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邻居是妖怪(30)

时间:2015-12-18 10:55:45 

【下】

东华门位于紫禁城的东南角,位置偏僻,50年代的时候,那一带尤其荒凉。往北过了皇极门属于内廷,建筑开始变得密集,宫阙重叠,不熟悉地面的人进来很容易迷路。俯瞰紫禁城东北侧,宫墙殿阁犹如棋盘,故宫里闹鬼的传闻,大多发生在东边,甚至有人进去之后失踪不反,活不见人,死不见尸,挺大个活人,就这么不明不白地消失了。

刚解放那会儿好多单位实行军管,故宫管理处保卫处的人员,很多是部队上调拨过来的。二舅有个同事,也是部队转业,战争年代作为乡下农民参了军,要文化没文化,就是傻大胆。他到北京紫禁城,刚来没两天,得知这是皇帝老儿的金銮殿,这俩眼都不够使了,看哪都觉得新鲜,一个人到处溜达。有管理处的人劝告他:“你哪都不认识,别一个人在故宫里到处走,万一迷路就麻烦了。”这老粗不听那套,以前在游击队打鬼子,什么样的深山老林没钻过,不信在城里还能走丢了?结果这个人独自走到后廷,然后再没回来,保卫处派人找了好几天也没寻到下落,至于遇到了什么意外,恐怕只有他自己才知道,但是永远没机会说出来了,也不知道是否与东宫后庭闹鬼的传言有关。

要说东宫后廷闹鬼,绝不是没有根据。后廷的建筑本身就复杂,充分发挥了古代风水的藏纳之道,紫禁城有个特点,站到皇城外的景山上,地势比城内高出许多,但宫里这么多道门户,在高处却完全看不到,只能见到朱红的墙壁重重叠叠,以及一座座铺着琉璃瓦的殿顶起伏错落,这也是为了防止有刺客在山上窥觑大内路径。

解放前的北京,一度称为北平,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里,北洋军阀、日本鬼子、国民党这些统治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虽然城内没发生过大的战争,但有时候治安也不稳定。紫禁城里的皇帝被赶走之后,几乎成了无主之地,确保治安的巡逻队往往是形同虚设,那些毛贼草寇盯着皇城怎么能够不眼红呢。其实为了避免日军轰炸,故宫里价值连城的珍宝,已经被政府转移到大后方,故宫几乎是个空城,不过贼不走空,历朝历代皇帝老儿住的地方,随便划拉点什么也是宝贝,因此不断有贼人溜进紫禁城,可进去之后很少有贼人能再活着走出来,据说都让鬼给迷在里面了。

东宫这边闹鬼,始于明末清初,闯王李自成二十万大军,全军皆穿黑衣黑甲,渡过黄河一路势如破竹打到北京城。崇祯皇帝在穷途末路之际,以发覆面吊死于煤山。那三宫六院的嫔妃宫女,有些怕被义军捉住受辱,也有一心忠于大明皇帝的,自杀以殉国难的不在少数,义军攻进了紫禁城又杀了一批。死人的地方大多在东宫,多年以来冤魂不散。按民间流传的说法,满清入关之后在东面造了一座佛堂,专门镇着这些阴魂,清末这佛堂塌毁了未能重修,所以出现鬼怪作祟。

旧时北京有很多飞贼的传说,可真能飞檐走壁的实在是少之又少,有那本事就用不着偷皇宫内府了,随便找个富商巨室,足能盗得许多财物。大多数的贼都没这么厉害,比如以前丰台有个贼,绰号飞毛腿,无非是腿脚利索跑得快,若无其事地走在街上,到人家店铺里抄起一样东西撒腿便跑,一般人还真跑不过他,因此得了个飞毛腿的绰号,实际上只不过比常人能跑而已。至于贼人为什么大多死在东宫,咱得先描述一下紫禁城的地形。围着城一圈都有护城河,民国年间河水还挺深,唯独故宫东北侧的角楼附近,能找到过河的地方,这些个毛贼瞅上了角楼底下河水浅,借助蜈蚣梯爬城进到后廷。也有白天从侧门混进去,躲到夜里再动手的贼,通常就近在紫禁城后廷藏匿,到夜里走在阴森空寂的深宫大内,遇上什么风吹草动,胆小的真有人被吓死。据闻也有的贼让鬼给带迷了,这地方即使没有鬼,那时的宫门全都关着,摸着黑走来走去,走转了向也毫不奇怪。那些死在里面的贼人,有些还能找到尸骨,个别人就和保卫处那个老粗一样,这人说没就没了,直到现在都找不着。

50年代初清整故宫之时,就在紫禁城东侧后廷排水的沟渠里,发现了两具尸骸,尸骨都被地下的脏水浸烂了,身份到现在还没查明。因为发生过很多无法解释的事情,所以那时保卫处的人员有个心照不宣的规矩,一过夜里十二点,绝对不去后廷东侧。

二舅60年代受到运动冲击,离开了保卫处,平反后组织上给安排了别的工作,到老一直住在北京,风风雨雨几十年,算是在那落户了,甚至习惯了和老北京一样吃焦圈喝豆汁,给我们后辈儿人说起在故宫夜巡队的所见所闻,仍是历历如绘。

比如大伙都知道朝廷这个词,因为故宫分前后两部分。前边主持政务的三大殿叫前朝,皇帝起居的后宫叫后廷,合起来就是朝廷。至于故宫全部门匾上的“门”字,末笔都没有勾,唯一有勾的门叫锡庆门,这个谜的解释有很多版本。据说皇城里的忌讳很多,门字末笔在书法中称勾角,而皇宫大内最忌讳钩心斗角,所以把末笔的钩都给抹了。唯一例外的锡庆门,位于后廷东部,是整个紫禁城里的重要交通枢纽,按以前迷信的说法,这座门相当于人身的死穴,需要有遮拦,因此皇城里只有“锡庆门”的末笔带钩。要是碰巧有去故宫游览的读友,别忘了去验证一下是不是真这样,保证会有意外的发现。

相比这些稀奇古怪的见闻,二舅最为津津乐道的段子,却是当年在故宫听老贾同志讲的一则轶事。前清时紫禁城戒备森严,御林军各营各旗分别有自己的防区,守得铁桶相似,连苍蝇也飞不进去一只,可在咸丰年间,出了件奇人奇事。

咸丰初年,顺天府宛平县有个乡下的草民,最普通不过的平头百姓,祖宗八代没吃过饱饭的这么一位,这人姓王,穷人没大号,有个小名叫库儿,连起来叫王库儿,绰号傻柱子。傻柱子是老北京土语,意思是实心眼儿一根筋,不懂王法只知道赚钱。到他这代做了点小买卖,每天蒸了馒头用小车推到北京城里贩卖。有一回无意之中,捡了一块出入紫禁城的腰牌,腰牌就相当于通行证。您说这小子胆子多大,捡到腰牌丝毫没考虑王法当前,先想的是紫禁城里能不能卖馒头?他也想不到这是多大的雷,私自把腰牌上的名字刮去,换成自己的名字,转天开始不在街上做买卖了,大摇大摆地推着小车,往紫禁城里就走。

当时守卫的军兵也想不到有人这么大胆子,未经许可就敢去大内禁地摆小摊,又看王库儿带着腰牌,还以为是内府特批,便把他放进去了。从此王库儿财迷心窍,每天起早贪黑到皇宫里做买卖。那些往来的宫女太监和御前侍卫们,也都认为这人能在紫禁城里卖馒头,肯定是上面准许的,所以都没多问,还有不少人来买他的馒头。别说王库儿这手艺还真吃得过,人人都说他这馒头蒸得好。

有时赶上早朝,王公大臣们天不亮就进紫禁城候着,总不能让皇上等大臣不是,因为起得太早,很多人来不及吃早点。王库儿听说了这个消息,起得比这些大臣还早,推着热腾腾的馒头来卖。那些王公贝勒文武臣工们,一看宫里还有卖馒头的,都觉得这事稀奇,可一闻见馒头的香味,肚子里便打鼓了,纷纷掏钱买来吃,有的上朝没带钱,本来上朝也没必要带银子,就找带银子的大臣借钱买。王库儿这馒头比街上卖得贵了几倍,但在紫禁城里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天天卖个精光。这事除了皇上不知道,连后宫的皇后都有耳闻,听说前面有个卖馒头的小贩,做馒头的手艺京城一绝,所以皇后和嫔妃们也不时差太监来买。这些人吃惯了山珍海味,没吃过这种家常的馒头,一来吃个新鲜,二来人人都说好吃,本来觉得一般的人,也不免觉得好了,另外宫里跟馒头搭配的全是好东西,可不是就着咸菜疙瘩吃。由于王库儿常年在皇宫摆摊儿卖馒头,时间久了和那些侍卫太监,乃至王爷贝勒都混个脸儿熟。有一次身体不适,偶尔没去紫禁城卖馒头,大伙天天看见他,一天看不见还都挺惦记,据说某位王爷还特意派御医去给他瞧病,可谓出尽了风头。

到后来王公大臣和皇后嫔妃们,总跟皇上念叨,说皇上真是有道仁君,体恤大臣们早朝辛苦,便特意让人在宫里卖馒头给大伙吃。皇上越听越纳闷,哪有这回事?哪来的什么馒头?不过再英明的皇帝,也喜欢底下人溜须拍马,说是仁君圣主那还不高兴吗,当然是龙颜大悦,也没再往下追究。

直到好几年之后,王库儿无照经营非法摆摊儿的事才败露。原来当初御膳房有个执事出来买菜,一时大意把腰牌丢了,由于担心受到责罚,始终没敢呈报,王库儿捡到的就是这块腰牌。想那皇宫大内紫禁城,守卫严密城防坚如磐石,竟让这个小人物进入如履平地长达几年之久,也当真是不可思议了,事情近乎荒诞,却在紫禁城里真的发生过。

现在的电视剧,很流行拍清宫戏,但那些格格贝勒皇帝的故事大伙早看腻了,我觉得如果能把王库儿进宫卖馒头的事添油加醋演义一下,完全可以拍成一部连续剧,观众们一定很喜欢看。

第十三章 鬼市人头案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62728293031323334..55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妖怪

相关奇闻异事

美图欣赏

奇闻异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