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社会】越微信 越孤独

时间:2017-06-12 09:02:57 

交友聊天都是一件需要契机、气氛和情调的事,否则最多就是过路之人,而微信破坏的就是这种契机——

“跟你说话呢!”“啊?”

不止一次,在餐厅吃饭,看见邻桌各自拿起手机玩。有时是情侣,有时是夫妻,还有次是一家三口。一顿饭吃下来,没有任何交流。上周和同事唱歌,进包间先上交手机,唱了不到一刻钟,就有人受不了。

也许对面那个人是你最亲近的人,可即便如此,你还是忍不住刷微信和朋友圈。最亲近的人习以为常了,就变得不太新鲜。而朋友圈,却时刻都能刷出新鲜事,每天的消息都不同于前一天。人类从狩猎时代起,就逐渐形成对新鲜事保持警觉和好奇的习惯。时至今日,当巴掌大的屏幕可以映出世界的种种新奇时,人类的注意力就被屏幕俘获了。

这带来一个严重后果:人正变得越来越孤独。虽然表面上,人和人之间的联络越来越容易,瓦解了孤独存在的理由。但事实恰恰相反。

要分析这个问题,得先研究一下孤独是什么。

孤独必定伴随着对现下境界的不满。但对现下境界不满却不全是孤独,比如欠别人一屁股债,照样寝食难安,却不是孤独。孤独一定是因向往与他人共处的生活而对现下境界不满。比如你正看书,如果沉浸在书中,哪怕看上十年,都不叫孤独。如果看了两句看不下去,觉得太冷清,就是孤独。如果你背包出门,看见好山好水,觉得一个人周游世界也蛮好,就不是孤独。如果你看见好山好水,心想要能和某人一起该多好,就是孤独。

假如一个孤儿生来就失去父母,一个人长大,在深山老林居住四十年,只要对外界没有向往,并不会孤独。因为他没尝过聚在一起的热闹。如果一个人自己生活得很好,就不会孤独;当他开始向往和别人共处,就会生起孤独。

看起来,技术手段的发展会把孤独从这个世界上消灭。隔着大洋的两个人,都可以用这种方式,得到面对面的逼真感受。但是,技术手段永远不能触及孤独问题的核心。

孤独问题的核心,是所缘境。

只需考虑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就能明白这一点:为什么聚会往往无酒不欢?

同样两个人,坐一起聊,半天聊不出来什么。一人一瓶二锅头,喝上八两,话全出来了。二锅头在这里叫作缘。因为有酒,有些话才能出来。所谓“眼花耳热后,意气素霓生”。那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环境因素,在有情的聚集中产生很重要的作用,这些作用通常被忽略了。

两个人坐在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看着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感受煦日和风,他们的身体会生起愉悦的感受,言语也因此变得温情款款,彼此都能察觉到对方的温柔。但这种温柔,并非全因对方有一颗温柔的心,也因在心旷神怡的所缘境下(包括自然景致,以及对方的温言软语),自身才呈现出温柔的一面。他们会谈论怎样牧马,怎样给马饮水,怎样打猎,谈论并不属于这个世界的遥远故事。

但在网络里,万千所缘境的差别就无法实现。如果两人只是对着手机屏幕发微信,牧马打猎的故事就无从想起,因为没有引发他们聊起世界的种种美好的外境。一对吵架的夫妻坐在自家沙发上,面对一幅挂了十年的壁画,这时候就没有什么能提醒他们想起对方曾经的好。

我刚读大学的时候,好朋友在高中复读,没有手机,只能写信。有时信件也会丢失。那几年,我们往来写了十多万字的书信。我每天都会打开楼下的邮箱。每次拿到信,都不胜欢喜。他在一封信里说,高中门口的公用电话长途一分钟三毛,他每天早上吃饭省一点,省下三块钱,就可以跟我聊十分钟了。

后来我们都有了手机,可以发短信,信就不写了。因为通过短信和电话,可以第一时间知道对方怎么样。再后来,有了微信,有了朋友圈,连打电话的时候都不再问最近发生了什么,因为那些在彼此朋友圈已经看过了。

而早年写信时,说的也无非是今天朋友圈里的那些家常。只是当时的家常不是对所有的好友说的,而是只对一个人说。许多不便公开的心事,许多私下的小快乐,许多可能不会有第三个人感兴趣的话,都可以写在信笺里。

但信笺里最多的还是家常话,每天生活的一点一滴。正因为有这些铺垫,到了特定时机,那些肺腑中再也不会对第三个人说的话就顺带着写出来了。那么,之前的家常话,就是所缘境。两个再相熟的人,在刚重逢的时刻,也不会第一句就说出内心最深处的话。那些言语的吐露,需要契机。

所以,形式和内容并不是截然分离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的一部分。顾贞观可以在八行书中用两阕词寄托对朋友的思念,但同样的情愫无法在互联网时代用微信来复制。因为他们的信笺是通过山山水水的跋涉才得到的寥寥数行字,背后蕴藏着许多艰辛。而今天,任凭怎样的烽火,也烧不出万金的家书,因为联络太容易了。

技术手段造成联络的便捷,也造成了人际关系的松散和扁平化。过去的时代,一个人一生只有几十个朋友,朋友间的关系很稳固。今天,一个人可以有上千个朋友,许多是点赞之交。过去没有“人脉”这个词,只有交情。今天很少谈交情,多谈的是人脉。

因此,在朋友圈可以看到的许多东西,看似把彼此的距离拉近了。但这种表面的拉近,却足以造成内心的疏远。如果你的朋友偷偷向你吐露他的心事,你常常也愿意吐露自己的心事作为回报。但如果他是在朋友圈公开,让许许多多人看得到,你就没那么愿意听了。因为纵然你知道,也不过是和他别的朋友一样。

我还记得好朋友许多年前写给我的信,说今天落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早上醒来很开心,在食堂吃了两个包子。纵然他周围的人都知道他们那里落了雪,他早上吃了两个包子,但这样的话通过信笺告诉我,意义就大不一样啊。那时候,我总是对着一张写满密密麻麻小字的信纸或者贺卡,心中生起无限暖意,仿佛隔了千山万水的人就近在咫尺。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种心绪唯在张九龄的时代才有。今时今日,我们想念一个隔山隔海的人时,断然不会再望着明月,倚在高楼。我们会对着手机,按下一行字,点击,发送。

真正的孤独,永远不是来自万水千山的阻隔,而是来自心与万物的滞碍。

(小桃花摘自微信公众号“王路在隐身” 图/陈明贵)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意林》2017年第2期

美图欣赏

《意林》2017年第2期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