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前,如果遇到什么 “疑难杂症”我的第一反应还是习惯性的“XX一下,你就知道”。直到某天有个朋友兴冲冲的告诉我,“有个网站叫知乎,上面的内容很靠谱哦!”我将信将疑的上去转了一圈,于是几个月后,我开始有事儿没事儿的就去知乎上转转。知乎不只是个可以答疑解惑的网站,此前在数字尾巴社区的一次话题活动“如何利用好你的碎片时间?”中,社区中非常多的尾巴都提到了浏览知乎和知乎日报。作为本土化的 Quora,知乎以其平易近人却又权威可信的气质,引得诸多“小清新”“重口味”们驻足流连。从知乎给予的数据来看,截止至 9 月份,知乎的独立访问用户数已经达到了 2000 万,每天大概有 70 万用户在使用知乎。
作为国内较为成功的 UGC 平台,知乎这个相当受欢迎的知识型问答社区,集求知、分享、社交三位一体:好奇者可以对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一探究竟刨根问底,博学者可以让自己的知识积累得以挥洒的酣畅淋漓,同行们可以惺惺相惜相识恨晚,跨专业的可以博采众长互通有无。无论你是抱着一颗求知的心,还是揣着分享的热情,抑或是带着交友的念头,都可以在知乎被满足。
而本期尾巴访谈,一贯崇尚分享理念的数字尾巴走进知乎,专访知乎创始人及 CEO 周源先生和媒体关系负责人成远先生,了解这个“与世界分享你的知识、经验和见解”的网站,一同来看看分享和阅读所带来的另一种价值。
知乎的诞生:得益于创业经历,向 Quora 看齐
对于三年前的国内互联网环境来说知乎是个新产品。哪怕是现在,国内娱乐性的东西和无营养的内容比比皆是,而高质量内容产出的社区则屈指可数。知乎的横空出世,就好像是在一片迷茫的阴霾中,注入了一股清冽的空气。知乎这个名字既有古风古韵又朗朗上口,那种“你知道么”的好奇探寻和“之乎者也矣焉哉”的巧妙谐音,让即使刚刚接触的用户也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它的诞生,却来自于周源前一段创业“不算成功”的经历。
“缩短物理距离,降低沟通成本,这是大家共同的诉求”
知乎并不是周源的第一次创业,2008 年他就曾尝试过一次,但两年后因为一些商业问题而宣告结束,而萌生创立知乎的想法也来得十分自然,“那时我有几个朋友在 Apple4us 工作,我在和他们聊天的过程中发现,各个领域各个行业都会有很多共通的问题。虽然我们平时都在北京,但我们获取这些有用的信息的成本是很高,频率也很低。如果当时有知乎的话,说不定很多问题都可以提前解决。我们需要这样一个产品,它能够缩短大家的物理距离,降低大家的沟通成本,让好的内容沉淀下来。当时我就在考虑,能不能够有一种规模化的方式,让这种有质量的专业的讨论能够延展,你可以从一个小的行业扩大到一个更大的领域,很多人都可以从各个角度进行交流。”
知乎,取之于 Quora,却更贴合国人使用习惯。
周源坦言,当时在产品上当时并没有一个特别好的实现方式,但后来他们在国外看到了一个叫 Quora 的产品。这家由 Facebook 前首席技术官 Adam D"Angelo 和 Charlie Cheever 于 09 年创建的问答社区在国外同样吸引了一大批忠实用户,很多我们平时在网上搜不到的问题,都可以在那里看到第一手而且十分专业的回答。Quora 的专业也是因为总有一个“合适的人”来回答这个问题。
“Quora 它有自己的一套机制,能够将某个问题和那些适合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连接在一起,这就好像是很多个大脑,将很多个人连接在一起,彼此来分享我们大脑中的知识经验和见解。但目前 Quora 不支持中文,那么既然在中国的互联网上也有这些需求,我们也希望去做一次尝试。
“我们认为 Quora 定了一个标准,就像是 Google 定了一个搜索的标准,而 Twitter 也定义了社交网络“follow”的关系一样,Quora 的标准就是,问题、人和话题都是可以被关注的,我不仅可以关注一个人,还可以关注一个问题或者是话题,所以基于这个标准,我们便开始进行相应的研发,最开始的时候是六个人,用了大概两个月的时间,做出了知乎的第一版。”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小规模测试后,2011 年 1 月 26 日,知乎公开上线运营。
从邀请制到开放制,“反灌水”“高粘性”的用户聚会
知乎早期采用了名人策略和邀请注册的方式来吸引用户,所以在一开始的时候,知乎社区更像是一个百人或是千人的小联欢,而发展到今天,知乎已经成为了百万级用户的大聚会,每一个人在知乎上都可以畅所欲言,获得优质的精品答案。那么知乎又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又以怎样的特质吸引了这么多忠实用户呢?
知乎的发展史——“产品、社区和人,共同定义了什么是知乎。”
“我们希望用户在使用知乎的时候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用户的使用习惯来对产品进行调整。每一个社区都一定有自己成长的规律,知乎一开始的时候这个规律也是慢慢养成的,最开始的时候,我们是通过邀请周围的朋友,或者是一些在网络上有一定知名度的专业人士来入驻,这里面也囊括了诸多的行业。实际上,如果平时在吃饭的时候,你也会发现这些人只要一开始说,你就会对他所说的内容很感兴趣,而且在平时的生活中,你肯定也会有一些问题想要问他们,但你一般情况下找不到这些人。所以知乎在一开始的时候,你可以认为她是一个百人或者是一千人的小聚会,大家都可以畅所欲言。”
与其他社区倾向于人工干预相比,知乎更多的是选择用工具和机制来管理,包括像知乎的“公共编辑”功能等。整个知乎团队中只有一个管理员,更多的像是一个客服人员,知乎甚至没有所谓的“内容运营”,而是完全依靠用户经常上知乎的“高粘性”来活跃地回答、分享问题。团队大多数成员都是工程师,负责社区算法改进以及交互设计等工作。这种依靠机制来管理的方式在当初也引发了不少的担忧。而在知乎开放注册后,由小众转为大众,知乎的问答机制更是面临了进一步的考验。
“社区一旦成长起来以后,其实社区本身的力量是最大的。知乎最开始只邀请了很少的一部分人,随后都是用户自己在邀请,而在知乎上特别受欢迎的回答,会形成一个正循环,好比上次国内出现工行 ATM 机故障的事件,很多人讨论说是不是出现‘钱荒’了,而在这个时候也确实需要某个人出来和大家讲这是怎么回事。而后来也确实有工行内部人士来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目前知乎大部分的问题,基本上也是依靠用户自发的来进行回答。而且由于知乎的产品特性和机制所在,不管你是微博大V也好名人也好,一开始上知乎起点都和其他新人一样。”
“知乎社区还有一个机制就是,用户提出一个问题,便会加入一个相关的话题,而关注这个话题的人也都会看到这个问题,也就会被相关行业圈的人看到,而有人便会发出邀请让擅长回答这个问题的人来作出回答。也就是说,这套机制实际上是在让整个社区来帮你找最合适回答这个问题的人。这也是知乎目前和传统媒体不同的一点,通过社区更高效地来完成这一过程。”
知乎的特质——“反灌水”的知识型社区,“高粘性”的分享体验
用户使用知乎的频率和时间很高,而知乎的“防水”性能也是一流。说是防水,亦可以说是“反灌水”。“你可以发现,在当前的互联网上,如新闻网站上,人不重要,内容是最重要的,人就好比是流量。而在商品网站上,商品是很重要的,人依旧是充当流量。在一个传统的社区,可能需要盖楼等互动的方式,还有一些诸如‘路过’、‘点赞’等回复,但实际上这些内容对于新注册的会员们来说是没有用的,也无法构成一个可以反复使用的内容。那对于更多的用户来说,这些便是 ‘水’。”
而知乎在这一点上,整个机制就是“反水”的。“首先是一些需要通过文字来表达的都工具化了,如‘点赞’、‘感谢’等等,此外每个人只可以回答一次,而且整个信息板块的概念和以前的不一样,目前国内很多社区论坛都是固定板块的,5 个人一起发言你还可以看得到,但如果是上升到 50 个人,乃至 5 千个人或 5 万个人同时发言,那你怎么看?知乎目前整个信息板块是按需定制的,我关注的东西和你关注的东西都不一样,两者看的东西也是不一样的,这也是通过用户所关注的信息流来实现的,我们也发现通过这样一个形式,能够让好的内容好的回答得以浮现出来并沉淀,让用户能够看得见,而不好的内容也会自然而然的被折叠掉。”
“在一年以后,每个人都会获得一定的成就,如我得到了多少的赞,有多少个人感谢过我,有多少人收藏了,多少次分享了,这些东西都是有价值的,是别人对你的认可和肯定,自然也是你个人的价值所在。”
知乎并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工具——产品、社区和人,共同定义了什么是知乎。跟传统的博客和门户网站不同的是,知乎是一种新的信息生产方式,只要机制够好,就能对用户的行为产生约束并进行引导,因此随着影响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强,知乎需要越来越多的用户来进入,从而带来更多新鲜的血液。
但知乎目前面临着与同类社区相同的问题,他们到现在都没还没找到盈利模式。虽然网站的质量的重要性远远超过流量,但是每个网站都希望走出去成为大网站,Quora 是如此,知乎也一样。据目前了解,知乎已经获得了包括创新工场和启明投资在内的投资,但盈利模式依旧模糊。周源和成远都表示,知乎目前还是希望能够把产品和用户体验做好。“知乎目前已经形成了一个专业的氛围,大家都是在提供免费的信息,这其中也会带来一些推荐性的东西,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而未来知乎也希望更多地基于用户和人的价值来进行一些盈利模式的探索,我们目前也有进行过一些尝试,等未来增长到一定规模后,或许会摸索出更合适的方案。”
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
自知乎开放之后,知乎的产出内容更多,如何把这些有价值的信息传播得更广?这也催生了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的出现。如果说“实名制问答”的知乎为我们提供了便捷准确的专业问答,那么知乎日报和知乎周刊则更像是妙趣横生的精选专辑。每天在地铁上和睡前看看知乎日报,三五不时的手持 Kindle 翻翻知乎周刊,已经成为了包括我在内不少人的日常。知乎日报里充斥着那些或让人忍俊不禁的“瞎扯”,或发人深省的“深夜食堂”,或让人直呼“不明觉厉”的酷知识,或夺人眼球的时下热点内容,这些文字长度适中、排版简洁,符合了当下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知乎日报——每天的新世界
知乎日报是抽取了在过去一天内,所有用户所提问题中最热门最关心的那一批中的一手解答,然后再构成目前知乎日报的内容。“阅读是一个巨大的需求,但也是一个门槛,我们也希望让更多的人来看到知乎的内容,再吸引他们来到知乎社区对问题进行解答。知乎日报实际上是把普通用户所关心的一些问题都分发出去,来触及到更大的用户群。”
可以说,知乎日报是知乎的一个门面,而知乎则在不断给知乎日报提供补给。“这其中总有一些用户会觉得,这个问题我比其他人都专业,自然而然地也会上来知乎社区做出一些回答。”“目前知乎日报也有对应的热门栏目以及回答等内容,包括想‘瞎扯’、‘知天下’、‘深夜食堂’等,这也是在过去两年内知乎社区用户们自发起定的一些‘标签’和‘主题’。”
知乎周刊——内容翔实的专题书
说到三个月前刚刚出世的知乎周刊,或许名头没有知乎日报那么响亮。不过用 Kindle 阅读软件和多看、豆瓣阅读等的朋友们对它估计不会感到陌生。比起知乎日报,知乎周刊内容更丰富详实,堪称一个专题的百科全书。目前为止出到了11期,从健身到饮水,从商业到理财,从旅行到电影,包罗万象。
“两三个月前,亚马逊 Kindle 联系到我们,也希望知乎能够在 Kindle 平台上推出电子周刊,我们也发现,这种电子书的形式十分适合知乎。有趣的是,之前我们做知乎日报和每日精选的时候也发现了知乎用户的一些行为特点。很多用户都是以周为单位批量阅读的,他们更希望找一个合适的时间,把几十篇一起看完。所以目前知乎周刊也是以每周一个主题推出,内容上会和知乎日报有所不同。”
“知乎本身是一家互联网公司,目前知乎周刊也不仅仅是上线 Kindle ,还有像在多看阅读、豆瓣阅读上都有上线,一周大概有几十万本的下载量,这也是让我们感到意外的一点。目前用户的阅读方式是越来越多样化的,越来越随时随地,设备对他时间的占有度是很长的,所以形式也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比起纸质书,目前这样的“占有设备”的策略,更适合知乎。
知乎,分享和阅读的另一种形式
对于知乎未来的发展,周源和成远看上去都是信心满满,知乎的成功取决于其网站的本质,除了致力于社区和产品建设外,知乎为什么受欢迎?或许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在知乎所注重的“人”和“问答”的价值所在。依靠完善的机制,知乎几乎在控制着每一个问题的质量和口碑,更“好”的答案并不是单纯的准确、权威、面面俱到,而是来自作者的用心,我们很少会看到随手复制粘贴的草率回答,即使是援引也会注明出处进行深度再加工,作者也会根据点评补充完善。因此比起其他的“知道”类产品,知乎上的回复通常会更全面,也更有互动交流的趋势,像是一篇精彩绝伦的小短文。
毫无疑问,现在的知乎正在“膨胀”,而在这样的氛围下,知乎无疑是能够让开放式问题迸发出更强大的生命力的肥沃土壤,知乎日报和周刊则给我们带来了阅读的另一种可能性。我们能看到编剧对着一条站不起来的牛仔裤侃侃而谈,能对着社交营销专家分享的老北京美食而吞下口水,能得到品味优雅的女士对你的穿着打扮指点一二……这些或许这辈子都不会出现在你身边的各行各业的“专家”们,忽然就倚仗着活色生香的文字排着队跳出来站在你眼前。
当然,知乎也有着自己的困扰,经历了快速发展后,其盈利模式的不明朗依旧是问题所在。不过利用知乎日报和周刊等方式,把社区的优质内容向外展示,也增强了知乎的一分媒体属性,如果说微博更多地在于信息传递的话,那么知乎则更多的是让人去思考沉淀和学习。当未来人们对专业领域知识的好奇心越旺盛,知乎所聚集的那群专业人士也就越有价值。
我们每个人所了解的世界或许只有手心里小小的一抔,好在有知乎,我们可以扬起手来让所有人都看到,从指缝里漏下来的,是大大的太阳...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一位创业者的狂想曲:用团购的模式卖服务
- 社区服务O2O淘金?“由虚落实” 没那么简单
- 另类订餐易淘食:既送外卖又帮餐馆做网站
- 陌陌的非陌陌化进程:将推兴趣贴吧等功能
- 刚获阿里投资的 Quixey 这样做应用搜索!
- 陌陌的屌丝生意经:用表情贴图默默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