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国真 最不像诗人的诗人

时间:2015-07-03 08:21:37 

是在一次整理自己作品的时候,我才发现:呀,原来我也写过诗。调调大抵如下:

《之外》:江山之外,还有江山;青苍的天之外,还有蔚蓝的天;无数潮汐般,慢慢退去的日子之外,还有许多青藤般,慢慢成长的日子。生命原只是,一阕词,上阕之外,还有下阕。/只要你,走得够远,看得够多,等候得够长久。

我的新诗启蒙应该是席慕蓉,十四岁那年,从旧书店第一次买到她的《七里香》,从此不止是她的诗句,包括那种钢笔画般的黑白风格,我都永志不忘——一直记得插图上的少女黑发,一股一股,又像泉水又像落尽繁花后的枝叶。

这首诗的前半茬显然是模仿她老人家,后半茬呢?——再四想来,可能是汪国真。关键是,我不记得我读过他什么了。

完全没读过是不可能的。上世纪90年代上半期,正是他最大红大紫的年代,任何一本期刊上随手一翻就是他。内容嘛,我现在记不清了,估计就是:抒发情怀、一些老生常谈的人生哲理、细微的惆怅、浩大的展怀,应该会经常出现“永恒”“希望”“纯洁”等词汇,大量使用排比句……(刚刚百度了一下,我估计得不差。)

那时我正在认真习写,或者说是:写作目标从“写《红楼梦》这样空前绝后的鸿篇巨制”变成了“我要发表”,于是很自然地模仿杂志上的作品,开头那首诗估计就成于这个时代。不要笑我,你们看个IT巨头的成功之路,就拿着几万血汗钱蠢蠢欲动,打算照猫画虎,成为下一个乔布斯,没比我高明到哪里去。

到我渐渐被称为作家的时候,汪国真已经渐渐不红了。大概是在2009年,我在沈阳参加一本杂志创刊二十周年的活动,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见到了汪国真。

有几件事我印象比较深。在会务方接我们的车上,我听到后排座位上,一位中年人正和人口气平和地讲他来沈的经历:到机场晚了点,没赶上飞机,一想那就去大连吧,转一道也罢——但是大连到沈阳之间没有航班,只有动车!机场到火车站又远,他只好住了一夜再出发。结果就是:北京到沈阳这短短距离,他花了两天时间。

我就算生活能力不强的了,原来还有人比我更差。我听着新鲜,回头看:平和的四方脸,老式的发型,老式的眼镜,一望而知的文化人,却与潇洒跳脱无缘,就是个老实人的样子。看着眼熟,却又好像他本来就是大众脸。

我偷偷问旁边的人:这位老师是谁?

人家悄悄答我:汪国真。

——听在我耳朵里,还是有点儿振聋发聩的。

那本杂志早年间,是国内数一数二的青年刊物,发行百万,也是汪国真早期重要根据地之一,所以杂志社里,认识他的、跟他打过交道的、仰慕他的,不知凡几,车一到地儿,几乎人人都过来跟他握手:“汪老师,您是我从小的偶像。”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上一页12下一页

相关《意林》2015年第11期

美图欣赏

《意林》2015年第11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