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局本地生活服务O2O:亿万级市场盛宴的危机与机遇

时间:2016-09-24 08:01:48 

近日,一篇《O2O被互联网大佬“疯抢”:下一个亿万级市场? 》的新闻,在互联网上流传,很多业内人士表示关注。

文章主要说了以下几点:一、预计2015年,中国O2O市场规模将达到4188.5亿元。未来有业内人士预计:生活类O2O会是下一个亿万级市场,是目前市场上唯一能产生超级电商的领域。二、丁丁网模式很好,获得了阿里的多次投资。今年3月18日,丁丁优惠正式推出终端设备丁丁优惠验证机,宣布率先完成O2O闭环。三、巨头们都在布局O2O。

O2O,这个不算很新的概念,每当哪个公司最近融资或者被融资的时候,总被拿出来说事儿,似乎是个事情,就要跟O2O沾上边,不然都不好意思跟圈内人打招呼。这个所谓O2O亿万级市场是盛宴还是陷阱?

这似乎是个伪命题,随着我们每个人的收入增长,虽然通货膨胀严重,但依旧具有一定的购买力。全国三千余县市,这个亿万市场,是一定存在的。但是否会被丁丁网或者类似网站一家独大?答案却是否定的。因为这个庞大的市场下,就单单文中大力鼓吹的所谓“O2O”模式却是危机四伏。

 危机四伏:亿万市场看上去很美

危机1.模式单一

丁丁网发明了一个东西,叫做优惠验证机。各类团购、优惠似乎都被纳入了O2O范围当中,似乎有个优惠,就一定会有用户。不停的压低商家的利润空间,争取更多的优惠成为同类网站恶性竞争的不二法则。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用户是载舟的水,而在O2O的闭环里,商家也是这水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不断压缩的利润空间,假优惠、低质量、不断退出、不断新加入的商业链摇摇欲坠,单一的模式,用户的忠诚度和粘性也无法构成良性循环。构建稳定的生态链是当务之急。

 危机2.按效果付费跟O2O闭环无关

丁丁网创始人兼CEO徐龙江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革新收费方式,从广告模式走向按效果计费。要想真正达到按效果收费,则必须完成闭环验证。

而丁丁网的所谓“优惠验证机”恰恰验证了他这个理论。

所谓按效果付费,也不是新概念,就是我们所说的CPA方式,如果仅仅的把用户的每次到特约商家的消费结果作为检验这个O2O闭环的唯一标准,则失去了O2O模式的核心,仅仅为了证明闭环的合理性,而不符合市场营销规律。

尤其涉及到大宗消费:房产、家居、婚庆、汽车等行业消费时,简单的按效果付费模式看上去很美,但其实根本没有特别好的效果。影响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因素并不简简单单因为有了优惠,专业化的互联网营销服务可能比所谓CPA付费更加有吸引力。这样的所谓效果的随机性也非常堪忧。不够专业的手法营销,不会引起目标行业任何兴趣。

 危机3.高成本运营

这里不得不提下大喊“58同城就是一个彻底的O2O网站”姚劲波,已经多轮融资,依旧业绩堪忧的神奇网站:据京华时报报道,11年,58同城收入 4000万美金,拥有7000人的队伍。58自己说覆盖400个城市,平均到每个城市收入不到60万,每个员工产生的收入仅约3.5万左右。这份答卷,不知道投资商是否满意?

据了解,丁丁网在全国38个城市设立分支机构,每个分公司都有办公室和商务、市场团队,他们以“扫街”的形式与当地商家逐户谈判;全公司有1000多名员工,其中70%属于移动事业部;在前一轮风和投资领投的4000万美元风险投资中,CEO徐龙江称90%的资金将用来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

而所谓优惠验证机的地推成本恐怕要比硬件来得更贵:扫街、谈判、签约、终端机入驻。除了金钱成本之外还有时间成本。实际使用效果,还得看网站特约商户的优惠力度是否能吸引网友到店消费、用手机支付。

这样多此一举的模式,很多银行都在做类似的事情,模式毫无新意。转化率不可控,终端机的使用率也不可控。

曾经看到有网友看到所谓电影票团购优惠取票机之类的,同一个电影院放了N台,而丁丁网的所谓“首创”就不会引来其他同行的效仿吗?又是再血拼?

 危机4.自娱自乐 商业价值不断贬值

不仅仅是丁丁,也不仅仅是所谓O2O模式。自上世纪末以来,国内互联网大环境一直不缺所谓包装。模式、融资、布点、多轮融资、上市或者死的循环过程中,各类的浮夸包装一直充斥。

启明创投董事总经理童士豪认为,O2O线上和线下的连接很重要,如果没有足够的规模和线下销售团队,公司很难做好。“百度、腾讯这些巨头都想把本地服务这一块做好,但并不容易。线下那么多商户,都不是IT自动化的,不是说搞一个开放平台,商户就上来与你合作。而是要一批销售人员上门去推,建立关系。这与出口商在阿里巴巴上做广告和在淘宝交易相比,是完全不同的模式,因此需要有专门的团队去做。”

笔者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作为丁丁,或者58或者全国很多落地各处的互联网公司,如何接地气,或者完成全行业的覆盖,靠每个城市不到30人的团队?不是自娱自乐是什么?大量垂直行业落地上百人团队仅仅做一个行业,可以做参考,当然,也不是人多就能如何,但至少有一些机会!

O2O模式仅仅寄托于自己的平台产品的先进性,不如先服务好自己的商家,让他们学会使用互联网这个武器,形成用户的有效互动,这才是服务的重要核心内容。扫街这种落后的手法看上去似乎并不能达成这个目标!

互联网平台要完成O2O健康的闭环,要提供有价值的服务,有价值是相对于用户及自己的服务的商家。

一方面透支商家的利润,另一方面透支网友的信任,这样的闭环不要也罢。对于投资商也是极不负责的做法。

 机遇并存:亿万市场其实很美好

机遇1.市场细分 机遇广泛

O2O简单的看上去涉及:互联网平台、商家、消费者,细分来看,可以涉及到我们方方面面,只要是涉及消费的领域我们均可以涉及,无孔不入。表面上看来,大站来势汹汹,类似58,分类信息网站硬是包装成O2O,大而全。类似团购,各类优惠,众多商家眼花缭乱。但实际上,涉及很多消费的领域均可以涉及,笔者建议想做好O2O的除了关注传统的美食、小额消费领域之外,更应该关注一些大宗消费领域,如:房产、家居、婚嫁、汽车、亲子、教育,这是一条线上的消费轨迹,各个城市根据经济、教育程度、城市大小有所不同,相同的是份额在日常消费中占比较大,可开拓获利空间较大。

由此看来,随着行业细分的深化,消费者对于O2O平台的服务质量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并不是你有优惠就一定能获取大批忠实用户并且产生互动。合理的 UGC不是单方面网站发布信息、网友被动选择、被动消费。Web2.0时代就知道的悖论,在O2O模式之下,一样适用。主动互动、主动分享是O2O的亮点,绝不应该受限于平台或者单一的互联网产品。

机遇2.传统行业的O2O 活力四射

涉及到O2O,就离不开行业,无论是什么商品,在理论上均可以实现O2O闭环,尤其是涉及到本地生活方面的传统行业,各地均涌现出一大批基于互联网的O2O传统行业的营销案例。

接上文所讲,面对互联网平台运营,切忌跟风。例如最近移动互联网流行各类打车APP,模式都很类似。在对互联网平台的运营以及互联网产品的开发,更应该多沉入行业,了解行业规则和网友需求。学别人的模式,不如自己专注于某一行业的深挖,恐怕更加有效,面对商家切记: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机遇3.接地气 地方门户的最大机会

中国互联网有一大批最草根,最接地气的互联网从业者,他们叫做草根站长。目前大部分草根站长,还是以地方社区论坛为主。前几天有人质疑传统BBS已经沉沦,实际上当前各地的地方门户网站虽然面对众多挑战,但依旧活力四射。也不断爆出1人团队单挑58同城省会城市完胜的经典案例。

这些是因为地方门户网站不缺流量、用户粘性,但缺乏专业的运营思路和行业专业度。恰恰在这几年,互联网细分、精细化运营是大势所趋。提高专业运营手法和行业专业度是各类站长的当务之急。

接地气的社区门户在面对O2O的时候,应该更加接地气去接触行业客户、了解客户需求、寻找销售机会、结合产品转化销售机会、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做好服务。在面对大站落地、垂直门户的时候不用慌张,已经有很多网站做出了榜样,完胜竞争对手。

淘宝的网购已经撬动了中国的GDP,移动互联网浪潮真正迅速到来。O2O在互联网的历史上的生命力注定是经久不衰,但是需要一个务实的态度和满足各方面需求的闭环。笔者认为的O2O的生态比闭环更加重要,互联网的根在于互动和分享,良好的生态会使我们的闭环更加健康,发展也会更加迅速。

亿万级O2O市场,需要我们所有互联网人、本地生活类服务及传统行业、网友的共同推动,告别疯狂和自娱自乐,脚踏实地比信心更重要!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文/宁哲网络 王新宇)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电脑知识

美图欣赏

电脑知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