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千里站起来庄严宣布:“从今天始,我,本人,改名叫马千里!那个要是再胡乱叫我,我就用砖头拍他脑袋!”
说着马千里举起早己准备好的半块板砖:“我说到做到,决不手软,勿为言之不预也!”
听了马千里庄严的声明之后,先是举坐愕然,看到马千里手中的板砖,个个胆颤心惊!
老先生见此情景,首先正重宣布:“好!好!马千里,一个好名字!真是雏凤清于老凤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自今日此时始,该弟子改名为马千里,有再以名字戏谑者,吃了板砖,自作自受!”
“好!好!好一个马千里!极是!极是!”众人齐声喝起彩来。
事后,最是轻薄的赵琪和胡良善,围着马千里一口一个马兄、千里兄地叫个不停。
那赵琪在学友中年龄最小,最是机灵,他特意从家中带来两支上等狼毫,送给马千里,以示友好。
那胡良善也常从家中带些瓜子干果之类的东西馈赠马千里。
马千里也投桃报李,这样一来二去,三人竞成好友,以至成为密友,后来三人竞仿桃园刘关张,结为金兰之好,马千里为大哥,胡良善为二,赵琪为三。
其实孩提时期青春年少,人性纯真,最容易产生友谊,人若至中年以后由于利害得失的原因,受利益驱使,其友谊多存相互利用之心,再难得一个真字!
马千里不惜挑动干戈维护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却意外收获的是一生的友情。
此后马千里的名字终于叫响了。
马千里念了几年私塾,读了几卷圣贤书,不过识得些字,到底因家财不雄,难奉尊师束修而辍学回家。
那马千里也不懊恼,便在家里帮老爹种地,过起了半耕半读的日子。
那马老爹每日早晨必要马千里执卷诵读,因此那农家小院就不时传出马千里读书的声音:“……秩秩斯干,悠悠南山……望晚日照城廓,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
马老爹听着这读书的声音,心中格外惬意,觉得总算圆了自己“耕读之家”的宿愿了。
马老爹很为家有识文断字人而自豪,岂不知:仗义半从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
2
马千里读书不多,主要原因还是他的眼睛出了毛病。
据马千里说,他的眼睛出了毛病是因为看到了不该看到的东西。
光阴荏苒,岁月如流,看看马千里己长大成人,马老爹觉得应该让马千里出去历练一番,经过一番奔走,马老爹终于送马千里到舞镇一家粮行学“相公”(方言,即学做生意的学徒之意)。
这家粮行虽然做的是粮食生意,但也收购黄豆、芝麻之类的东西,为舞镇几家油坊供应原料。
那粮行老板既然收了马千里做徒弟,便叫马千里负责到舞水北各村收购油料。
一日早起,马千里牵着一头大叫驴(公驴),驴背上搭着两条口袋,手里提了一杆秤,从粮行出发往河北岸走村串户,收购芝麻。
马千里走到山陕会馆大门外的广场时,看到一个看相的老者在摆摊看相。
因为时辰尚早,来舞镇赶集的人还不多,因此双方目光不期而遇。
马千里见那看相老者,身材矮小,又黑又瘦,下巴上一撮稀疏的山羊胡子,贼眉下两只鼠眼却又黑又亮。坐在一张破桌子后,桌旁竖着一块招牌,居中写“麻衣神相”四个大字,大字两旁还两行小字,看不真切。
马千里遂往老者近处走了几步,细看那招牌上的两行小字,见是:“子孙行善,祖宗作恶,债偿福至;子孙作恶,祖宗行善,荫尽祸来。”
马千里正在品味这幅对联,觉得颇有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