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劲波:未来几年互联网会继续革命传统产业

时间:2016-09-24 06:10:47 

58同城创始人、CEO姚劲波对自己的判断几乎自信得近乎偏执,比如他相信分类信息网站也能诞生百亿级公司。这个信念在2013年初步获得了印证——作为破冰中概股在美上市的首批公司,58同城获得了国际投资者的认可,市值已经接近30亿美元。这位中国知名的连环创业者并不满足于此,他永远让自己在路上,从简单中成就伟大是他坚定的方向。

但姚劲波觉得,58同城应该就是自己的终极理想。“没有一件事情会比这个事情更大,更有价值。我会让每个人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方便。我觉得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这个事情让我更兴奋呢?”说到这个激动处,他还是保持着一贯的“理工男”冷静的本色。

“射手座”姚劲波总有尝鲜的动力。2013年登上《赢在中国》等电视节目,对他而言既是跨界,也是挑战,“你以为你不擅长,没法跨过这个边界,但是你跨过去就跨过去了。”

在上市归来、向心中目标继续迈进的时刻,他向我们无保留的分享了自己的战略蓝图、行业判断及管理心得。每一句都是实打实的“干活”,每一句也饱含着他对梦想的追求。

本地为核心

《21世纪》:公司上市之后,你对58同城发展战略的新思考是怎样的?

姚劲波:上市对我们来讲影响没有那么大。我们还是按照基本的战略去执行,上市后一没有加人,二是各种投入也跟上市前基本保持一致,比如原来做事情的时候会更多的考虑中短期,因为各种资源的限制,现在稍微好一些。

但对外部环境影响很大。比如品牌提升,比如对人才的吸引力,比我想象得还要大。再就是发展趋势,同类竞争对手,他们是啪一下掉下去了,我们就是啪一下上去了。我当时没想到会有这么明显的效果。

上市对于战略来讲不是一个转折点,我们还在积累能量,特别是产品的改变、用户的体验、客户的积累。尤其是无线端的发展,有时就是积累到一定量的时候才会发生化学变化,我估计在未来两三年,大家对58同城的感觉会有一个很大的提升。这个量指的是商户全部通过无线端接入,而不是简单的用户数。

《21世纪》:很多互联网公司内部业务中,移动端与PC端会“打架”,你们现在是什么情况?移动端接下来会如何发力,PC端又会如何创新?

姚劲波:无线端在两个方面发力,一个在普通用户端,通过改进产品让用户有更好体验;再一个在商户端,我们专门开发了一个App,叫58帮帮,专门给商户用的,这样即使你没有电脑,也可以随时管理在线的营销等信息。一手抓商户,一手抓用户,积累一定的量就会产生质变。

移动端我们绝大多数用户都不是买来的,还是58同城的内容、产品、品牌导致的下载,通过渠道推广占的比例其实很少。对于商户,我们是面对面的交流,手把手教你怎么用,额外还会给你好处,保证你装上以后对你的效率、效果有提升。

PC端更多的是优化,我们不会投入太多精力去做用户量的增长,因为PC端做了8年已做得相对完美了,再发生革命性的事情比较少了。

至于“打架”,我们还好。我们的商户其实跟其他互联网公司客户不一样,他们更移动化,不是坐办公室的,而是到处跑的。很多传统互联网公司客户迁移比较慢是为什么,是因为商户的习惯变化比较慢。而在内部,我们有统一的口号。无线是每个部门新的职责,考虑任何问题,都要同时考虑PC和无线端。

《21世纪》:互联网公司多有一个突出标签,继而实现扩展。比如社交之于腾讯,安全之于360等。你认为58同城的标签是什么?是在向“平台”型公司发展么?

姚劲波:本地。58同城,同城就是local的概念,就是寻找周边的信息。我们会做很多方向业务,必须有一个大方向,就是只做与本地有关的事情,无关的事我们就不做。

我不管58同城是不是平台,也不管用户量多大。我们就是想,对用户来说,在城市里举目无亲,压力很大。我希望你有生活问题的时候,在58同城点一点,就能找到人帮你解决生活及周边的问题,形成这样一个印象。实际上58同城也能帮用户完成这些,这些是我最希望的。

至于扩展方式,第一,我们把很多事情横向的来做,不是当作垂直业务线在做,比如房产、招聘等领域,希望整理出服务行业不同品类之间的一个共性,然后把这些共性用到极致,通过这个横向基础的架构,可以支持普通百姓的需求、服务和品类。第二,我们在选广告、做推广时都坚持58同城是帮你解决问题的,让你的生活更简单。同时58同城不是一个只奔着钱去的公司,我们是跟用户需求贴得很近的公司,我们把做用户需求的部门和做收入的部门拆分开。比如拼车就是 58同城上面很受欢迎的一个服务,这个服务没有任何收入的,难道就不做了吗?用户有需要,所以就要做。

《21世纪》:未来看好互联网改变哪些领域?

姚劲波:教育、医疗、互联网金融、宠物、票务,都是下一步比较看好的。

比如宠物、二手票务,58同城是最大的交易平台。教育就是要做到老师和学生的匹配,还有信息的匹配。互联网金融是让我们的中小商家能更方便融资、降低成本,至于交易工具也是下一步很重要的方向。

产品也越来越丰富,得有个平台来帮用户选择产品,服务。同时企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也有很强的动力通过互联网来接触用户。有这两个前提的话,互联网平台一定是高速发展的,可以帮用户更好地选择,同时帮企业在竞争的环境里脱颖而出,获得更多的用户。

 互联网思维

《21世纪》:当下还有两个火热的话题:“云计算”与“大数据”。你们正在如何利用这两方面?

姚劲波:大数据、O2O,一定程度上我们是不喜欢这些概念的,概念会把市场人为的破坏扭曲了。本来你的很多东西用户是很喜欢的、是接受的,你非得去劈头盖脸地将用户疏远。

关于“云”我们这样考虑,58同城相当于是把很多中小企业的互联网服务外包到我们这儿,帮他构建平台。比如说,搬家公司原来可能要设置IT部门建个网站来宣传自己,现在可以把这些业务和工作由我们做。

大数据这块:我们现在用得很浅,但5年前我们就把所有数据都保留下来了,用户点击、发布信息、点评,我们没有一条删掉。可以针对它来改善我们的广告效果,让用户的广告更精准,点击率更高,这需要大数据的分析。我们还会做一个58生活指数的产品,可能比任何统计报表都要快,实时地反映供需变化,价格变化,特别是服务业,比如房租、招聘的供需,哪些行业,地区等。对用户、商户都有意义。

《21世纪》:这些概念对互联网公司和产品在“工具”、“业务”和“思路”三个层面会改变哪些?

姚劲波:我觉得当一个概念出现的时候,媒体会去报道,继而专业的服务公司会出现,这对整个产业是有好处的。但不要去给自己打上一个标签,比如我是一个大数据公司,这个没有意义。概念只是给你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路的启发,关键是所有的东西为你所用,融入到业务之中,来改善用户和客户的体验,用户只对这种体验有感觉,对概念是没感觉的。

《21世纪》:你对当下最热的“互联网思维”有哪些不一样的思考?对传统产业利用互联网有哪些建议与观察?

姚劲波:首先对传统企业肯定是个颠覆,因为它意味着你原来的能力、优势突然都不起作用了。比如你原来的优势是在全国开了500个店,可能是你很会投报纸的分类广告,可能是你发传单能力比较强,这些优势慢慢会发现就不是你的优势了,甚至是一个包袱。那么企业能不能扔掉一个优势,去发展另外一个优势?这个需要决心。有的人会守住这个东西,不敢跳出来,有的企业就会跳出来。这就是机会。第二点,从单向变成了双向,企业家会跟用户见面,会更扁平化,而且是更直接化了。

未来几年,互联网会继续革命传统产业。原来有些大公司,资金比较密集,会一直很好地活下去,但是互联网一起来,会带动一批懂互联网的人改变这些大公司。会有一拨新公司先起来。会有一拨老公司没有原来那么好,会有一拨会死掉,具体的不知道。

因此,我认为会有专业的运营公司出现帮助传统企业、大公司进军互联网。我还建议比较有决心的企业家可以把传统业务卖掉,获得现金流,用全部的力量来做一个新的互联网品牌。而一些体验式的行业,比如餐馆、电影院、旅游等不会被颠覆,但他们也需要互联网来获得更多的用户。

 灌输梦想

《21世纪》:你自己定位是什么?

姚劲波:没想过。可我觉得作为企业家必须给所有人都灌输梦想,不只是给员工,还要给客户、投资人。人会因为这面旗帜、这个理想发挥更大能量。这个东西讲一百遍,如果说真的是一个方向,你要不断地去讲,不断地去讲,最后你会发现相信你的人都会聚集在周边了,不相信你的人跟你也不是一个队伍的。

《21世纪》:创业过程中,你感到最痛苦的阶段是什么?动力是什么?

姚劲波:没有痛苦的时刻吧。一直比较顺,我有时候觉得像做梦一样,真的太幸运了。选择的方向、跟着你的团队、取得的结果,就像做梦一样。

我坚信这个东西一定能实现,我一定会到达这个点。我也想向所有不看好我们的人证明,我所做的是对的。越往前走,你会发现你的边界越大,能做、要做的事情越多。

《21世纪》:接下来还会再创业么?

姚劲波:58同城应该就是我的理想。没有一件事情会比这个事情更大,更有价值。我会让每个人的生活因为我的存在而变得更加方便。千千万万个商户,会因为我的存在更有效率,更有竞争力,他们会感谢58同城这个平台,我觉得还有什么事情会比这个事情让我更兴奋呢?我没看到。

《21世纪》:领导风格是什么样的?

姚劲波:我想尽一切办法找到我认为最好的人。然后我放手去让他们做,给他们空间。我们团队没有任何政治问题,我们所有人的目标必须是朝着这个点,虽然我们离这个点很远,必须每个人都知道我为什么要做这个事情,他跟这个点有什么关系。我是只要求结果。

所以我在选人时,最关键一点是他必须认可公司发展方向,第二点他的素质、综合能力、背景必须符合这个位置,不能是一个只说不做或者是玩政治的人。一旦选定,我会用相当长的时间让他来证明自己。

《21世纪》:互联网管理模式或领导要素跟传统公司有那些不一样?

姚劲波:层级没有那么明显,等级观念没有那么明显,一个小的部门,一个小的员工可能做出一个大的产品来,一个大的部门,一个大的高管未必能做出来,所以要求我们更加平等地去看待每一个项目。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电脑知识

美图欣赏

电脑知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