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乡本土】这个领导很会玩

时间:2016-11-04 08:49:44 

拔江县来了位新县长,这新县长看来很会玩,一来不玩别的,玩起了拔河。于是大家不叫他拔江县长,都叫他拔河县长。朋友要问,这拔江与拔河难道还有些什么渊源?对,渊源还深着呢!故事就从这里开讲。

拔江是个穷县。俗话说得好:人穷志短。于是该县有二多一好:一多是干活的人少,拿钱的人多;二多是解决问题的人少,上访的人多。一好是穷县最好的大楼是县政府大楼。这里还流传着这样一首打油诗很有趣,叫“穷要穷出名,救济吃不赢,这里没吃了,那里又填表”。

新县长来了,他叫陈光明,是从经济发达地区调来的。这是上级领导对拔江这个经济落后地区工作的大力支持,都希望他能给拔江带来新的光明。

人说新官上任三把火,可陈光明上任一个月了,悄声无息,连水花儿都没有溅起一点,拔江县的各级领导和百姓那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这天,陈光明一走进办公室,就把改革治理整顿小组秘书长传了过来,说:“有件事想跟你商量。我想由你来牵头,咱们县政府成立一支拔河队。”

一听说要成立县政府拔河队,汪秘书长眼前倏然一亮,浑身的劲都上来了,“那敢情好。财政局的王局长,税务局的李局长,工商局的张局长,经贸委的刘主任,身体都是棒棒的,浑身劲没处使,在拔河场上,那肯定都是一把好手!”

“好!这个拔河队,由你当队长,把各个局委办的一把手全部拉上,成立一支业余拔河队,业余的时候操练操练。”

此消息一传出,县府震惊,全县哗然。其实,在拔江县,民众对拔河那是情有独钟。

拔河在拔江县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后期,这里的民众就有拔河这习俗,不过在那时不叫拔河,叫“钩强”。民间流行的“施钩之戏”就从这里演变而来,这实际上是当时配合水战的一种军事技能。

县政府要成立拔河队,兴趣最高的要数一些企业机关的工会,那是因为在拔江每个单位基本上都有一支拔河的队伍。工会一搞活动,县里一搞比赛,第一个项目就是拔河。于是,单位同单位拔,企业同企业拔,全县这河拔得是风生水起。县总工会下面还有一拔河俱乐部,曾组织了一支大力拔河队与邻县搞比赛,拔河就成了这里一项有趣的传统群众活动。拔江由于经济欠发达,其他的上不去,可拔河却在全省赫赫有名,对拔江人也是一大安慰。现在,新来的县长一上任就抓拔河,这让人不知说什么好。有人说:“新县长有眼光,拔河可以振奋一下民族精神。”

可持反对意见的也不少,有人说:“民间组织拔河队那是娱乐,政府组织拔河队算哪门子事?”

陈光明笑着说:“大家不知道吧,拔河活动不仅在民间流传,唐代的皇宫中也有举行。唐玄宗多次在皇宫设拔河戏,其中一次有上千人参加,还特地邀请各国使节前来观看呢!”

县政府这支拔河队就这样成立了。这以后,局委办的那些头头脑脑们有事干了,天天下班后加紧训练,再说这也是一次锻炼身体的极好机会。他们在准备着与大力拔河队的首次比赛。

此时的大力拔河队也风光了,听说要与县政府拔河队比赛,队员们的心气也高了许多,仿佛自己也站上了一个制高点。心里都暗暗地鼓着一把劲,一定要拔赢这场比赛。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两队开拔定在本周的星期六。

这天,县体育场是人头攒动,因为这是县府队与大力队的第一次比赛。看台上坐满了人,戴红色帽子的为县府队,戴黄色帽子的为大力队。可乍眼望去,整个体育场红了一大片。红队的拉拉队阵势明显强于黄队。大力队队员私下一耳语,才知各局委办的头头们把自己所管辖的下属单位早就一一通知到位了。看这阵势,红队是先声夺人,气势夺人,先压你一筹,看你胳膊能扭过大腿吗?

大力队的队员一个个摇头叹气,都感压力甚大。有人在说:“这还拔什么拔?”还有人悄悄在咬耳朵:“这叫什么知道吗?拔河腐败!”

果然,比赛一开始,县府队就咄咄逼人,红队拉拉队锣鼓喧天,喊声雷动。加上大力队的队员看着那边都是自己的领导,有的还背地里打过招呼。在这些盛气凌人的领导面前有队员就三心二意了,畏惧了。临阵怯场,大力队的士气怎么还能提得起来?

第一场,县府队赢了。

第二场,当大力队刚要过线,那拉拉队猛然一吼,县府队又把它拉过去了。本来再加把劲就拉过来了,可此时县长陈光明突然绊倒,旁边的那些领导一见县长倒地,也顾不得什么比赛了,立即前去搀扶。人气就这样没了,最后还是让大力队赢了两场。三比两胜,这场比赛,出人意料的以县府队败阵结束。

赛后,在总结失败原因吸取经验教训的会议上,各位局长纷纷发表意见,坦言自己的失误和不足。其实,大家也知道,失败关键在县长陈光明身上,可大家都不敢说,也不好说,不敢妄加评论,因为他是县长。最后,陈光明说了几句鼓励话,让大家加紧训练,“五一”再比高低。

再说大力队自赢了这场比赛以后,兴奋的不仅仅是队员,就连看比赛的老百姓也拍手称快,他们自发地敲锣打鼓燃着鞭炮来到拔河队俱乐部,一个个高兴地拉着队员的手说:“拔得好,拔得痛快!”有的说:“那是一支官员队,你们一定要好好地拔,把他们的那种官员作风和嚣张气焰压下去!”

不言而喻,无形之中,大力队成了老百姓自己的拔河队。很显然,这两支拔河队的比赛,成了“官与民”之拔。于是乎,县府队也在摩拳擦掌,一定要扳回这个面子,“五一”这场比赛一定要赢。

“五一”这天,县体育场围了个严严实实,县府队依然戴着红色帽子,大力队仍为黄色。可这天的看台上,形势来了个180度的大拐弯,那是一片黄,为大力队摇旗呐喊的人多多了。

见这阵势,有的单位领导还特地在场内四周转了转。有人说这是在拉票,也有人说这是在看谁戴了黄帽子。这样一来,简单的事情变得就有些复杂了。

于是,这场比赛拔得相当艰难。谁赢谁输,在那个节骨点上,时左时右。最后,在决定胜负时,县长陈光明的脚突然抽起筋来。县府队又一次败北。

大力拔河队赢后全县轰动,各企业老板纷纷解囊相助,力助他们能拔出全市拔出全省。最没面子的要算县府队,最为恼火的自然是队长汪秘书长。在一次全体队员会上,他客观地实事求是地总结了这两场比赛失败的原因,最后,他不得不把这原因归结到县长陈光明身上。对汪秘书长的发言,全场哑然,陈光明笑而不语……

这时,县政府大院传来了鞭炮声,不一会儿,有人来报,说大力队派人送锦旗来了。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在座的各位一个个茫茫然。陈光明让把锦旗拿过来,把它挂在了会议室中央,只见锦旗上写着这样两行话:

友谊赛,县府队高风亮节。

论比赛,大力队自惭不如。

一见这两行话,会议室议论纷纷,热闹起来。有人说:“这明显是在羞辱我们,让我们下不了台。”也有人说:“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哇!”还有的人在背后说悄悄话:“人家肯定是怕得罪我们……”

最后,大家都把目光落到久未开口的县长陈光明身上,他开始说话了:“就大力队送来的这面锦旗,我想谈点我的个人看法。首先,我们应该看到大力队的一番诚心诚意。试想,他们有必要以此来笑话我们吗?相反,他们怕得罪了你们这些局长才是真。自我来到拔江以后,我在下面暗访了一个月,我发现,特别是我们有些局一级的领导,坐在这幢大楼里,高高在上,盛气凌人,官儿不大,架子不小,老百姓求他办一件事比登天还难,这就是我们县上访多的原因。还有,我们县是穷,不错,穷则思变嘛!穷,也不能单靠吃救济去搞经济建设。依我看,首先是我们的思想观念要更新,作风要改变,否则经济腾飞从何谈起?改变作风,首先就要从我们在座的领导身上开始。我决定成立这样一支拔河队,就是要我们这些当领导的同老百姓去面对面,去交流。说得难听,就要你们去输,只能输,不能赢!因为我们平时在他们面前赢的太多了!只有这样甘拜下风,才能打下你们身上的那股傲气十足的官气、霸气,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接纳我们。其实,那比赛场上的拉拉队就是风向标,从这里就可以看出老百姓对我们的认可程度,令人深思啊……”

陈光明一番话发人深省,在座的个个惊叹不已,明白了县长的良苦用心。这时,他们才真正明白了陈光明在比赛场上连发“险情”的原因。顿时,会场响起一阵热烈的掌声,经久不息……

据说,自这以后,拔江县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大有改观,勤政廉政蔚然成风。因此,全县的经济工作上了一个新台阶。

不知内情的老百姓还在外面传言:“嘿!想不到,咱县来了个拔河县长!”

知内情的百姓便跷起大拇指说:“这个领导很会玩,玩到老百姓的心里去了!”

(责编/邓亦敏 插图/张恩卫)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上海故事2016年第9期

美图欣赏

上海故事2016年第9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