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或医学奖:抗击疟疾

时间:2015-10-28 08:01:24 

四次诺奖

今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给了三位科学家,他们发现的化学药物能够杀死对人类有很大威胁的寄生虫,这些化学物质并不是实验室合成的,一种是由自然界的细菌制造的,一种是从中国传统药用植物青蒿中提取的。

威廉·坎贝尔(William C.Campbell)目前是美国德鲁大学的退休研究人员,大村智目前是日本北里大学退休教授,二者分享了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一半奖金。他们发现一种名为阿维菌素(Avermectin)的新药,其衍生物从根本上降低了盘尾丝虫病(俗称河盲症)和淋巴丝虫病(象皮病)的发病率,同时在治疗一系列其他寄生虫病时也有效果。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发现的青蒿素则能显著减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她成为第12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女性。

与疟疾有关的研究获得诺奖已经不是第一次了。最早,人们认为疟疾是沼泽湿地散发出的瘴气所致,还有人认为是细菌引起的。1884年,法国医生夏尔·路易·阿方斯·拉韦朗(Charles Louis Alphonse Laveran)发现,疟疾的病原体是一种寄生虫而非细菌,他发表了论文《发热疟疾的治疗》,首次报道了疟原虫的存在,由此获得1907年诺贝尔奖。

1887年,证实疟疾是由蚊子传播的英国人罗纳德·罗斯(Ronald Ross),获得1902年第二届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罗斯出生在尼泊尔,曾在印度当过军医,发现疟疾流行的地区蚊子出奇的多,他出版了一本医学著作《疟疾预防》,很快被翻译成各国文字。传播途径的发现,真正开启了人类预防疟疾的时代。

为了从源头上消灭疟疾,人类一直关注如何消灭蚊子。上世纪30年代,瑞士人赫尔曼·穆勒(Paul Hermann Miller)发现了DDT具有强大的消灭昆虫的效果,由此获得1948年的诺贝尔奖。后来DDT破坏环境的恶果开始显现,被大多数国家禁止使用。

青蒿素的发现在人类抗击疟疾的道路上又增加了一个诺奖荣耀。疟疾是一种热带病,在所有热带病中,受疟疾威胁的人数与发病人数最多,居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研究的六大热带病的首位。热带病是一种疾病的总称,主要是在贫困地区尤其是热带地区炎热潮湿气候环境下流行的传染病,大多是由蚊子、家蝇等昆虫以及蜗牛传播的寄生虫病,有些疾病的传播源是遭污染的水和虫卵孳生的土壤,目前90%的病例发生在极端贫困地区。

此次获得诺奖的两种药物针对的都是热带病,因为发病最严重的地区一般都是贫穷落后国家,研发相关药物和治疗方法无法获得丰厚的利润,针对这些疾病的药物往往被称为良心药。

因为有了药物和各种防控措施,自2000年以来,世界各地的疟疾死亡人数已经下降了一半,下降速度最快的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全球90%的死亡病例发生在那里。疟疾每年杀死45万人,大部分是非洲儿童。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疟疾防控措施在2001~2013年减少了390万非洲儿童死亡。

乐观人士估计,未来15年,疟疾病例和死亡人数可能会下降90%。2014年11月,在东亚峰会上的国家元首们做出了承诺,到2030年时要在亚太地区消除疟疾。为抗疟研究和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资金来源的比尔·盖茨基金会认为,尽管存在缺乏有效疫苗、之前的努力屡次失败以及耐药性等问题,但2040年可以根除疟疾。

2015年1月22日,盖茨基金会发布了盖茨夫妇2015年度公开信《我们对未来的大赌注》,其中写道:“虽然很可能到2030年,人类还无法彻底消灭疟疾,但我们会获得消灭疟疾所需的一切手段。这些手段包括防止患者受到叮咬后将疟疾传给蚊子的疫苗、将疟原虫从人体中彻底清除的单剂量药物,以及能够立刻判断人是否感染疟疾的诊断测试。如今,这些技术的雏形正处于开发阶段。15年后,我们将做好充分的准备,让疟疾像天花和脊髓灰质炎一样,从地球上消失。”

青蒿素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