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曾养过一条狗,自己吃独食的那些时光,日子过得慢条斯理。给它喂食的时候,它也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甚至都懒得为你摇尾巴献媚。后来,又来了一条小狗,它便再不是原来的样子了,吃着自己碗里的,还要盯着那条狗盆里的,有时候还要把人家狠狠咬开,胡乱抢上几口,才逡巡着回到自己这边来。
按道理讲,给它的食物足够它吃,但放在另一个盆里的东西,还是让它躁乱得不行。
不是每个生命在欲望面前都能安之若素。这不仅要看定力,还得看其所拥有的智慧。
有位农妇,领着孩子去赶集。按当地惯例,买完之后,商贩们总是习惯再搭上一些,以示乡邻之谊。小孩记得,如果果贩搭上两三个果子,妈妈总是只留下一个,把剩余的都给人家放回去。“给咱们的,为什么不要?”回来的路上,孩子嘟囔着,很不高兴。妈妈说:“孩子,多了的不能要,否则,下次连这个也得不到了。”
若干年之后,孩子长大成人,开了公司,在一次职工大会上,谈及这件事,他说:“我现在才算明白了母亲的话,人不贪,有够,别人才敢放心地靠近你,或者说才敢放心地给你点什么。”
朋友是个画家,多年潜心作画。他的画作很值钱了,但他卖得随意。十万八万的画,人家拦腰打折,他也卖。有人为此说他,你跟钱有仇啊?他说,跟钱没仇,但钱能生出仇人来,这个东西多了没什么好。
有人建议他在城里买所大房子,大房子里再装修一个足够气派的画室,可以喝茶会客,然后再修建一个景观阳台,问他的意见,他问,能配女秘书吗?对方赶紧点头说,可以啊,没问题!他接着来一句:你还想让我画画不!对方方知是奚落,讨了个没趣,走了。他一直在小城的画室画啊画的,没事就背着画包,骑着单车到山里转悠去了。
用朋友的话说就是,扯那么多没用的,一点意思也没有,我得脚接着地儿,否则,我就不是我了。
汪曾祺先生曾经写过一位老人,家正对着当时北京101路公共汽车站牌。老人的生活很简单,早起起来扫地,先扫他那间小屋,再扫门前的人行道。一天三顿饭,早点是干馒头就咸菜喝白开水,中午晚上吃面。一年365天,天天如此。
儿子过得不错,但他不跟儿子住。每天吃完面,喝一碗面汤,刷刷碗,然后就坐在门前的马扎上,抱着膝盖看街。老人的一辈子经历了很多大事,解放战争,各种运动,三年自然灾害,但每一件事好像都跟他没有多大关系,每天吃罢炸酱面,便继续往马扎上一坐,抱膝看大街。
汪先生评价说:他活得平静,无欲无求,天然恬淡,简直就是活庄子。我想,只有那些活得简单而欲望少的人,才会抵达如此之境界吧。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心灵鸡汤】真正拉开差距的是低潮期
- 【心灵鸡汤】是那些微小的改变 让我们越来越好
- 【励心小品】你是《老九门》里的谁
- 【励心小品】驾驭之道
- 【知乎体】《三国演义》中最能忍的六个人 无一例外都成功了
- 【知乎体】假如地球不公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