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自幼喜欢在家乡水塘玩水摸鱼的打工仔,偶然发现下水摸鱼所带来的“童趣”也蕴藏着商机,便突发奇想地将乡下的池塘搬到城里,让市民下池塘“浑水摸鱼”。结果,这个大胆的创意每月竟为他带来上万元的收入!
钓鱼塘改成摸鱼塘
2005年4月,张萌从部队复员,到一家建材销售处当了一名业务员。
2006年6月的一个下午,张萌带客户去市郊钓鱼。由于钓鱼的人很多,加上天气炎热,有些不得要领的新钓手“战果不佳”。这时,一个40多岁的男子找到鱼塘老板,要求下池塘逮鱼,鱼塘老板答应了。中年人便带着儿子下塘摸鱼,父子俩玩得高兴极了,他不由得感叹道:“太痛快了!终于找到了久违的童趣!”
然而,由于他们在水里扑腾摸鱼,打破了鱼塘的平静,其他钓鱼的人纷纷转战到附近另一个鱼塘。那个鱼塘老板很是后悔,决定以后再也不让人下水摸鱼了。然而,张萌却被那对快乐摸鱼的父子吸引了。他想起自己小时候在小河沟里抓鱼的快乐,便突发奇想:如果能让繁忙的都市人下水摸鱼,生意一定会比钓鱼好!
后来,张萌了解到那个老板正想转让鱼塘,便当即决定把鱼塘承包下来。
接手后,张萌立马对鱼塘进行了改造,在鱼塘里铺上了沙子,还添置了救生圈、鱼网、罩子等。一切准备就绪后,张萌特意到黄河小浪底收购了100多公斤生命力强的野生鲫鱼、泥鳅、螺蛳、河蚌等,放到鱼塘里。
可第二天一早,鱼竟然金死了!张萌傻眼了,他赶紧找人请教有关知识。原来他没有用专业车拉鱼,再加上长途颠簸,造成了鱼大量缺氧,进而死亡。接下来,张萌吸取教训,重新收购了一些鱼放进鱼塘。
2006年7月1日,鱼塘正式开业了。虽然早就进行了一番宣传,但来摸鱼的顾客还是寥寥无几。张萌左思右想,觉得还是宣传不到位。于是,他改变战术,让一所学校的学生来免费体验。同时,他还借机在当地报纸上做了宣传。
此举果然见效!很多市民看到这则新闻后,非常感兴趣,就带着家人孩子来到张萌的鱼塘。就这样,张萌的生意迅速火了起来。
不断琢磨新点子
最初,因为新鲜,来“浑水摸鱼”的人都能玩得很开心,有时,张萌一天仅“下水费”就能收600多元,再加上顾客按市场价买走摸到的鱼,一天能赚1000多元。可没过多久,不少顾客就没了新鲜感、刺激感,不愿再来了。
为了吸引顾客,张萌决定暂停营业。他跑到山里,拉回了40多块石头,然后对水下环境进行布局。精心布置了3天,他才重新开业。果然,此举令鱼塘的生意再次红火起来,最多时,一天能有10(3多人来摸鱼,令张萌笑得合不拢嘴。
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张萌不断琢磨新点子。他发现不少顾客来后,总是先嬉水,然后才摸鱼;可很多顾客摸了半天,却只逮了一两条小鱼,走时往往流露出不满足的神情。针对这一情况,张萌宣布了几条鼓励措施:父母带孩子来的,儿童免费;一次摸鱼结束后,一家人来玩的,可以带走摸到的5公斤以内的鱼回去……当这些“好处”一传十、十传百地传开后,来玩的顾客果然增多了,甚至有些农村孩子也让大人带着来“寻开心”!
“贩卖”童趣月赚万元
然而,随着天气渐渐转凉,一个现实问题摆在张萌面前:怎么能在冬天也让大家下水摸鱼呢?他决定模仿温泉的样子,给鱼塘罩上大篷,开发成温室钓塘。
以前的这个季节,垂钓爱好者都不得不收藏起渔具,现在有了钓鱼的去处,他们怎么会不捧场呢?就这样,很多冬天闲不住的钓鱼爱好者成了这里的常客,而一些冬泳爱好者还会跳进温室池塘摸鱼。
后来,在一位顾客的建议下,张萌在鱼塘的一角开出了一个小鱼塘,把它改造成了泥巴鱼塘,以增加摸鱼的趣味性。
2008年6月,张萌通过市老年协会,组织了一场老年人摸鱼比赛。那些参加比赛的老年人虽然动作有点缓慢,但开心的劲头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比赛过后,又有更多的人知道了张萌和他的鱼塘。随着人们口口相传,张萌的生意越来越火爆,每月的收入都在万元以上。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