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彧(xún yù)(163年-212年),字文若。颍川颍阴(今河南许昌)人。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战略家,曹操统一北方的首席谋臣和功臣,被称为“王佐之才”。
荀彧在战略方面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曾多次修正曹操的战略方针而得到曹操的赞赏,包括“深根固本以制天下”,“迎奉天子”;战术方面曾面对吕布叛乱而保全兖州三城,奇谋扼袁绍于官渡,险出宛、叶而间行轻进以掩其不意奇袭荆州等诸多建树;政治方面为曹操举荐了钟繇、荀攸、陈群、杜袭、戏志才、郭嘉等大量人才。荀彧在建计、密谋、匡弼、举人多有建树,被曹操称为“吾之子房”。
官至侍中,守尚书令,封万岁亭侯。因其任尚书令,居中持重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被人敬称为“荀令君”。后因反对曹操称魏公而受曹操所忌,调离中枢,在寿春忧郁成病而亡(一说受到曹操暗示而服毒自尽)。死后被追谥为敬侯,后又被追赠太尉。
荀彧简介 三国荀彧资料 荀彧的家族
荀彧是颍川郡(治所在今河南禹县)颍阴县(治所在今河南许昌市)人。颍川这个地方现在看来没有什么特殊之处,尤其在政治和文化上对中国更不会有太大影响,但是,在荀彧生活的那个时代,这个地方几乎成为帝国政治和文化的心脏,用举足轻重形容也毫不为过。当时有“汝领多奇士”的说法。无疑,中国是一个官僚本位、权力本位的国家,惧怕形形色色的官员以及附着在他们身上的大大小小的权力,似乎是中国人最大的特点,大多数情况下,中国人价值判断的标准是官位和权力。所以说,官位的高低、权力的轻重,决定了一个人受尊敬的程度,也决定着家族的荣辱兴衰。不过,凡事总有例外。二世纪后期,腐朽的东汉帝国肢体上滋生着—种新的社会现象,人们对那些儒雅风流,敢于对抗权力的士人们崇拜到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这种现象从当时的文化中心——汝颍地区,逐渐辐射到帝国的各个角落,并进一步冲击、改变着人们的传统观念。这位荀彧的出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背景。荀彧的祖父淑荀是东汉历期的—位硕学鸿儒,用现在话来说,就是知识渊博的大知识分子。在荀彧之前,这个家族的政治地位却谈不上显赫。他的祖父荀淑曾做过相当于县长一级的侯相。但为时不久,便弃宫回家务农;他的叔父荀爽倒是做了相当于总理级别的司空,但任期只有五个多月就病逝了。家族多名成员被宦官杀害。荀彧生活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代和“个特殊的家庭,社会环境、家庭背景”已经为他选择了今后要走的道路,也决定厂他以后不可更改的悲剧结局。
三国荀彧慧眼识曹操
荀彧出生于公元163年,距离党人之祸发生只有四个年头。到公九189年宦官被诛除,他二十—七岁。可以说,他是在仕人与宦官的惨烈的斗争中长大成人的。他本人从未亲历过残酷的争斗,但是,家庭的大多数成员都牵涉其中,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时,他幼小的心灵受到了怎样的震撼可以想见。伯叔的言行甚至鲜血使他从小就明白丁什么是正义,们么是邪恶,也让他明白了何者当为,何者木当为。宦宵被诛除的这一年,荀彧但任了位于现在位于山东境内的一个县的县令。不过,新的混乱很快到来了,关西军阀董卓控制了荀彧朝中大权,诛戮士人,废立皇帝。他的叔叔荀爽走了—条曲线救国的道路,而荀彧眼见朝政混乱,拒绝合作,弃官返乡。荀彧并不是一个消极遁世的隐士,他有着一颗拥刘扶汉、济困救民的雄心。问题的关键是,在军阀混战,群雄割据的动荡岁月里,到哪里去寻找一个能够实现自己理想的明主呢?
一、曹操与袁绍个人能力的对比
荀彧一度与袁绍近在咫尺。荀彧北上途中,冀州形势发生了变化,袁绍夺取了韩馥的州牧之职。荀彧到达冀州后,袁绍待以上宾之礼;但是,荀彧很快离开了袁绍,转投驻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家具西南)的曹操,而与他一起到达冀州的颍川同乡全部担任了袁绍的官职。从各方面条件分析,似乎荀彧没有任何理由弃袁从曹。从名声看,哀绍家族四世三公,门第显赫;而曹操的父亲则是大宦官曹腾的养子,属于名士抨击的“阉宦余孽”这一点使曹操一直受到一些人的诟病。从地位看,袁绍时任车骑将军,曹操则只是一个奋武将军,两者相差两级。从实力看,袁绍当时占据了今山东、河北、山西的大片地区,可谓兵强马壮;但曹操则只占据了以东郡为中心的一片不大的区域,兵力薄弱。从荀彧与二人的渊源看,他和袁绍的家乡毗邻,就大地域概念而言,二人属豫州同乡,而且袁绍的父亲袁逢曾聘任荀彧的叔父荀爽担任官职,这应该是相当重要的社会关系;曹操是徐州人,与荀彧家族没有任何渊源,相反,可能还存在某些过节,因为荀氏家族是当时的大名士,以反宦官著称;而曹操的祖父曹腾是宦官队伍中很重要的一员;甚至就相貌比较曹操也颇不如袁绍,袁绍仪表堂堂,相貌威严;而曹操则身材矮小,轻挑随便。
经过以上:比较,即使智力稍有残缺的人,也可以看出两人的高下优劣了。荀彧以头脑冷静、洞察世事著称,何至于馈昏糊涂到优劣不分的地步呢?实际上,荀彧超常的判断能力以及拥刘扶汉的远大抱负正是在弃袁从曹上体现出来的。对荀彧而言,拥刘扶汉的第一步就是荡除遍布各地的分裂割据势力: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当前的实力固然重要,但发展前景更为关键。尤其是领导人的能力,根据荀彧的判断,曹操远胜于袁绍,这在他以后分析曹,袁的优劣就可以看得出来。
二、曹操于袁绍对待汉庭的态度
荀彧弃袁从曹,与袁、曹对汉室的不同态度有关。荡平分裂割据势力只是手段,并不是目的。荀彧毕生有着一个最高的理想和追求:那就是恢复刘姓皇帝的权威,维持汉室的统治,这可能是受到了祖父和伯叔的影响。如果所托之人有篡逆之心,自己的理想就将成为永远无法实现的梦想,即使荡平群雄,又有什么意义呢?因此,对汉廷的态度,是荀彧选择明主的第二个标准。在这方面,袁绍显然不能令荀彧满意:公正地说,不能说在荀彧到达冀州之前,袁绍就有了取刘氏而代之的不臣之心,下这样的断语,袁绍在九泉之下大概也会喊冤叫屈。但是,说他缺少对汉室起码的尊重和忠诚,即使起他于地下,他大概也会无言以对的。袁绍对汉室的不忠,首先表现在公元190年关东诸侯讨伐董卓一事上。当时董卓在洛阳挟持了汉献帝,袁绍沾了祖先的余荫,被关东诸侯推为讨伐董卓的盟主。按说他身为盟主,对拯救蒙难的汉献帝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其表现实在不能令人满意。内于畏惧董卓兵强,他逡巡不进,致使汉献帝最终被董卓挟持到长安。更令人失望的是,盟主之职成为他谋取私利的工具。他不但置汉献帝于不顾,而且利用自己的名声和威望,带头与关东诸将商议拥个新君,以捞取更大的政治资本。只是由于曹操等人的反对,以及被拥立者坚决拒绝,这一计谋才没有得逞。可见,汉献帝的安危,帝闻的命运,袁绍根本就没有当回事。以后,袁绍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更远。他在没有汉献帝授权的情况下,相继兼并了名义上还尊奉汉廷的韩馥和公孙瓒,将自己的势力范围扩展至河北、辽宁、内蒙一带的广阔区域。
曹操在对表绍等人密谋拥立新帝取代汉献帝时,其态度就十分明朗了;他对袁绍等人严辞谴责,认为关东诸侯起兵的昌首要目的是解救身处危难的汉献帝,现在汉献帝只是受制于董卓,并没有亡国的迹象.一旦废旧立新,将失去人心,导致天下动荡不安。正常情况下,维护汉献帝的地位,就是对汉室的忠诫。曹操的表白,元疑与荀彧的终生追求不谋而合,从而赢得了荀彧的好感。虽然此时荀彧还没有投奔曹操,但这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坚定了荀彧弃袁从曹的决心。曹操更为感人的行为.发生在关东诸侯时伐董卓的行动时:参加这次行动的,都是据有实权的地方军政长官,他们的级别分别相当于现今的省长、市长。只有曹操是个例外,他的奋武将军是一个级别不高的虚衔,他的军队则是以散尽家命财产为代价招募而来的。以这样的身份,只要听从盟主或其他谙候的命令就是了,无论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责任都不会找到他的头上。可是,曹操偏偏犯了傻气:关东各路诸侯又相观望,畏惧不前时,曹操对他们痛加指斥,独自一人率兵西进:以曹操一支偏军抵抗骁勇善战的关西军、结果可想而知。若不是他的堂弟曹洪舍死相救,曹操也回不来了。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