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中日两国关系在经历了十几年的“蜜月期”后,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逐渐转冷。而中国的影视作品中,日本人的形象也随着两国关系的转冷而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尽管这段历史到现在也不过20年左右,却经历了几番转变。随着2012年“日本购买钓鱼岛”事件的爆发,两国关系陷入冰点。
从经济的角度看,日本在19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的泡沫经济时代结束后,进入长期的经济低迷期,史称“平成萧条”。而在日本进入萧条期的这个阶段,正是中国经济以每年8%以上的增速高速发展的阶段。根据世界银行驻中国首席代表杜大伟的计算,1990年到2005年,日本对全球GDP增长贡献率只有2.95%,而同期的中国则为28.14%。①
经济上的此消彼长让中日双方在心态上慢慢发生了变化。具体来说,两国的民族主义情绪都在这一阶段有所累积。1995年8月29日,日本政府抗议中国核试验,宣布冻结对中国的无偿援助。1996年7月起,日本右翼团体成员连续四次登上钓鱼岛,引发中日钓鱼岛风波。同月,时任日本首相的桥本龙太郎参拜靖国神社②。此前,日本首相已有11年未参拜过靖国神社。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中国方面,1996年有一本书横空出世,创下了300万册销量的奇迹,并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的谈论热点。这本书就是《中国可以说不》。即便到了今天,早已没有人再去讨论这本书具体写了什么,但“中国可以说不”这六个字,依然作为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气质的一句口号,被很多人提起。
1996年出版的《中国可以说不》以及同一策划人在2009年出版的“升级版”《中国不高兴》
影视表现:
民族情绪的悄然变化,也被影视工作者捕捉到了。在1995年,三部抗日题材的影片集中上映。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盘点中外50个超自然神秘事件
- 活人慎入:全球最恐怖的死亡禁地
- 恐龙灭绝或因远古外星人实验?
- 秘鲁惊现诡异外星人婴儿头骨 头竟与躯干等长
- 揭卡戴珊家族教母:偷情离婚 卖女儿不雅录像
- 世上最神秘宗教巫毒教:信徒们几乎一丝不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