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杯莎士比亚书店的咖啡(3)

时间:2015-10-28 08:45:19 

40年代后期,美国人乔治·惠特曼和费林盖蒂(Lawrence Ferlinghetti)在巴黎有过一场“独立书店史上的著名会谈”,二人对“拥有独立思考精神价值”的书店达成了某种共识,前者留在巴黎,盘算着开办一家免费提供英文书借阅服务之处,后者辗转回到旧金山,有了著名的“城市之光”。

彼时,惠特曼年近四十,看上去是个任性的中年人,而少时曾随父亲到南京生活,20岁开始又历经徒步流浪冒险之旅。行万里路后的少年坚信“给予你所能给予的,只索取你需要的”。他与美国诗人惠特曼没有血缘关系,却以诗人的精神为灯塔,甚至致信友人说,觉得“有时候感受到某种亲缘”。当然,这不妨碍惠特曼仍然以一个怪异的美国人形象示人,最著名的段落便是他会在店中点燃自己的发梢,仅仅是因为这样处理剪发事宜更为高效。他坚称自己书店门楣上刻印的“不要对陌生人冷淡,他们也许是天使乔装改扮”出自叶芝,事实上却是摘自《圣经》。他交过一个爱斯基摩人女友,但书店以他第一个法国女友命名,对西尔维亚·毕奇的莎士比亚书店心神往之却未得相见,直到若干年后,后者来到他的书店,并表示要把“Shakespeare and Company”这一名称相赠。

1964年,西尔维亚·毕奇过世,惠特曼将店名正式更改。老店除了留给惠特曼大量书籍,恐怕还有“黄金时代”遗留下来的精神血脉。莎士比亚书店仍是年轻作家的朝圣之地,而这种朝圣,延续到今天,是远游之人涌进书店,用同一种雀跃的音调问出同一个问题:请问《尤利西斯》在哪儿?两个时代聚积的文学声名,自然使得莎士比亚书店拥有众多慕名的游客——这大概让销量不成问题,却也是遭人诟病之处。巴黎《外出》(Time Out)手册曾用“只会坐享祖荫”指责书店经营者,游客太多以至于毫无文化可言。

老惠特曼其实顽固于传统。他活了将近百岁,直到年近90高龄,才逐渐放手书店的管理,而在那之前的半个世纪中,书店样貌几乎维持在60年代,无视左邻右舍的店铺有的安了电视,有的挂了霓虹灯,是用“以不变应万变”在拒绝改变。

但批评触发了西尔维亚·惠特曼小姐的变革念头。她重拾其父在20世纪80年代曾协助出版过三期的《巴黎杂志》,定期组织读书活动,建立书店网站,甚至还增设了网络购书业务。2003年,她又发起了名为“Festivalandco”的文学节,用音乐、戏剧等形式来联合文学。

当然,老惠特曼所称“戴着书店面具的乌托邦”的核心传统没有变,“tumbleweed”们总是书店的核心价值所在。如果说那些文化活动积酿了人气,那么这些“驻店作家”的写作乃是为文学史献力,尤其是那些还未成名,甚至没有出版过书的作家们。为书店工作、读完一本书的规矩仍在,现在甚至更为严苛——必须持续创作。如何看待现在的莎士比亚书店?不只是多了一杯咖啡。一位正在写自己第二本小说的“风滚草”女孩在博客中写道:我最欣赏它的社区性,在提供有趣的人这件事上,书店就像山鲁佐德(《一千零一夜》中的讲述者),讲起故事来简直源源不断。还有25岁的英国人吉米,已经出版了一本诗集,也曾驻店,他说,这个书店让他在如今这个时代仍能“持续做梦,也继续写作”。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3下一页

更多精彩,请点击: 莎士比亚

相关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2期

美图欣赏

三联生活周刊2015年第4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