让你的说辞更有力就是一个经典的民间故事

范雎人秦的时候,秦昭襄王在位已经三十六年,国势强盛。秦军南伐楚国,力拔鄢、郢两座重镇,幽禁楚怀王于秦国;又发兵向东攻打齐国,并数次击败魏、韩、赵三国军队,使魏、韩二君俯首听命。秦国朝廷上下虽然人才济济,但却是“四贵”掌权,排斥异己;秦昭襄王深居官中,又为权臣贵戚所包围,再加上活跃在战国时期政治舞台上的谋士说客众多,难免鱼龙混杂,良莠不齐。一时之间,秦国上层统治集团对来自其他诸侯国的辩士并没什么好印象。因此,虽然范雎用尽心机,依然难以跻身秦廷,向秦昭襄王陈述安邦治国之大计。

有一次,范雎求人向秦昭襄王举报家门,说道:“如今魏国的张禄先生智慧出众,乃是天下的辩士,请求参见大王,声称:‘秦国势如累卵《失张禄则危,得张禄则安。’然而,他的话只可当面陈述,不可由他人代传。”显然,范雎的这一举动是故作危言,耸人听闻,想要引起秦昭襄王的重视。但是,秦昭襄王却认为天下的谋士都是这样,便对他置之不理。就这样,范雎住在下等客舍,袓茶淡饭,在焦虑烦躁中度过了一年的时光。

周赧王四十五年(前270),秦丞相穰侯魏冉率兵跨韩、魏而攻齐,夺取刚、寿二地,扩大了自己的疆土,并增强了自己的实力,这就给范雎攻击政敌提供了借题发挥的机会。在这_年的时间里,他对秦昭襄王的心理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于是,他再次上书秦昭襄王,阐明大义,直刺时弊而又紧紧抓住秦昭襄王的心病。

范雎在信中说道:“我听说英明的君主执政,对有功于国的人能够给予赏赐,也能够委任那些有能力的人。而昏庸的君主则不是这样,他们往往赏赐那些他们所喜爱的人,惩罚他所厌恶的人,完全凭借自己的軎好……我听说善于使自己致富的人大多取之于国,善于使国家殷富的人大多取之于诸侯。天下有了英明的君主,那么诸侯就不能专权,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是因为明主善于分割诸侯的权力。良医能够预知病人之死生,而明主能够预知国事的成败。有些话在这封信里我是不便进一步说明的,但是说浅了又不能引起大王的注意……因此,我希望大王牺牲一点儿玩乐的时间,肯见我一面,如果我所讲的对于治国兴邦之大业无效,我愿接受最严厉的惩罚。”

在这篇说辞中,范雎表达了两点思想。其一,他力主选贤任能,反对用贵任亲6其二,他抨击了权贵专权的现象,这对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君主的统治地位,无疑是极有见地的。而且,他的这番话恰好击中了秦昭襄王的心病。处于宗室亲戚的包围之中的秦昭襄王,面对贵族私家富厚日趋重于王室,心中早已十分担心,如今,对于范雎的这些谏言自然十分关注。因此,看到范雎的信之后的秦昭襄王心中大喜,便命人用专车接来了范雎。范雎进入秦宫,早就胸有成竹,佯装不知地径直闯进宫闱禁地“永巷”。他看到秦昭襄王从对面被人簇拥而来,他故意不趋不避。一个宦官看到他这样,快步走上前来,斥贲道:“大王已到,你为什么不知道回避?!”范雎并不害怕,反而反唇相讥道:“秦国什么时候有大王,唯有太后和穰侯罢了!”说罢,继续前行不顾。范雎此举是冒一定风险的。然而范雎这一句表面上颇似冒犯的话,却击中了秦昭襄王的要害。秦昭襄王听出了他的话外音,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将他引入内宫密室,屏退左右,以上宾之礼对待他,单独倾谈。

范雎十分擅长虚实之道,并恰到好处地一张一弛,秦昭襄王越是急切地请教高见,范雎越是故弄玄虚。秦昭襄王毕恭毕敬地问道:“先生要教诲寡人什么道理呢?”范雎却避实就虚,“唯唯”连声,避而不答。如此这般有三次,最后,秦昭襄王向他施以大礼,苦苦祈求道先生难道还是不愿意赐教吗?”

范雎看到秦昭襄王求教心切,态度诚恳,这才婉言回答道:“臣非敢如此。当年吕尚看到周文王,先栖身为渔父在渭水垂钓,在于他自己知道和文王交情疏浅;等到他和文王一起回去,被立为太师的时候,才肯真心诚意地说出一番大道理。之后,文王因为有吕尚的辅佐,最终得以称王天下。如果当初文王疏远吕尚,不和他详谈,那乃是周无天子之德,而文王、武王也难以和他共建王业。”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民间传说

美图欣赏

民间传说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