挨过“寂期”

时间:2016-12-30 10:47:39 

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被名利场的追光追到无处躲藏的日子得过,被名利场弃之如敝屣的日子,也得过。

像张柏芝那样,不拍戏不代言的时候,也能成年累月占据报纸杂志头条的名人,并不多见。绝大部分名人即使在走红后,也会遇到低潮期,主要的外在表现就是,不被媒体关注,一片沉寂。

比如1991年靠《外来妹》一剧红得发紫的女演员陈小艺,之后十几年一直无声无息,直到2005年参演了《半路夫妻》后,才被媒体称为“焕发第二春”。在一个电视访谈中,主持人问她:你这十几年都在干吗呀?她无奈地回答:除了生孩子那一两年,一直在拍戏啊。只不过那些戏很多就没播出过,有的直接就做成DVD躺仓库里了。网上一搜,还真有一串儿从没听说过的电影作品,她还真没闲过。

如果陈小艺的“沉寂期”是因为她遇人不淑或者对项目的判断有重大缺陷,那有些人的沉寂期则完全是自找的。

一个香港导演在提到某女演员时讲,当初在合作的一部电影里,她演一个小配角。导演觉得她外形不错,态度也好,就直接把她推荐给香港的一个电影剧组,演一个分量较重的角色。没想到一到香港,这位女星习性大变,对日常起居提出了不少高标准严要求。结果已经定了的角色又黄了。而且接下来的几年中,因为风闻此女尚未成腕儿,就有了腕儿的风范,竟没人愿意找她。

但即使你克己隐忍,也无法阻挡“沉寂期”的到来。因为红到发紫时,也容易进入“沉寂期”。

一来,行情涨得太快。光是盛名已经把绝大多数项目吓走,人家宁可去找等而次之的实惠人才,也不愿被你的天价羞辱。尤其是影视行业,哪部戏能赚钱,哪部戏不能赚钱,还真不是由演员的红与不红决定的。

二来,一红了选择就多了,选择一多,说No的次数也就多了。一来二去,马上就会被盛传此人口味刁钻,被认为耍大牌。

三来,走红了,外界的期待也就水涨船高。一旦表现得不如前次那般出色,或者仅仅和前次持平,都会被认为是止步不前或者退步。

如此看来,盛极而衰几乎是命运的必然。名利场永远只关注“红人”们的巅峰状态,而对他们沉寂的时候选择性失明。但对于一个活生生的人来说,被名利场的追光追到无处躲藏的日子得过,被名利场弃之如敝屣的日子,也得过。

经历过多次大起大落的曹启泰曾对我说过,为工作忙碌时,享受事业与成功;没工作可忙时,就去打高尔夫球。我问他,打球的时候,会不会觉得落寞?他说,怎么会?打球的时候一定要专心,因为很可能过不了多久,就又忙得没时间打球了。

这位最近在电视主持事业又逢“沉寂期”的名主持人组了个乐队“怎样音乐”,在如今音乐产业市场惨淡的年景中逆风而行。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很横地说:“我做来自己爽不行吗?怎样?!”用这样的方式来应对“沉寂期”可能比打球更爽吧。他很可能会忙碌得不仅没时间打球,也没时间管什么“沉寂”不“沉寂”了。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励志故事

美图欣赏

励志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