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美声吆喝”年赚10万元

时间:2016-12-30 10:48:01 

“正宗卤鸡蛋,一块钱一个,吃了还想吃……”

“走过路过不要错过,皮衣挥泪大甩卖,卖机会,卖优惠,实惠啊……”

类似以上的吆喝声,可以说在中国各地比比皆是,令人烦不胜烦。可今年32岁的打工汉曹明仁却在这些通过便携扩音机里传出的刺耳的广告声中,发现了商机!他通过替人录制便携扩音机里的广告,一年居然赚了近10万元!

帮人录“吆喝”能赚钱

2002年6月,曹明仁失业了。失业后,他跟随老乡来到广东省东莞市樟木头镇的一家渔场打工。2004年3月,曹明仁又到长沙找了份当保安、值晚班的“稳定”工作。

每天早晨6点钟,曹明仁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出租屋里,倒在床上便睡。但每当一进入梦乡,他就会被卖早点的吆喝声吵醒。小贩们一般都在三轮车上放置了一个手提便携扩音机,将事先录好的蹩脚吆喝声通过扩音机传出来。而从便携扩音机传出的吆喝声,往往是小贩们用家乡方言所录,因此听起来非常刺耳。

一天早上,曹明仁躺在床上被吵得再也睡不着了,他非常气恼地爬起来,想好好地呵斥那些小贩一顿。当他来到这些小摊小贩前面时,看见他们一个个累得满头大汗,他突然觉得小贩们过得也不容易,便心平气和地对一位贩卖甜酒的小贩说:“兄弟,你这扩音机播放出来的声音太吵啦,而且你又是用邵阳话录的音,别人听不清你到底在吆喝什么,谁来买你的东西呀!”卖甜酒的小贩抱歉地说:“没办法呀!我又不会说普通话,哪能录好音哩!”曹明仁当时只是不想让这个最刺耳的吆喝声骚扰自己,便自告奋勇地说:“我的普通话说得还可以,要不我替你重录一下?”小贩喜出望外地说:“好哇,你替我录好了音,我请你免费吃20次甜酒!”

于是,曹明仁将便携扩音机拿到自己的出租屋里,将门窗全部关好。为了让录音听起来不枯燥,他先用自己随身带的袖珍录音机播放钢琴曲磁带,然后为便携扩音机录进一小段柔和的钢琴曲,再以钢琴曲为背景音乐录进吆喝声,而且每吆喝几声,又停下来录钢琴曲……这样花了10多分钟,曹明仁前后录了两遍,就将录音弄好了。他拿到摊位上一放,嘿,效果非常好,与周围其他的便携扩音机的录音相比,曹明仁的录音既突出了吆喝声,又非常悦耳。许多来买早点的市民,听到这悦耳的吆喝声,立即被吸引了过来。见生意一下子变得这么好,甜酒贩子乐得嘴都合不拢了,他立即给曹明仁盛了一大碗甜酒,表示感激。

这时,旁边两位小贩也凑了过来,请他帮忙也给他们的扩音机重新录音。这两位小贩也提出“实物抵酬”的办法。有经济头脑的曹明仁不干了,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都给实物,我怎么消费得完呢?早餐不把我给撑死了吗?这样吧,每次收费20元!”两位小贩见一下子要掏出20元钱,还真有点舍不得,但想到这是“长远投资”,最后还是答应了。

给两位小贩录完音后,曹明仁盘算开了:自己轻轻松松地录一下音,就赚到了40元;如果每天能给两个人录音,岂不是每月就可以赚1200元?而给人录音是一本万利的生意。街上使用便携扩音机的小商小贩又非常多,市场前景广阔呀!这样一想,曹明仁便决定率先吃下这块“大蛋糕”。

第二天,曹明仁下班后就骑着自行车去考察市场。他发现,使用便携扩音机的小贩或商家随处可见。有些“设备落后”的小贩,尽管喊得嗓子冒烟,销售效果却不好。曹明仁看在眼里,喜在心头,他立即向小贩们逐个宣传自己的录音。但令他沮丧的是,大部分小贩也许忙于生意无暇多聊,也许觉得花20元钱录音不值,普遍都不感兴趣。曹明仁辛苦了一整天,才拉到3笔生意。即使如此,他也已经很高兴了,因为没花什么成本,就赚了60元钱。

接着,曹明仁认真地分析了自己不能立即打开这片市场的主要原因,他觉得20元钱给小贩们录一次音,并不是小贩们经济能力承受不起,关键是他们没有看到效果,担心花冤枉钱。一番深思熟虑后,一个“虚拟竞争”的方案在曹明仁脑海里形成了。

第二天,曹明仁找到一家小广告公司,做了一块广告牌,广告牌上除了注明他的录音特色和收费标准等内容外,还特意将他的成功案例写在上面,并留下了那些客户的电话,以便别人当场电话查询……

用吆喝声“打架”赢来客户

准备工作做好后,曹明仁来到马王堆市场旁边的天马巷口,将事先准备好的三轮车停在离一个贩卖土鸡蛋的摊位10米远的地方,将录音广告牌插在旁边,然后自己装成卖鸡蛋的,用事先录好音的便携扩音机吆喝:“正宗土鸡蛋,1元钱买1个,欢迎品尝。”

很快,曹明仁与鸡蛋贩子之间的“虚拟竞争”就有了结果:他的扩音机里传出的吆喝声字正腔圆,而且又配有舒缓的音乐,想买鸡蛋的人很远就听到了那悦耳的吆喝声,径直走到曹明仁的“摊位”前来买蛋了。而“竞争对手”扩音机的吆喝声混浊而又刺耳,大部分人经过其摊位时避之唯恐不及。

对于前来买蛋的市民,曹明仁非常地“抱歉”地说:“对不起,我的鸡蛋卖完了,现在缺货,您到前面那家鸡蛋摊去买吧,他卖的也是正宗土鸡蛋!”就这样,他吆喝了半个小时,先后将10多名顾客推荐给了“竞争对手”。“竞争对手”见曹明仁实际上是在为他义务揽客,心里十分感动,而更为重要的是,他实实在在地看见了曹明仁录的吆喝声比他录的吆喝声更吸引顾客。于是,当曹明仁提出为他重新录音时,他二话没说就同意了。

攻下这个客户后,曹明仁很快就赢得了一大片市场。附近其他使用便携扩音机的摊贩,见曹明仁的“专业录音”效果这样好,不待他再使用“虚拟竞争”的招数,便主动纷纷前来咨询了。曹明仁热情地替他们解答,并叫他们打电话给他那些“成功客户”进一步验证。这样过了3天,曹明仁就将天马巷附近17家使用便携扩音机的摊贩都变成了自己的客户。这样他就很快拿下了一片又一片便携扩音机使用市场。

2004年5月,曹明仁辞去保安的工作,一心一意拓展他的录音业务。这时,他靠给别人录音每月可以赚到3000多元了。

随着业务越做越大,曹明仁渐渐发现,用长沙话录制出来的吆喝,比普通话效果更好,它会让长沙本地人感到亲切,而绝大部分在长沙工作的人也听得懂长沙话。后来,由于经常有顾客要求用女声录制吆喝,曹明仁便又临时聘请了一位长沙本地的女大学生。

为了保证录音效果,2004年8月,曹明仁在长沙市袁家岭附近租了一套两室一厅的房子,一间做卧室,一间改装成录音室,同时增添了一些录音设备。这样,除了便携扩音机,他还能录制一些磁带,供那些专卖店的老板用来循环播放。随着自己的名气越来越大,他在保证录音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录音的价格。针对不同客户的需要,他的录音开始实行高、中、低三个档次收费,最低收费每次也不低于30元。

2004年9月中旬,一个灵感在曹明仁脑海里涌现出来:为何不将吆喝声改成一段顺口溜呢?于是,他立即开始编撰,经过几次修改和润色后,一个通俗而富有个性的吆喝顺口溜出来了。在录音时,曹明仁一改往昔用背景音乐的模式,而采用打快板说唱的方式。录音出来后,清脆的快板声伴着朗朗上口的吆喝声,连曹明仁自己都听得陶醉了。他将录音放给客户听,客户也觉得这个创意不错,并说:“这段吆喝要是改为长沙快板,就更好了!”曹明仁觉得他的意见很好,马上拿去重录。结果,这段长沙快板式的吆喝出来后,客户听得肚子都笑疼了,当即就给了曹明仁200元酬金。

他要开家“美声吆喝公司”

从此,曹明仁给别人录音时更注意形式活泼了。同时,为了突出地域特色,他还请一些会说外省方言的人担任临时的录音。比如,东北饺子馆请他录宣传广告,他就用东北方言录音,重庆火锅城搞免费品尝活动,他就用重庆方言录音……这样一来,生意面越来越广。随着业务的拓展,曹明仁在长沙越来越有名气,收入越来越高了。

2005年3月,曹明仁在红星市场开了一家便携扩音机出售店,凡在他店里购买便携扩音机的,他都优惠为对方录音。后来,曹明仁见前来录音的业务很多,便开始“批量生产”:他事先用磁带录了50多种样本放在那里,有人来录音时,他就选出合适的样本放出来给对方听,让对方选购。这一招,既为他节约了时间,又给了录音者很大的选择余地,很快,他的生意更火了。

渐渐地,曹明仁发现有的店不用便携扩音机,而直接用录音机和音箱来吆喝生意。于是,他又带着他的磁带录音样本,跑到这些店里去推销。这样,他的市场更广阔了。长沙黄兴路步行街和东塘商业圈的街边小店,只要有录音设备的小贩,几乎都被曹明仁发展成了客户。但是,曹明仁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发现便携扩音机除了在每个城市的城乡接合部使用较多外,在一些县城和乡镇的集市上使用得更为广泛。于是,他招了5名业务员,让他们带着自己的录音样本跑到全省的各个县市,开始拓展县乡市场……

这时,曹明仁已做起了真正的老板,但他却并不拿自己当老板看待。为了提高录音质量,他不时请教电台的一些主持人,与省内各个电台也建立了很好的关系。

2005年5月15日,长沙电台音乐频道因急着录一个广告,但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频道广告部一位业务员便提出让曹明仁试试。曹明仁接到这个业务后,非常认真地制作了两天两夜,最后搞出了样品,音乐频道拿过去一试听,感觉效果非常好,当即便给了他一笔不菲的录音制作费用。脑子活络的曹明仁从这次业务中又看出了更大的商机:如果能将自己的录音产品打入全省乃至全国的电台,替各个电台录一些方言吆喝广告,这该是一个多么大的潜在市场呀!于是,曹明仁便决定在适当的时候正式注册一家“美声吆喝公司”,不仅将原有的录音业务进一步扩大,同时还要涉及其他的录音领域。到那时,他就不只是仅用便携扩音机录“吆喝”的小老板了。

2005年6月初,曹明仁粗算了一下,发现从2004年5月到2005年5月底,他的“美声吆喝”以及因此拓展开来的其他业务,已为他赚了近10万元。目前,他正准备注册自己的“情趣录音广告公司”。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励志故事

美图欣赏

励志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