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苦寻盈利模式:可持续发展才有价值

时间:2016-09-24 09:05:09 

编者按/著名自媒体人“鬼脚七”的一篇博文《自媒体,你能走多远》引发了人们对自媒体发展模式的深刻思考,对于“单兵作战”的自媒体人来说,如何坚持下去,如何避免江郎才尽,如何实现可持续性地“每天发布”正成为摆在他们面前的难题。

不仅如此,自媒体的发展壮大还需要有利的“盈利支撑”,不管这份支撑是来自自媒体本身,还是来自外部融资,抑或自媒体线下其他的运营活动,如果没有资金上的支持,自媒体同样难以做大,或者说做得有质量、有水平。

和讯网副总编辑李明瑜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自媒体盈利与否,是观察自媒体们发展最好的标准。在我看来,只有实现自身的盈利和可持续发展,自媒体才能真正体现存在的价值。”然而,这恰恰是目前自媒体难以逾越的陷阱。

 自媒体:再不疯狂,我们就老了

每天下午2:00-5:00,3个小时,是程苓峰为他的自媒体“云科技”安排的工作时间,他可能会看资料,与圈子里的朋友聊天,以及撰写那令TMT圈内人着迷的稿件。而其他的时间,他则用来爬山、打坐、看书、看碟。

“才思枯竭,怎么会呢,因为我会采访呀。”程苓峰说,与此同时,由于影响力的加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主动给他投稿,但由于对稿件质量的要求,他拒绝的偏多。

“没有拒绝的标准,如果能把这一标准说出来或写出来,那么媒体的创作就会变成流水线,那就不是让读者喜欢的稿件,创作其实是一件主观性很强的工作。”

出身于腾讯网科技中心总监的程苓峰对圈子里的最新产品信息有着超强的敏锐度,这也使得他对趋势的研判吸引了圈内一大批主流人士的关注,而截至记者发稿日,他已经获得了4万名高端用户的关注,其中不乏很多IT企业的老板以及投资人。

“前3个月拿到了20万的广告,接下来可能会少一些,每个月会有几万块的收益,这对于我来说足够了,事实上,每个月我只要有1万元的收入就可以做下去,而这样的收入对于我来说并不难。”显然,曾经担心自媒体能否养活自己的程苓峰已经迈过了这个门槛。

“需要说明的是,这些广告并不是我找来的,而全都是‘守株待兔’式地等到的,这证明人们对于我提供的内容还是高度认同的,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证明了自媒体的价值逻辑:就是提供真正有看点的内容。”程苓峰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不过,对于高度关注自媒体经营状态的传统媒体来说(在这个时代传统互联网也应该算是传统媒体了),他们更关注的是程苓峰现象是自媒体的特例,还是未来可以推广的典型案例?

 个体自媒体:收费在线下?

程苓峰在一篇博文中指出:“为什么人人都在写微博,获得注意力,制造影响力。因为注意力和影响力可变现,可以变现成‘任何东西’。”

程苓峰被业界称为第一个出售广告的自媒体人,通过广告,他实现了盈利。但是这样的案例,却并不多见。即便如此,程苓峰类的自媒体依然面临很多道德方面的障碍,它可以拉广告,但从此他将不能批评广告主,反过来就影响其内容的客观性。

自媒体与传统媒体不同,传统媒体拥有众多广告主,批评选择可以有节奏,而自媒体内容生产有限,广告主相应地也就有限,因此在广告收费之后,自媒体如何跨越道德障碍是一个重大问题。”和讯网副总编辑李明瑜告诉记者。

不过,程苓峰本人却并不这么看,他告诉记者:“因为云科技的内容主要基于产品,而不是基于公司,假如我有30个企业客户,每个月有一家企业给我投放广告,它的产品总是会更新的,所以不存在所谓道德底线的问题。”

对于自媒体的“盈利陷阱”,程苓峰同样认为这是一个伪命题,“目前传媒市场上缺少的不是媒体,而且缺少真正做内容的媒体人,我相信,如果有10个云科技都在专注地来做内容,那么我们一定能拉动广告商在自媒体上的投放,以目前IT企业一两个亿的广告投放来看,自媒体最终切走20%的蛋糕,拿走一两千万没有问题。”

不过,在当前的自媒体市场上,程苓峰的云科技依然算是特例,反过来再看看现有的自媒体,如果以人数分,有纯粹个人化的自媒体和小团队式的自媒体两种类型。

在国内,云科技程苓峰是标准的个人自媒体,而虎嗅则是标准的小团队自媒体,它还被业界称为独立博客。众所周知,截至目前,虎嗅还没有盈利,它在依靠投资人的初始投资生存。

Mary告诉记者:“我在微信上关注了很多的个人自媒体,都非常有特色:小道消息、道哥的黑板报、SuperSofter、ZTalk@青龙老贼…… 他们大都是科技狂,深谙互联网运行与技术进步的人,又有爱好去观察、总结、记录其间的个人认知,业界消息、网络八卦。”

这些人,分成两类,一类不以此谋生,比如“道哥的黑板报”,他是一位从事网络安全的技术人员,是阿里巴巴公司安全部门的前负责人,最近他写了两期中国黑客的文章,在业界影响力很大。但是,他明确表示不会以此为生。他认为,“当作家待遇微薄、是一个无比痛苦的职业。”

“与此同时,根本的问题在于一个自媒体的背后,是一个个人,作为个人你有多大的能力去提供付费内容呢?让国人改变习惯为互联网信息付费,太难了。”一个自媒体爱好者如是表示。

值得注意的趋势是,自媒体的可持续性正成为自媒体人提上日程的重要问题,“鬼脚七”很早就不再是“鬼七哥”一人撰稿,由于预料到自媒体内容可持续性的问题,很早就对外征稿,而“移动观察”也变成了由俩人维护,“小道消息”常说自己想放弃,程芩峰也由个人变成了“程芩峰与他的朋友们”。

“鬼脚七”在他的博文中就表示:“很多迹象表明,自媒体的未来充满不确定性,我关注的自媒体账号中,最近一个月坚持天天发文章的,除了我自己的账号外,就是‘小道消息’了。”

“鬼七哥”将自媒体的可持续性问题归结到“时间”和“内容”的问题,但在商业人士看来,所有这些问题都仍然出在盈利上面,因为“时间”和“内容”都可以外借和外包,只要有足够的资金支持。

不过,以自媒体作为营销平台却正在为各个行业创造机会,以正和岛为例,它可以借自媒体作线上营销,而线下收取会员费。近日虎嗅也刊载了一个案例,“一位律师将微信当做营销平台,受益若干,先从无形资产——扩大品牌知名度起步,最终实现了从线上到线下的盈利,并由此改变了服务模式的格局。”

李明瑜表示:“我认为这种转换方式,才是可持续性的、可大范围复制的盈利模式。”

在程苓峰看来,其影响力变现的逻辑是: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我,尊敬我,自然带来更多的业务机会和对自己旗下产品的推广机会。有几百万粉丝的名人在微博上获得的收入或者省掉的成本,是一个天文数字。

自媒体更新引发平台盈利问题

间隔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技术更迭的速度加快,对自媒体来说,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就成为一场更艰难的选择。

微信的诞生及其快速传播让人们开始关注其盈利问题,尤其是喧嚣的“微信收费”风声,需要人们反思:微信发展的商业模式到底该如何构建?

然而,放大来看,依托微信、微博等方式生存的自媒体,也在考虑其所依存的商业模式在哪里,除了内容收费,广告销售之外,到底还有没有其他的模式存在?

事实上,自媒体早已有之,远有博客、近有微博,现在又有了微信。如果说博客属于专家层面,属于那些文字爱好者的“专属地”,微博、微信则更加大众化,它们的发展,似乎让传统媒体感到了威慑。

以新浪微博为例,从其诞生到现在,围绕微博营销生态链诞生了一大批以此为生的企业,但新浪微博却自始至终难以探索出一条有效的盈利模式或盈利路径。

是靠广告获取收入,还是靠探索电商模式,亦或借助资本市场实现“飞跃”,目前并未形成定论。

最新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新浪微博注册用户超5亿,同比增长74%,日活跃用户数达到4620万。2012年,新浪微博总收入约为6600 万美元,主要来自广告(77%)和增值服务(23%),微博相关支出9300万美元。显然,新浪微博虽然实现了收入,但尚未赢利。

然而,此时此刻,微博的问题开始暴露出来,李明瑜表示:“对于微博来说,它粗暴、情绪化、不理智,有时还公然推翻常识,缺乏公信力,而公信力则是传统媒体最本质的价值。”

2011年,微信隆重登场,每天都在使用微信的Mary告诉记者:“微信比微博干净很多,没有那么多乌七八糟的东西,大都在互相认识的人之间传播,内容更可靠,人们可以有更清晰的选择,这是微信的优势所在。如今大量玩微博的人转到微信平台上,对微博某种意义上来说则形成一种打击。”

“在微信尚未形成有效威胁之前,新浪需要在当前最好的时点做出快速的决策。”Mary表示。

然而,微信同样面临技术更新的挑战,李明瑜表示:“博客诞生于2003年前后,而微博出现在2008年年底,中间用了五六年的时间,但是微信在 2011年出现,间隔时间已经变得越来越短,技术更迭的速度加快,对自媒体来说,探索有效的盈利模式就成为一场更艰难的选择。”

她同时强调指出,“技术的更新也正在困扰自媒体的发展,博客刚刚诞生的时候,人们一窝风似地写博客,而微博诞生后,又一窝风似地转到微博平台上来,微信推出之后,大家又开始热衷微信。”

由此看来,博客也好,微博也好,微信也好,它们不过都变成了互联网时代不断更新的载体平台。以程苓峰为例,他原来发长微博,现在发微信,可以实现迅速地转移,但对于提供媒介的平台来说,由于技术更新迅速,如果不能在一开始发现有效的盈利模式的话,机会稍纵即逝。

 相关案例一

虎嗅网:一只实验室里的“虎”

“这些力量,如生命一般值得被尊重。”日前,虎嗅网、知乎、36氪等媒体联合发表倡议书,呼吁尊重专业媒体原创内容,保护版权。

虎嗅网—— 一个上线不足一年的移动阅读网站再次跃入人们的视野。

“心有猛虎,细嗅蔷薇。”这是英国诗人Siegfried Sassoon的名句,2012年年初,在移动互联网传播思潮的不断冲击下,《中国企业家》杂志执行总编辑李岷,决定辞职创立一个全新的网站——虎嗅网。

这个类《赫芬顿邮报》的网站,不依赖传统媒体庞大的采编队伍,而是大量发掘业界写手和自媒体人的力量;不以长篇累牍的大块文章为特色,而是开掘“明星企业”的热点话题做“有观点”的短小稿件;不以面面俱到的海量信息覆盖读者的碎片时间,而是每天以少量精选的干货吸引读者眼球。

至少到目前,业界对虎嗅网的反应还不错。而在中欧商学院的一次内部论坛上,记者也近距离接触到了虎嗅网创始人李岷,这个心有“猛虎”的女人称,自己只是移动互联网中的一个“小角色”,“创业还不到一年,今后怎么样都说不好呢。”她笑称。

 只有惊喜才能带来冲击体验

“虎嗅只是一个过渡形态的产品。它并不是真正基于移动平台创造的,因而今后也将面临非常多的变数。”李岷似乎很清楚自己所处的位置。

2012年,是全球移动互联网迎来爆发式增长的一年。这一年,全球移动互联网智能终端的应用者超过15亿,根据摩根大通数据,中国也正在成为全球第一大智能终端使用国家,智能终端的持有人接近3亿。也就在这一年,李岷决定在离开传统媒体之后,创立一个个性化的移动阅读平台。

所谓的个性化移动阅读平台,即指公司通过收集读者数据,分析读者阅读喜好,运用专业的程序员、设计员、内容制作人员为主体的团队,对互联网海量信息进行提炼、去粗后,推荐给不同的读者,以满足他们的阅读需要的平台。

“但我认为,他们目前创造的价值并不大,原因是体验不好。”李岷认为,体验不好原因有三个:一是信息质量不高,他们只是通过点击率和评价度,计算并抓取信息推荐给读者,缺少提纯;二是每个平台背后都号称有上千家媒体,因此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信息过载,重复抓取的现象;三是由于这些公司大都不具有足够的数据作为分析依据,因此也无法保证推荐好的内容给读者。“说白了,你在上面看到的都是大陆货,信息只有产生惊喜才能给人带来冲击性的体验。”李岷说,“就像我们看微博时,手都是在快速的划动浏览,当看到一条引人注目的信息时,才会停下来。没有惊喜,就难以发掘信息的长尾效应,商业价值也就难以体现。”

“虎嗅目前的内容定位主要有两个:一是TMT行业里的明星公司,他们即包括像阿里、腾讯这样的龙头公司,也包括像布丁、小米这样的创业公司;二是那些有影响力的公司人物,了解他们想什么,为什么这样想,这样想的背景是什么,并将有观点的文章提供给大家。”李岷说。

 寻找“第三维度的人”

创立虎嗅网,李岷认为,她也需要给自己贴一个标签——“我估且叫它‘个性化的商业资讯与交流平台’”。“目前,虎嗅还做不到真正从内容到读者的个性化,也就说我们还不能实现让读者能感受到的内容是为他量身打造的。虎嗅个性化只是说,我们可以在一些零零总总的消息中编辑体现出的个性化的色彩。”

在创办虎嗅之前,李岷曾与美团网CEO王兴进行了一次深入交流,王兴认为,目前网上信息太多了,但没有一家可以为商务人士提供最有效率信息的网站。而未来在移动阅读平台上将有三类角色起到关键作用:一是写程序的,他们通过抓取和计算把有价值的信息推送给读者;第二是做设计的,他们负责将界面设计得更漂亮,更适合移动阅读;最缺少的是第三种人,真正做内容人,它应该是由传统媒体的主编来趋动的。“你也许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特长。”

“我也觉得,互联网越来越需要一些对传统产业或者传统领域有深入了解和细腻感觉的人来加入。”李岷说,这也坚定了她创业的决心。

虽然凭借李岷和几名资深媒体人的眼界和视角,虎嗅网很快就吸引来一批核心用户。但是目前,虎嗅网的很多员工在商业领域和媒体行业并没有多少经验。鲜果创始人杨东君也曾说:“自己最缺的是编辑,是对内容有理解力的人。”

“传统媒体是一群编辑靠脑力去发动的,而互联网上则更多是工程师趋动的,怎么能把传统媒体个性化的编辑工作扩充到互联网上,如果有一个公司能够做到这一点,他才是有价值的公司。”李岷说。她一直在动用自己的人脉,请朋友推荐传统媒体里的资深从业人员给虎嗅网投稿或给员工讲课。而只有人才储备到位才是虎嗅网长期安身立命之本。

 虎嗅网,欢迎你来“搞”

“亲,欢迎来‘搞’!”2012年5月14日,虎嗅网面向全网发出征稿令。征稿令指出,在虎嗅网首发的原创文章,他们将会评选,并给出最低300元,最高2300元/篇的稿费奖励。虽然额度不高,但李岷希望这能传达出虎嗅认为“优质内容值得被付费”的态度。

这像极了《赫芬顿邮报》的运作模式,这个网站在2012年可谓是名利双收:2011年3月,AOL花了3亿多美元收购了《赫芬顿邮报》;2012年4 月,该网站则获得了新闻界至高奖普利策奖的国内报道奖。186名正式雇员,3000名免费博主,12000名公民记者,每个月200万条投稿量。《赫芬顿邮报》说白了就是一个自媒体群。

当然,不得不说的是,选择这种模式也与虎嗅网的启动资金并不宽裕有关系,其启动资金来自投资人的投资,可以支持虎嗅网团队的日常运营,但如果想请更多资深媒体人全职加入就捉襟见肘了。为了低成本地获得持续的好内容,用社会化的方式做内容也就成了一个必然的选择。

“虎嗅将自己定位于移动互联网上的‘分众’平台,也就是说,它是存在于大众平台与孤零零的自媒体之间的中型平台,它也可能是把自媒体组织起来的平台。”李岷说,“我只能说,虎嗅目前做的还很初级。”

“比如虎嗅只解决了‘广播’的问题,作为移动社交平台,其实讨论功能更重要。再比如,传统媒体没有解决的数据可查询问题,我们依然没有解决。”

更重要的是盈利模式问题。传统媒体平台最容易理解的盈利模式是广告,通过内容吸引流量,再通过广告将流量变现。对于垂直网站来说,并不需要非常高的浏览量,它只要在所在行业获得一定关注就具备广告投放价值。

除了广告模式,延伸到行业深处的服务也是获得收入的一种方式。比如国外知名科技网站TechCrunch很大一部分收入来自其主办的技术大会Disrupt。而在国内,以专注创业报道的36氪为例,它的核心价值除了资讯平台,还有辅助投融资平台36Tree。

“说实话这个(盈利模式)真没想好。”李岷笑称,“现在能说的就是做好内容,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

 相关案例二

《赫芬顿邮报》:没有围墙的新闻花园

当年以“第一份互联网报纸”的口号,成为众多新闻博客榜样的美国《赫芬顿邮报》,其开创者们还在引领着变革。

8年时间,《赫芬顿邮报》完成了从一个单一的群博客网页到新闻聚合平台再到发布平台等角色的数度转换,尽管人们依然对该网站在两年前创下的最高博客收购价这一历史纪录念念不忘,但赫芬顿女士和她的团队早已把这一页甩在了身后。

如今这个网站在保证平均每50秒发布一条新闻、持续更新40多个子频道的基础上,仍继续寻求垂直化的产品线,去年推出的Huffington Live视频新闻频道已经成为该网站的最新拳头产品。而这个新传媒王国的缔造者阿丽安娜·赫芬顿也适时打出了她的最新口号:聚合视频博客时代也来了,我们要让每个人都成为节目制作者。

 就是一个群博客?

在2012年白宫记者协会的晚宴上,美国总统奥巴马曾这样意含讽刺地评价《赫芬顿邮报》:“没人能像你们一样每天‘链接’到这么多的犀利新闻。……而你们还不给原作者付钱,这是多么伟大的商业模式啊。”

在过去的八年里,《赫芬顿邮报》曾数度面对这样的质疑,说白了它本身确实也只是一个群博客。《纽约时报》曾满含醋意地评论道,《赫芬顿邮报》几乎超越了美国现存所有新闻网站的流量。它集纳了如此多的内容,以至于进入该网站就好像在商场购物,几乎找不到出口。而前者(《纽约时报》)的每月在线访问量早在 2011年就被《赫芬顿邮报》超越。

即便在商业模式比较超前的美国,以贩卖内容为主的网络媒体中能名利双收的也不多,但《赫芬顿邮报》是个特例。八年前《赫芬顿邮报》初创时,也只是一个由赫芬顿和她的几位好友因发泄对布什政府的不满而建的博客网站。赫芬顿深谙名人效应的力量,她将自己政治生涯中的人脉积累和社交能力都运用到网站的发展中,早期聚集来的一批晓有名气的作者,几乎都是赫芬顿的朋友。

虽然最初网站的影响力主要来自于经历带有传奇色彩的赫芬顿本人,但很快《赫芬顿邮报》积累起一个多达3000多位博主的博客阵容,网站并不付稿酬,如此仍阻止不了他们在这个网站上发表文章。一些作家为《赫芬顿邮报》写博文的原因只有一个:《赫芬顿邮报》提供了一个不断扩大的平台,既能替即将出版的新书做宣传,也可以接触到潜在买家。

尽管赫芬顿本人也承认“博客空间现在是美国最重要的新闻发源地”,但她无法拒绝传统媒体在新闻采集方面的天生优势,《赫芬顿邮报》最初几年一直没有专职的记者队伍,而依靠从各大传统媒体转载链接来的“免费新闻”,聚合发布。

 让新媒体也能赚钱

多年来,《赫芬顿邮报》的商业理念都是最大化地利用免费资源,赫芬顿本人曾多次为网站辩解,聚合是一种双赢的做法,既有利于原创网站,也有利于整合网站。不过,这种模式仍受到了强烈的批评,认为依赖性过强而发展受限,但《赫芬顿邮报》目前仍保持每年30%的用户增长的事实足以说明,经济学的成本——收益公式并不能完全套用在它身上。

网站的过人之处正在于实时同步发布新闻,《赫芬顿邮报》并不仅仅是向用户展示新闻,而是把用户加入到新闻制作中来,用户可以提交评论,可以发视频,帮网站增加新闻线索和信息,从而带来更多链接,扩大了内容的传播范围,实现“病毒式传播”。而此举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增加网站流量,而有了流量,关注度和广告就都接踵而至。

但《赫芬顿邮报》也遇到了网络聚合媒体在发展期中的瓶颈问题——树立自身作为公共媒体的权威性,早在网站建立初期,赫芬顿就意识到,《赫芬顿邮报》需要增加原创性报道,借以抬高网站身价,在2011年被美国在线收购后,《赫芬顿邮报》开始进一步招兵买马,从《纽约时报》和BBC等大牌媒体挖来了不少优秀的编辑记者。

2012年,《赫芬顿邮报》凭借一组反映从阿富汗战场归来的美军士兵家庭生活的长篇图文报道,获得该年度普利策新闻奖,美国《福布斯》杂志据此认为,这反映出《赫芬顿邮报》新的变化——由汇总信息向原创报道的方向转变。

如果仔细研究《赫芬顿邮报》的财务报表,会发现它作为一个新媒体的发展之路充满艰辛。

目前,《赫芬顿邮报》的读者每人每年给网站带来的收入约1美元,这与传统主流媒体根本不可同日而语。在美国,有线电视网、印刷媒体每年可向每名订购者收取数百美元,广告收入更是高达上亿美元。

鉴于利润如此微薄,《赫芬顿邮报》意识到,只有增加广告、多元化横向垂直发展才有出路,而网站广告收入的多寡又取决于网站流量的多少。对于这样一个新闻聚合网站而言,网站流量的多少与搜索引擎是否优化息息相关。

《赫芬顿邮报》拥有一套核心搜索技术,能让搜索引擎最优先搜索到其文章提供的关键词。《赫芬顿邮报》的过人之处则在于,它的网站上出现的文章在许多搜索引擎上总能排名靠前,特别是Google搜索。

对于赫芬顿来说,她经营的是一个数字化媒体,因而不用担心页面制约了广告。即使会遇到需要发布大量内容的问题,也不必担心页面问题。而这一优势正在被广告商逐渐看重,近两年来,《赫芬顿邮报》屡次涉足关于“品牌内容”的重大行动,网站与强生和思科等知名品牌都达成了合作关系,由后者赞助围绕某个主题而创造内容的网页,如介绍相关品牌产品在女性和儿童或科技方面的影响等,这些网页都会将品牌软文与《赫芬顿邮报》独立编写的内容混合到一起,从而形成软性营销。

当然,赫芬顿的野心不仅仅停留在网络和移动终端,如今她正在向流媒体发出冲击,并尝试颠覆电视新闻的制作营销模式。2012年,网站新增了包括 HuffPost Green、HuffPost Gay Voices在内的44个垂直频道,以及Huffington Live视频频道,以拓展流媒体的新闻服务,影响触角深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如她本人所言,“我们不能在2013年生活在一个有围墙的花园里。”

 记者观察

自媒体会成为“先烈”吗

“传统媒体人就像是汽车时代来临时,那些钉马掌的人。”日前,北大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胡泳向传统媒体人发布警告,提醒传统媒体人要时刻关注变化,掌握变化,适应变化。

而与此同时,以移动媒体、自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的“小宇宙”仍在不断爆发。

新媒体产业联盟秘书长王斌预测,2013年将成为移动新媒体最为关键的一年,“现在整个中国移动用户数量已接近5亿,微博用户超过5亿,基于移动终端的微博、微信、APP(微平台)将成为新媒体传播的三驾马车。”

不可否认,当下基于移动平台打造的新媒体正层出不穷。他们以开放性、互动性见长;以时效性、即时性取胜;同时相对传统媒体而言,他们似乎更愿意放低姿态来倾听读者的需求。

过去15年,传统互联网平台更多只是作为媒介(渠道)存在,他们的大部分内容仍是向传统媒体(即报纸、杂志、电视等)购买的。因此,传统媒体在早期互联网阶段并没有受到太大冲击。而以移动互联网兴起为始才真正将内容传播带入了大众消费时代。

“移动互联网到底改变了什么?其实就是两个:一是时效性更强,它比传统互联网的更新速度更快;二是内容的产生方式更丰富,比如微博和微信均可以自动生成内容。”布丁移动创始人徐磊认为。

但这是否说明那些依靠移动互联网生长的自媒体到了发力的时候了?“我的观点是,自媒体没有想像中那么强大,而且很有可能变成先烈。”徐磊认为。

 综合来看,自媒体目前普遍面临三大挑战:

第一,内容充分性不足。一个写书的作者如果用5年甚至10年写一本书,那一定是一本有深度的书。而作为自媒体,你需要每天更新内容,这将是一个非常难以完成的任务。而与此相对,传统媒体则是靠一批编辑和记者团队来完成内容制作的。

第二,传播性不足。微信、微博平台的影响力是否足以承载自媒体的传播需求?目前来看仍显不足。而像虎嗅、36氪等平台,严格上讲,只是传统媒体向新媒体适应的一种过渡形态。

第三,精准传播的转化率不足。

精准不是一个新词汇,比如亚马逊,通过后台的计算和识别,它可以了解用户买过什么书,喜欢什么书,与其有相同喜好的人在关注什么书?但这些精准是嫁接在用户给出了明确信息的基础上的。而在用户没有提出明确需求的情况下,比如对于内容的需求,做精准推荐就不如做主流推荐。

举个例子,将广告信息精准推送给10万人,或者广泛推送给1亿人,哪个现金转换率更高?可能是后者。这一方面是源于品牌影响力扩大,带来的从众效应; 另一方面,则源于一些用户并不明确自己的需求是什么。在目前信息过载严重的前况下,“精准”的内容反而有可能被忽略掉。“精准的目的是为让人消费,即有人愿意为此买单。以我们目前的广告形式来看,主流推荐仍是现金转化率最高的。”徐磊说。

而事实上,以传统媒体为代表的主流推荐在嫁接了新的传播渠道和互动功能之后,同样也在准备着迎接新一轮的发展机会。

新媒体与传统媒体间一场双向改造运动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谁能最终胜出,取决于谁能更加秉持“用户为王”的理念,并运用新技术落实到行动中。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电脑知识

美图欣赏

电脑知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