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订婚约:
开米店的张掌柜和开丝绸店的李掌柜是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两人闲时经常在一起品茗对弈。这一年,两家先后添了娃,待到各自忙完满月喜宴,两人终于有时间在一起话家常了。
李掌柜添的是女儿,取名李甜香,他知道张掌柜添的是个男孩,就对张掌柜说:“ 张兄,你我情同手足,大家都是生意人,也算是门当户对,不如结为亲家如何?”张掌柜大喜,忙说:“ 如此甚好!”
李掌柜当下要拿来纸墨笔砚写婚约,却被张掌柜拦住,说道:“ 且慢,我有一块玉石,产自和田,不如请程老瞎把婚约雕刻在玉石上。”李掌柜连说好主意,玉石上刻婚约,还真是头一遭,从来没人做过,也没有听说过。这种玉石婚约,不容易毁损,真正能够天长地久,传为美谈。
张掌柜当即回家拿来玉石,和李掌柜一起去了程老瞎的玉雕铺子。程老瞎一辈子在玉上雕刻东西,眼睛瞅成半个瞎子,看人是模糊的,不到跟前根本认不出是谁。不过雕刻起玉来,他的小眼睛里能透出光亮,干出来的活儿没人不夸漂亮的。
程老瞎拿过玉石一打量,足有镜子那么大,成色也不错。他当即按照张掌柜的要求,将玉石从中间切开来,一分为二,然后打磨,雕刻成一式两份婚约。隔天,张掌柜和李掌柜来拿货时,程老瞎半开玩笑地说:“我这瘦金体的字,方圆百里独一无二,只要一看字体,就知道出自我的手,我是推都推不掉的见证人。这见证人可不是白当的,你们得请我喝一顿喜酒。”
张掌柜和李掌柜拿过婚约,都很满意,当即把程老瞎拉到最好的酒馆,美美地喝了一顿酒。
日子就这样不咸不淡地过了十年。这一年,张掌柜有一位在朝廷当官的远亲,升任掌管漕运的高官,任务就是运送公粮。运往京城的公粮主要是各地地方官府收缴的粮食,至于不足部分,就委托商人向民间收购。张掌柜的亲戚就把江南一带补充公粮的差事交给了他。这可是个肥差,几年后,张掌柜就发了,搬离了老街,在郊外置下一所大庄园。因为生意忙,又住得远,除了逢年过节,张掌柜就很少和李掌柜走动了。
张掌柜的儿子张雪古出落得一表人才,在父亲的调教下,也是一把生意好手。眼看儿子已到了婚娶的年龄,张掌柜就送口信给李掌柜,打算择日完婚,探问亲家意下如何?哪知李掌柜当即回书一封,托来人带给张掌柜。张掌柜看了书信,信上婉转地提出想退婚。这可把张掌柜急坏了,当即吩咐备轿,直奔李家。
到了李家,张掌柜迫不及待地问道:“李兄,小弟我如有做得不好的地方,还望见谅,可是儿女的婚姻大事却是开不得玩笑的。”李掌柜一本正经地说:“张兄,小弟没有开玩笑。不过,这不怪你,不是你做得不好,是我做得太差。当初订婚时,你我两家都是小本生意人,可谓门当户对。现今却不同了,你是红顶商人,我穷门小户,只怕有辱你大户人家的体面,还是趁早退婚得了。”
张掌柜哭笑不得, 他男方没有半点看不起女方的意思,如今女方反倒嫌弃起男方来了。不过,这么多年的交往,张掌柜非常了解李掌柜的秉性,他听出了李掌柜的言外之意,无非就是张家没有帮衬着李家一起发家致富。这位亲家哪里是真想悔婚?是心里在泛酸哩。张掌柜当即说:“ 李兄,运气要是来了,富起来快得很,你先别忙着定论,反正孩子们还小,再等两年也不迟。”
回到家,张掌柜思索着怎么帮着李家把生意做起来,思来想去,还真让他想到了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