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罗季诺会战:拿破仑饮恨莫斯科城下:
拿破仑战争期间,俄法两军于1812年9月7日,在莫斯科以西124公里的博罗季诺村附近进行了一次重大会战。1812年夏,拿破仑从法国本土及其欧洲盟国与附庸国中征集了一支60余万人的大军,决心入侵俄国,以图称霸欧洲。
6月24日,法军进入俄境,第一批三个集团近45万人,很快深入俄国内地。战争初期,俄军面对法军咄咄逼人的攻势,被迫撤退,沿途进行坚壁清野,以阻滞法军前进。
8月16—18日,俄法军在斯摩棱斯克激战。俄军抵挡不住法军进攻的锐势,放弃斯摩棱斯克,向莫斯科撤退。8月29日,新任俄军总司令库图佐夫抵达前线,率军继续后撤。
9月3日,俄军在博罗季诺附近预先选定阵地,以切断法军通往莫斯科的两条主要通道,库图佐夫决心依托阵地与拿破仑军队进行一次决战。9月4日,库图佐夫向亚历山大一世报告说,阵地选在莫扎伊斯克前方的博罗季诺村。博罗季诺阵地正面宽8公里,前沿位于马斯洛沃、戈尔基、博罗季诺、谢苗诺夫斯科耶一线;右翼在马斯洛沃村附近,紧靠莫斯科河;左翼与难以通行的乌季察森林相连;中央以库尔干纳亚高地为依托;后方有森林和灌木林,便于隐蔽配置军队和实施机动。阵地构筑有完备的工事,迫使法军在对其不利的地形上与俄军交战。
9月7日,双方激战开始。拿破仑率法军(约13万人)向俄军(约12万人)发起猛烈进致,交战开始时,俄军在炮兵方面,特别是在大口径火炮方面略占优势。俄军有火炮640门,法军有火炮587门。库图佐夫的作战企图是,以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人,改变敌我力量对比,为尔后交战和歼灭法军保存实力。拿破仑的战略主张,是以一次总决战粉碎俄军。面对俄军的防御,法军难以从两翼包抄,决定在博罗季诺会战中采取正面突击,以求在狭窄地段上突破俄军防线,揳入俄军后方,将俄军逼至莫斯科河加以歼灭,从而打开通向莫斯科的大门。
在博罗季诺会战前,俄法军于9月5日,为争夺多面堡展开激战。结果,俄军顽强抗击了法军的进攻,为俄军赢得了在主阵地完成防御的时间。
9月7日拂晓,博罗季诺会战以双方炮战开始。法军向博罗季诺村发起进攻。在法军优势兵力的猛攻下,俄军渡过科洛查河,退守防御。法军尾随其后渡河,遭俄军反冲击,受重创,一部被迫退守科洛查河西岸。清晨6时许,法军开始向俄军防守的巴格拉季昂棱堡进行冲击。7时,法军再次发起进攻,攻占了左面一个棱堡,俄军以勇猛的反冲击将其击退。
双方遂派增援部队。8时,法军对巴格拉季昂棱堡发起第三次冲击,攻占了左右两座棱堡。从9时至11时,法军先后四次对棱堡发起冲击,均未奏效。12时许,法军开始了对棱堡的第八次冲击。拿破仑以4.5万军队和400门火炮对付在狭窄地段(1.5公里)上的俄国1.8万军队和300门火炮。双方短兵相接,战斗十分激烈。俄军巴格拉季昂将军在一次激战中,身负致命重伤。最终,法军夺得阵地,遂占领博罗季诺。
拿破仑由于不敢轻易将最后的预备队——近卫军投入战斗,因而无力扩张战果。俄军顽强抵抗,由于无法补充军队的损失,不能投入全部预备队,只得撤回内地,敞开了莫斯科的大门。拿破仑于9月14日进入莫斯科。
此役双方损失惨重:俄军伤亡5.2万人,法军伤亡5万以上(一说俄军4.4万人,法军3万余人)。博罗季诺会战,双方未能决出真正的胜负,但为俄军消耗法军和转入反攻创造了条件。
在博罗季诺会战中,俄国库图佐夫将军显示出高超的作战指挥艺术。俄军战斗队形成纵深配置,战斗队形的总纵深为3—4公里,步兵同骑兵和炮兵之间配合密切,保障了防御的坚固性;俄军各部队拥有较强的预备队并建立有总预备队。
库图佐夫十分重视预备队和总预备队的作用,指出“预备队尽可能保存得久一些,因为一个将军,只要他手中还握有预备队,就不会战败”。在会战中,双方战斗队形编成基本相同,显示了纵队和散开队形战术的特征;在冲击或反冲击之前,巧妙使用炮兵,先以炮兵火力进行猛烈射击,实施火力准备,而后再以密集的步兵和骑兵队形实施突击。
读完本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如果你对民间故事很感兴趣,欢迎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