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移动健康开发团队友乐活、下载量近千万的经期管理应用 app大姨吗 创始人柴可(微博 ID@祡侪)给我们的供稿,有料分享:
许多移动健康领域的创业者会坚持强调:“健康是刚需,健康在发展”,然后举出无数数据作为佐证。咱们经常说,健康是刚需,移动通讯也是刚需,因此移动手机上做健康则是刚需加刚需,所以移动健康本身,也一定是刚需!真的是这样吗?那么如果说上厕所是刚需,吃饭也是刚需,那么上厕所的时候吃饭也就一定是刚需咯?
移动健康的顽疾,来自于这个领域的创业者往往会忽略这样两个问题:移动手机,到底是什么? 健康,到底是什么?
答案纵有万千,却有两条万万不可忘记:手机,是通讯工具。而健康,是种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看得见的那叫疾病,叫医疗,不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要把健康和手机结合在一起,先得让我们做两组简单的对比:
人们对手机的期望:达成任务。承载、传递、记录及时有效的信息(图、文、声)。
人们对健康的期望:得过且过。想吃什么吃什么,想玩儿什么玩儿什么,想睡多久睡多久,还能很健康。
获得手机信息:一定可以及时获得。无论是通话,短信还是微信等工具,信息的到达都是目的性极强,非常及时的。
获得健康信息:一定无法及时获得。大部分当你感觉不适的时候,问题已经积累了数年或数十年,身体得到的反馈往往是滞后非常久的。
创业以来,我们移动健康创业者所面临的最大的问题一直是:
如何用一个用户期望获得快速回报的介质(手机),传递和承载信息反馈严重滞后的服务(健康)?
如何在一个人们期望获得快速回报的时代(移动互联网时代),创造一种需要用户持续付出,而延后用户回报的产品(健康)?
聪明的创业者们总是不缺乏挑战的勇气和智慧,为了让喜欢快速回报的用户们适应他们的移动健康产品,想尽了一切方法让用户的投资回报比驱平。减肥的应用推出了减肥进度,可视化的燃脂曲线,完成任务的奖励措施;有的推出了利用手机陀螺仪记步的功能;有的推出了提醒用户运动的功能。逐渐地,部分用户适应了这样的产品服务,当然,更有相当部分表示不适应,久久以来,总是没有一款可以真正顶天立地“适用”于所有人的移动健康应用。
其实,聪明的创业者们错就错在了“适应”二字上,好的产品是手到擒来的;好的产品是直逼用户的贪嗔痴的;好的产品是不需要用户去适应的;好的产品,是帮用户解决问题的,而不是创造更多新问题的。就比如说我自己曾经也做过的减肥类应用,“燃脂减肥进度”其实并没有抵消用户每天上秤时看不见体重变化的心理失落感,“奖励措施”并不能让用户今天在现实生活中多瘦 0.1 磅,而“手机自带陀螺仪”更是会让用户担心不已何时会耗尽电池,再也接不到重要的电话。不但没有解决问题,还给用户增加了许多烦恼,于是完全依靠手机减肥软件成功减肥的用户屈指可数,导致口碑的传播更是缓慢无力,市场认可度极度匮乏。“适应性产品”,也就成了移动健康的通病和顽疾。
我一直说咱们这个圈子里的创业者们都充满了改变人类健康的理想,但是舍本逐末了,未来与现实的天平翘错了方向。我们在做一件自己以为非常伟大的事情,但是在大多用户看来,我们却是在让他们上厕所的时候吃饭。舍“本”,逐“末”。
不说未来,今天的手机之本是媒体,传递和承载各类信息是手机的价值所在,而对于一个最终要挣钱的商业来说,手机的商业价值,也正是其媒体性。时时刻刻可以获得信息服务,这就是手机的价值。而健康服务之本,是要解决人的根本健康困扰,防止未来的疾病。健康之本,不在手机里,而是在人们日常的生活中,工作中,饮食中,睡眠中。手机虽然可以承载让人健康的信息,但却永远无法直接让人健康。创业者的顽疾在于无法客观评判自己的产品和发展,而投资人虽然没有创业者理解产品和用户,但是有时候可以非常客观和不客气地反映出移动健康的顽疾。比如,很多移动健康创业者可能从没听过投资人问过自己“你的服务质量如何” “你对用户这个健康问题解决得透彻吗?”,但是他们一定听过“你的注册用户是多少?”、“日活跃是多少?”、“流失率如何?”这几个问题,不是因为投资人不懂健康,而是因为他们更客观地明白,手机,是媒体,手机,要有流量才有价值。没错,手机,就是手机,是我们想多了。
我的家庭里多是医生、制药者、医学院教授等,每每家庭聚会都会聊到各类疾病,治疗方法,治疗器械,学术研究等,很是奇葩。多次与亲戚以及亲戚的朋友们聚餐,也见识了许多医术超群,智慧卓越的医生、研究者和健康专家。他们有的在网络上非常活跃,也拥有诸多“信徒”,而更多的则基本不上网,或是不会,或是巡诊太忙没时间,或是对网络不感兴趣。他们,才掌握健康之本。既然最好的健康技术都在线下,能改变健康的根本都在线下,都在生活之中,那么移动健康之本在哪儿呢?有多少创业者深思过?
移动健康,还是健康移动,创业者明明都希望“解决健康问题,利用移动平台”,而往往产品落地时却将移动远远凌驾于健康之上,变成“为了移动形式,改变健康服务”,为了移动而形式化健康服务,不思考用户诉求,而是一味让用户去“适应”移动形式。移动健康,不是健康移动。
今天的移动健康创业者真正应该思考的是,如何平衡现实与未来,无论是那些真正可以解决健康问题的手机传感器,还是那些真正可以让人类健康的实用健康数据,都需要时间的积淀和发展,都需要真正的健康专家的参与和研究,远不是几个满腹信心的程序员就可以完成的,而当下的移动健康产品们,如何通过手机的 “本”,也就是其媒体性,得以生存和延续,最终发展和突破,才是现实中最大的挑战。
活着,才有未来。
延伸阅读:这里还有我们之前对大姨吗的采访《从工具到社区,“大姨吗”团队的破冰之路》
嗯,其实我们的【创业说】栏目之前还有其他的创业者投稿分享干货,比如昨天网易云课堂孙志岗的《APP化的在线课程是教育极致》就讲到做教育需要全新概念的 app(详情请点原文),未来的教育产品开发也会越来分工细化;前天的《中国P2P互联网金融的前世今生》就有有利网创始人对比了中美线上 P2P 业务的不同生态、阐述在中国做 P2P 的新思路,再之前的《O2O产品经理,请多关注屏幕之外》就有易到用车产品经理现身说法,阐述 O2O 新时代产品经理如何华丽转身。..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 周鸿祎与85后的座谈(一):世界没有奇迹
- 知乎:互联网创业最常见的失败原因有哪些?
- 唱吧一周年:陈华谈创业历程中的变与不变
- 积极拥抱O2O 传统威客网站出路在那里?
- 媒体人创业成功模板TOP 10:陈年唐岩上榜
- IT社交问答暂不适合国内 zx编程教育正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