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创业从大学开始

时间:2016-12-30 11:02:44 

我的创业从大学开始

作者:王灵光

我叫王灵光,是漯河市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同时也是河南农业大学一名在读研究生。

我出生农村,从小对土地和农业有深厚的感情。2007年,我考入了河南农业大学,在校期间,就对“三农”问题尤为关注。2009年,我参加了团省委组织的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进行走访调查,合作社的发展前景深深地打动了我。2010年,我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回农村种地去,并注册成立了德行丰民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漯河市郾城区流转了200亩土地作为现代农业高产示范基地,正式开始创业之路。通过两年的努力,合作社从起初80多户社员、1100亩土地的小型合作社,发展为如今拥有社员2000多户,经营管理土地突破1万亩,融农作物种植和销售、高新农业科技推广、农业生产服务为一体的现代化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主要作物小麦2011年产量达到550.2万斤,2012年预计达到1300万斤。

创业的道路上从来不缺乏困难和坎坷。缺少资金,我拿出省吃俭用攒下的钱,并多方向亲戚朋友借款,还有我的母校河南农业大学在我资金最困难的时候,雪中送炭提供资金15万元,助我渡过难关;没有土地,我与农户一家一家商谈,几天工夫就满嘴火泡,当第一批与80户社员签订合同时,我像孩子一样笑了;为了省下搬运费,从没干过重活的我和社员一起连续奋战4小时,扛卸肥料40多吨,累得我靠在墙角就睡着了;为了保证小麦适时播种,我和社员争抢农时,驾驶大型拖拉机昼夜不停,交替休息,连续奋战四天四夜。这些艰辛没有白费,我始终记得收获季节社员们接二连三报出亩产量,纪录持续攀升时的惊呼与兴奋。这些艰辛没有把我压倒,而是成为我成长中无比珍贵的财富,鞭策我努力成长;这些快乐使我永远难忘,激励我更加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河南是全国农业大省,也是第一粮食生产大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新起点上,在夏粮“九连增”、秋粮“八连增”的新基点上,如何确保粮食产量继续增长,如何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我们河南青年应当有历史担当。作为一个学农的大学生,作为一名在农村基层创业的青年,在合作社制定的发展规划中,我坚持把粮食生产放在第一位,努力做到粮食丰产、社员增收,为河南粮食核心区建设、农民群众增收致富作贡献。

粮食要丰产,科技是关键。合作社建立之初,我就确定了依托农业高科技开展种植经营的合作社发展思路。两年来,通过与河南农业大学的密切合作,合作社采用了秸秆还田、深耕深松、玉米晚收等农业生产高新技术,实现了合作社的高效种植管理。2011年,合作社小麦与玉米喜获双丰收,尤其是小麦季节,平均亩产量达到1312斤,比往年增产200多斤,累计为社员增收180余万元。2012年4月,合作社入选河南省“国家产业体系公益性项目”,与河南农大共建高标准实验田,这将进一步提高合作社的农业科技含量,提升种植管理水平,为粮食丰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我始终认为,农村不是落后的代表,农民不是贫穷的符号,带领群众实现农业现代化应当成为我们当代青年的共同追求和理想。因此,在合作社取得初步收益后,为解决流转土地上富余劳动力问题,我立足合作社实际,积极寻找家庭手工编制创业项目,并提供启动资金,帮助村民们创业增收,目前已有200多位留守妇女加入到手工编织行列,平均每天可收入三四十元。

我还积极引导带动身边的青年人扎根基层,投身农业。两年来,共吸收25名青年大学生加入合作社。目前,我正与伙伴们搭建“农业创想家”平台,引导并聚集更多有志于回农村发展的大学生来我们合作社学习实践,打造“学习——实践——输出”为一体的农业人才培养基地,为农村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青年人才。我本人也创业不忘学习,一边工作一边读书,目前还在母校就读研究生。

农村天地广阔,青年大有可为。农村需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青年来建设,更需要满怀理想、脚踏实地的青年人来奉献!让我们共同拿出青年的热情,用自己的汗水在农村广袤的田野上开辟出一片新天地,展现属于我们的青春力量。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励志故事

美图欣赏

励志故事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