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悦网美文日赏微信号(ID:meiwenrishang)
作者 温言
有次,一个朋友的朋友辗转找到我,倾吐了她这些年为名校奋斗的经历、挫折和百折不回的决心,希望我给她一些建议。
有天很晚的时候,一个已经三次考研失败的朋友的朋友给我打电话,向我诉说她这些年的奋斗、失利的苦恼和再战的决心,她的故事漫长而曲折,但其实很简单:当初高考以一分之差和梦想中的大学失之交臂,进了二本,然后整个大学四年她都经常去那所心目中的大学蹭课听,研究生报考的也是这所心目中的大学。两次考研失败后,她改了报考的专业方向,但却不幸地再次失利。现在她需要平复下心情,以便满怀勇气地投入第四次战役。
我问她:“你为啥要报考现在的这个专业,你喜欢吗?”
她回答:“说实话,因为我觉得这是最容易复习和备考的专业。”
这个回答倒是无可指摘,但是对一个已经年逾二十五岁的妹子来说,她的人生从未谈过恋爱、从未实习或打工、从未参与过任何集体活动,也没能在大学期间交往过任何朋友,将全部时间、精力、理想与个人志趣,都投入到考上心仪大学上,偏偏报考的专业还不是自己喜欢的,这多少有些悲哀。
更可悲的是,她的家庭不足以支撑这样的梦想太久:她的母亲退休后身体不好,父亲下岗后多年没有工作,为了女儿又找了份零工。即便如此,父母也告诉她,只会支持她明年再试一次,如果再不行就不要考了,要么找工作,要么找对象。
我很清楚她想听我说什么,她在期待我说:“继续努力吧,总会考上的!”可是我很难违背内心,鼓励她在这条不归路上渐行渐远。我认识太多这样的人,他们苦苦追寻的不是一个梦想,而是一个梦想了千万遍的情结。
我在读研的时候身边也有一个类似的同学。她在一大群中国同学之间显得很不合群,她从不参与集体活动,很少和大家交流,一下课背上包就直奔打工地点,留下的永远是来去匆匆的背影。
后来大家熟了才知道,她从小就有个出国梦,可父母离婚后她家的生活一直很拮据。母亲为了支持她的梦想,从积蓄里挤出了几万块钱,然后又求东告西地从亲戚家借了几十万,供她漂洋过海地来读书。背负着这样的心理重担,她开始在伦敦边打工边念书,并很快陷入了双重压力中:花销甚高,如果不打工,经济状况实在窘迫;可是打工学习就会掉下去,要为及格担惊受怕。她这样苦熬了一年后,生活并没有因为她从伦敦名校毕业而好转,虽然有了更充裕的时间打工,可她却始终没能找到当初梦想中心仪的工作,只得黯然回国,踏踏实实地从头找工作还债。
以上两个姑娘的选择有共同的问题,她们把某个阶段性的目标,当成了需要尽一切可能去尽全力追逐的梦想,然后倾全家之力、不计后果地去追逐,而后因为这种片面的牺牲徒劳无功,她们又不得不在全力追逐中接受内心的拷问。追求梦想没有错,你也有权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问题是你的人生不能只有一个鸡蛋。
在我们这种教育环境下,我们很容易就会将考大学或者获得某种学位作为人生的梦想,好像进了某某大学就实现了人生,获得了成功。
可是我身边绝大多数世界名校的毕业生反而不这样认为,你要去问他们,他们会异口同声告诉你:好学校是个乘数。也就是说,如果你有某种才华、某种天赋、在某个领域卓有见地,名校的资源和背景会帮助你放大这种优势;但名校不是那个可以加载在0前面的1,你不能指望着把进入名校作为一生命运的转折点,你命运中那些关键的参数,比如理性、情商、态度、判断力等绝不会因为你侥幸进了什么学校,就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