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好书”向我们推开一扇阅读之窗倾心奉献最好的励志故事资料,励志故事大全从这里开始
本届“年度十大好书”的一个变化是体现了“文学回归”的态势。没有文学的世界与内心注定是苍白的,没有诗经、离骚、李杜,没有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人类文明也是不可想像的。
经过一轮又一轮的观点碰撞、激荡与交锋,备受关注的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结果昨日揭晓,《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等10本书籍入选。
在价值多元、阅读趣味快速切换的今天,要评选出获得广泛认同的“好书”并不是一件太容易的事情。但我们至少可以说,同以往一样,这是一个纯粹服从于智慧、情怀与理念的榜单,拒绝商业与媚俗,跟某些沦为利益工具的“畅销榜”、“风行榜”泾渭有别。这些年来,深圳的“十大好书评选”之所以能够积聚起越来越广泛的公信力与影响力,原因也就在这里。
有一个细节可以从侧面说明评选过程的严谨与务实。100本初选书目出炉后,为了尽可能减少遗珠之憾,更好地集思广益,评委们在这些初选书目之上,还以更开阔的视野,附上了自己的增补书目。取众评委的增补交集,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作为增补书目进入50强名单,并最终高票进入终榜。不断创新的评选流程,使“十大好书”的含金量得到了“增补”。
事实上,通过这“十大好书”,可以基本上触摸到今年社科、历史、文学等出版领域的关键性脉络。得票数第一的《倒转红轮:俄国知识分子的心路回溯》以俄国二十世纪几个知识分子代表和十九世纪几个知识分子类型为案例,描绘了俄国知识分子百年来跌宕起伏的命运。这一面异国思想史多棱镜,也是中国知识分子心路历程的历史映照。
作为塞缪尔·亨廷顿的学生,弗朗西斯·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国家及其形成过程,弥补历史健忘症所造成的空白。《可操作的民主:罗伯特议事规则下乡全纪录》通过切实的田野方法,向追求民主生活的人们展示了达致目标的途径。对公众而言,这本书也许有望使“罗伯特议事规则”这个词不再变得那幺陌生。
此外,本届“年度十大好书”一个值得一提的变化是,体现了“文学回归”的态势,榜单中文学书籍的比重大大提高。《万物静默如谜:辛波斯卡诗选》揭示了生命的真谛,有评委如此形容它:“就像推开窗,一眼看见遥远山顶的皑皑白雪,宁静安详”;智利作家波拉尼奥的小说《2666》,刚一面世就震撼了西方文学界;出自原本任职于深圳大学文学院的作家薛忆沩之手的小说《遗弃》、展示了一个业余哲学家对生活模式化的遗弃,对人生意义的探寻,极具内心张力。
这是我们对想象力、对丰富而深刻的人性表达敬意的方式。或者正如一位评委所说,选择了某种文学,就是向某种生存方式表达敬意。文学何为?毫无疑问,在越来越物质化的今天,文学越来越退居一隅,受到外部世界越来越多的挤压。但是,只要人还拥有情感,就必得让文学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没有文学的世界与内心注定是苍白的,没有诗经、离骚、李杜,没有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的人类文明也是不可想像的。如果说关于权力、权利本源的启蒙阅读让一个人的公民意识得到成长,文学,永远是那一泓让灵魂免于干涸、让生命从凋零走向丰满的清泉。《纽约时报》书评版去年评选的年度好书中,文学类书籍就占了相当比例。这一个榜单,也可以看成是我们期望放大文学的“无用之用”的一种尝试。
深圳读书月“年度十大好书”评选已日益成为一个文化品牌。但从更大层面讲,这“十大好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坚守的象征与符号,或者说,它就像一扇窗户,推开它,可以发现一个更辽阔的阅读世界。我们期望,这样一种评选,这样一个榜单,能够让越来越多人重建、恢复纸上阅读的习惯,学会感知从文字那端传递过来的生命的温度。
以上就是“十大好书”向我们推开一扇阅读之窗的所有内容了,还想看更多励志故事,请订阅故事大全微信订阅号:gsjx365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