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的字谜,姥姥的功课——
正在吃饭。大姐忽然问我:“d,i,s,a,p,p,e,a,l是什么意思?”
我一怔,问:“前言后语是什么?”
那是大姐的女儿,小满飞抵美国读书的第二周,我们与她相差12小时,只能靠网络、微信与语音联系。大姐经常在电脑前一守就到凌晨1点钟,为了小满吃过中饭后回寝室,能短暂地聊几句。若碰不上,她就靠翻阅小满空间、留言或状态来推断。
此刻,大姐告诉我:“小满QQ的下面,写着:‘眼镜’,三个惊叹号,然后,这个D什么什么的。我不认识呀,就用力记下来,现在问你。”
原来大姐背错了最后一个字母,难怪我拼不出来:“哦,是‘不见了’。她的眼镜不见了。”
大姐顿时急了:“这才几天呀,眼镜就丢了。怎么办?人生地不熟,她到哪里配”这顿饭,我们吃了多久,她就叨叨了多久。
等到了家,电脑上小满的状态已经变成:“眼镜找到了!!!”她妈松一口气,跑去开抽屉:“你的零食呢?我记得总是有的,我没吃饱。”
中午,我回家,看到我妈,小满的姥姥正趴在桌前,全神贯注对着IPAD。我以为她在打连连看,再一定睛,她居然在用手写的方式与小满聊天。
已经到了提笔忘字的年纪,我妈写每一个字都犹豫一会儿。写写停停,仿佛还打算长篇大论。我替她着急:“提交提交,先提交了再说。”
她说:“就这么几个字呀。”
我说:“你要碰错键就全消了,那才掉得大。”
她从谏如流,每打完一个逗号,就按一下提交。聊到小满说:“姥姥我要去上课了。”
我妈过我房,忧心忡忡道:“我说:‘小满,我是姥姥。’小满就打:‘姥姥。’三个惊叹号。她是不是嫌我罗嗦呀?”
我大吃一惊:“不可能。”
“那为什么要打这么多惊叹号?”
90后的表达习惯无非如此:“我觉得主要是感动。姥姥都为她学用IPAD了。”
她三番五次问我:“真不是嫌我罗嗦?”
我向她反复保证:“绝对不可能,绝对的。”
我妈这才心满意足走开,一路自言自语:“不是就好。”
我姐我妈,都读过大学的,但在日常生活中,荒废已久,此刻,却不约而同重拾书写,重历文字。遇到难处,妈妈打字谜,姥姥做功课,甚至抱出了字典。
有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说:不,爱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