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永福:UC的核武器是什么 到底值多少钱?

时间:2016-09-24 09:19:06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UC优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创业邦杂志:UC到底值多少钱

采访|及轶嵘 翟文婷

文|及轶嵘

中国入行最早、最具盈利能力的移动互联网公司,在新的产业变局下,不得不面对价值重估的现实。

绯闻“女主角”

在苏州街维亚大厦16层的办公室里,UC优视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俞永福面对《创业邦》杂志再一次表态:“一年以来我的态度一直很清楚,UC是非卖品。”这里是UC的北京办公室,有100多名员工。UC 1500名员工,大部分在远离北京的广州。

采访那天正赶上“三八”妇女节,UC从外面找了摄影师,给女员工们拍艺术照。

百度对UC的收购绯闻已经传了很久。媒体上广为流传的版本是,百度春节前与UC达成控股协议,估值约为12亿美元,但是只是传闻而已。当事方的态度一如既往,收购方百度三缄其口,被收购方UC则坚称绝无此事。

分析人士认为,百度收购UC是为了抢占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地位,弥补此前自己移动互联网领域布局的不足。而UC作为移动互联网最早一拨企业之一,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在塞班时代几乎是手机用户上网的唯一选择。但在新一代智能终端时代,面对本地App的强势冲击和其他手机浏览器对市场份额的凶猛争夺,其发展前景并不明朗,也想“找棵大树好乘凉”。

1976年出生的俞永福看起来比实际年龄老成一些,圆脸,稍有点胖。他2006年底由联想投资空降到UC,当时何小鹏和梁捷带领的UC团队只有十二三个人,资金极度紧张,融资计划被国内几乎所有的顶级VC说了“No”。

俞永福与雷军私交甚好,雷军曾经说过,永福做什么他都支持。由此UC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雷军的200万人民币。

按照俞永福的总结,“非卖品”的意思是,第一,UC的创业者是这个公司的大股东,这件事情是不能动摇的。俞永福说,他非常清楚地认识到,一个创业企业要发展,一定要有灵魂,就是一定要明确所有者;很多像诺基亚这样的大企业,迅速垮下去就是因为没有主人。所以对于UC的团队来讲,要实现UC的梦想,保证UC的独立自主性非常关键。

第二,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吸取整个产业里面有价值的资源,让企业的产品技术得到提高,这也是坚定不移的。他说,合作有多个层次,可以是股权投资,也可以是产品和业务方面的战略合作。关键是要认同UC整个团队的独立性和梦想,愿意添砖加瓦。

除了2006年底雷军的那笔天使投资,2007年8月,UC又得到了晨兴投资和联创策源合计1000万美元的投资,后来还有阿里巴巴集团和诺基亚的战略投资。算起来,VC也到了快要退出的时候。

“我们没有投资方资本退出的压力。”俞永福说,“2007年融资满1000万美金之后,UC成了融资的甲方。早期的投资者要想退出,随时都可以,因为随时有接盘的人。”UC也不缺钱。“我们有可能是非上市公司里面最有钱的几个互联网企业之一。”

尽管俞永福一再宣称UC是“非卖品”,但《创业邦》从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那里得到的消息是,百度和UC的交易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并且不止百度一家在抢购UC。

“这个交易最后做完了,肯定是高于10亿美元的,应该在12到15亿之间。”这位投资人士说。实际上,腾讯早在几年前接触过UC,当时的价钱也谈得差不多了,但俞永福的一个条件彻底堵死了合作的可能:腾讯可以投资,但自己不能再做手机浏览器。“这显然无法让企鹅接受。”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投资人告诉《创业邦》。

他很看好UC的创业团队:“每个人都很强。”这个团队包括四个人,何小鹏管产品,梁捷管技术,俞永福负责战略,还有后来加入的朱顺炎——他在市场推广方面非常强悍。“他们从塞班时代到安卓时代的转型很迅速,产品跟上来了,渠道又发挥了原有的优势。虽然肯定没有诺基亚时代那么强势,但总起来说表现还不错。”这位投资人说。

因此,按照这位投资人的分析,这笔交易对百度来说是个合适的买卖。如果UC继续成长,那对百度来说是个非常成功的收购。如果UC不成长,也算是个防守型的收购,UC没有落到竞争对手手里。并且UC是家能赚钱的公司,光游戏一个月能有四五千万的收入(分成前),“百度收购的钱是能够赚回来的。”

假如UC值这么多钱,又愿意卖,对百度来说,这是一个值得珍惜的机会吗?

根据清科研究中心的数据,2013年,移动互联网用户数或将首次超过互联网。可以预见的是,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将会大幅增加。虽然PC互联网的绝对使用量并不会减少,但与移动互联网相比,在很多领域里面,PC固定互联网的流量百分比会变得比较小。

这就意味着,一个现在有几百亿美金市值的公司,无论是阿里系、百度系还是腾讯系,四五年之后,如果在移动互联网没有获得应有的地位,或者没有获取跟在PC互联网一样的地位,那么公司就会真正“out”了。

现在破费几亿美金,比起将来某一天被边缘化的惨境,还是划算多了。一位专注早期移动互联网的投资人对《创业邦》说:“当然,如果百度花钱去投资或者收购移动互联网公司,是一个聪明的举动。这是老一代互联网公司,不至于一打盹、一不小心被一家不知道哪儿冒出来的公司给取代掉的最佳方式:把对手扼杀在萌芽之时。”

没有人能预测未来,也没有人能改写历史。“当年谷歌20亿美金要卖掉也就卖掉了,腾讯几千万人民币要卖也就卖掉了。如果他们不坚持到最后,现在的互联网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呢?”这位投资人感叹。

UC的未来等于浏览器的未来?

UC值12亿美金吗?

人们质疑UC的存在价值,其实更多地是在争论移动浏览器在未来移动互联网上的地位。它是一个重要的入口吗?它会因为本地App的风光而越来越被人冷落吗?

著名互联网评论人士洪波是坚定的“倒浏览器派”。他甚至认为,手机本身就是一个入口;在手机之上,不再有其他入口。并且,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日渐成熟,移动浏览器的用户会被本地App大量分流,浏览器将会被大多数用户抛弃。

UC从2G时代发展而来,那时的手机CPU处理能力极低,上网速度也只有几kb,为了解决网速慢的问题,UC使用了服务器、客户端混合计算的云端架构:先把用户要访问的网页抓到自己的服务器上,让服务器压缩页面后,再传到手机上。由于塞班自带的浏览器不给力,UC几乎成为当时用户的唯一选择。

诺基亚那个时代没有App,用户只能通过浏览器进入互联网。而今天,用户有大量App可以满足他们不同的需求。洪波说:“UC浏览器过去曾经重要过,但是今天它的重要性已经被替代了。”

他的结论是,传说中百度收购UC这事儿,给UC的估值不是太高,而是高得离谱。

持相同观点的人不在少数,这也是UC受到质疑最多的地方:UC浏览器的竞争环境已经和塞班时代不可同日而语。本地App的冲击,QQ浏览器、百度浏览器等等,数一数,大大小小的竞争对手有十来个,而安卓、苹果等的原生浏览器做得越来越好,也减少了很多人使用第三方浏览器的机会。

但是,市场很小的时候,再独大也没用;市场很大的时候,几个百分点的市场占有率就很可观。移动互联网总的用户数在增加,整个市场的蛋糕越来越大,这对每个移动浏览器厂商来说,都是好消息。UC方面的数字是,目前在安卓上的月活跃用户数达到了1亿。这个数字比当年的塞班时代大了好几倍。

UC产品总裁何小鹏说:“我们的增长比很多同行更快,我们的用户活跃度还在提高。而且我们现在发现,屏幕越大,网络越好,我们的活跃度提高得越多。”

何小鹏的理由很简单:“硬件在增强,今年六月份以后,基本上市场上出来的手机,最差的山寨机都是双核、500兆内存,而明年可能最差都是四核。网络也变得越来越快,3G到4G、4G到Wifi这样的变化一定是可期的。”

而在PC时代,这种事情是发生过的。在2007年之前,所有人看视频都要装一个客户端。因为用浏览器看很慢很卡,客户端的好处就在于,可以缓存,视频很流畅。但是2008年之后,随着带宽传输效率的提升,在浏览器看视频不卡不慢了。今天大部分人看视频用页面,看优酷和土豆。

用户不是技术专家,用户需要的不是一个App或是浏览器,而是更简单快速的服务。

万普世纪科技有限公司CEO黄波是UC的长期观察者,他将浏览器和应用商店列为移动互联网两大并行入口。他说,从长期来看,一定是用浏览器的时间多。因为应用商店只是用户在上面短暂停留,下载了应用就走了,用户黏性偏低。浏览器的商业模式比应用商店更广阔,浏览器里面更容易捆绑一些高价值的、商业性很强的服务。

根据黄波的估算,2012年,应用商店的入口量肯定超过浏览器,比例大概是二比一;今年浏览器会占到一半;明年的话浏览器有可能就会超过应用商店。

黄波把中国移动互联网产业链里面的玩家分成四个梯队。

第一个梯队现在有三家半公司,百度、腾讯、360,还有半家是91。第一梯队的概念是说,每家公司不光做自己的生意,还试图主宰整个产业链。这几家公司都布局很大,上下游通吃。但大公司因为抢入口,真正功能性的东西做得不多。

第二梯队就是新浪、搜狐、网易、世纪家园、大众点评等,这些公司试图在一个有大模式的垂直领域里面占一个好位置。第一梯队的那几个大家伙做不细或者顾不上做的领域,第二梯队的人就玩命做。

第三梯队是像墨迹天气这样的公司,在一个很小的领域里面耕耘,商业模式还不是很清晰。

第四梯队就是一些中小开发者。

UC被黄波视为介于第二梯队与第一梯队之间,虽然还没有站得很稳,但在浏览器这个垂直领域已经占据了一个好位置。“UC虽然没有主宰产业链的能力,但已经具备了在移动互联网跟新浪、搜狐这样的公司竞争的实力。”他说。

UC是什么?

在黄波眼里,UC现在跟别的浏览器公司不一样的地方,根本不在于它的浏览器产品本身,而在于UC的布局。“它以浏览器为入口,已经实现平台化了,但是别的浏览器厂商还在浏览器这个小地方上玩儿命地投入,还是在做原始积累的阶段。”

对于发展了10年的PC互联网,俞永福总结了一个规律:用户的需求分为三个类型:对于信息的需求,对于娱乐的需求和对于生活服务的需求。相对应的,是三种商业上的变现方式:企业付钱的广告形式、用户付钱的增值服务形式和低买高卖的电子商务形式。

“从2008年开始,我们在移动浏览器的入口服务平台之上打造自己的业务服务平台:导航平台,满足人们对信息的需求;游戏平台,满足移动用户的娱乐需求;还有一个是电子商务的生活服务平台。”俞永福说。

在PC互联网上,广告、增值服务、电商这三种盈利方式是分阶段成熟的,在移动互联网上也不例外。UC从2009年开始盈利,商业化的成熟也是先从广告开始。目前广告还是占了UC收入的大头,来自游戏的营收成长很快,电商还在尝试阶段。

黄波说:“每个浏览器都有一个导航站,别的浏览器的导航位置商业化探索不多,看着哪儿合适就摆一个。但UC上的导航站,几乎每一个位置都卖出去了,而且都是经由非常成熟的市场定价体系卖出去的。”由此带来的收益肯定大不相同。“同样,如果一天100万用户,UC上可能能产生200万收入,但是别的浏览器可能就10万收入。”

2012年UC九游跟合作伙伴的分成达到一个亿,在九游平台上月收入达到百万元级别的游戏超过20个。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UC首席运营官朱顺炎介绍,2008年,UC就有两个主线,一个是要推广UC浏览器,第二个是盘算将来怎么赚钱。游戏肯定是一个比较大的领域。

那时候的手游市场非常小,PC游戏如日中天。手机屏幕小,游戏体验差,游戏生命周期也很短,用户只会在很碎片化的时间去玩。覆盖的人群包括很多没有PC的屌丝用户,像工人和学生,平时玩得多,周末反而少。

当时那些PC游戏开发商,不在意手机上的这些“小玩意”,看不上。而且那些游戏大佬的日子也不是过得优哉游哉,而是拼杀得你死我活。最优秀的人才和最好的资源,都投入在PC游戏上。即便有的开发商在手机上有一点投入,相对来说也不足。

“这恰恰是个机会。给我们这种专业的手机游戏厂商留下了足够的市场空间。”朱顺炎说。

UC采用了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的办法。最开始先做游戏下载,通过用户的下载行为来看用户对游戏的喜好度和市场的发展情况。当时UC就基本上确定了走平台化的路线,做渠道,不做内容。然后建立九游平台,物色游戏运营人才。到2012年九游平台发布的时候,前面已经经过了5年时间的积累。

“现在应该算我们发展的第三个阶段了,”朱顺炎说,九游2013年的目标是给开发商的分账达到3亿元。

UC在电商领域的尝试与游戏类似,做平台,由淘宝等专业电商网站提供内容。俞永福说,UC希望做Shoping Mall,提供煤水电和场地,合作伙伴开店做生意。在PC互联网上购物非常方便,因为有便捷的支付体验,通过浏览器就能直接转账、付款给商户,而之前在手机上不行,用户只能使用各个客户端。UC通过与支付宝和银联的合作,实现了手机浏览器内可支持直接使用支付宝、银联卡支付。

根据淘宝无线的数据,UC浏览器一直是用户使用手机访问淘宝网的最主要渠道。小米曾经在UC上发售过手机,结果一周卖出去两万多台。

黄波经常会把应用商店每个应用的用户量进行汇总排序,发现UC目前在所有移动浏览器中,用户主动下载量是最大的。

“UC的用户活跃度也比较高一些。国内所有的浏览器在我们上面都投过广告,投的钱都不少,就是UC的留存率比较高,这说明下UC的人,要么还是原来塞班时代用过的,有一些品牌黏性,要么可能就是觉得产品功能确实不错。”他说。

但洪波并不认同UC的商业化尝试。“我觉得这也算不上创新,只不过是这些地方能挣到钱。浏览器就是浏览Web用的。搞成一个游戏中心,其实是缩小了浏览器的使用价值。”洪波说。

UC的核武器是什么?

很多人认为UC的成功源于起步早。顺为投资副总裁孔毅说,雷军投UC的时候,大家对移动互联网还没太多感觉呢,所以UC积累的用户量很大。某个软件用户用得多、用得时间长,就会有感情,产生品牌依赖。

在黄波看来,“早”是一个原因,更主要的,是UC的市场推广能力。“UC做得最成功的地方不是技术和产品,而是跟别人换量。UC导航页上每一个位置,像新浪、搜狐的这些位置,都是要么卖钱,要么换量。”

UC换量已经持续很多年。“塞班时代就是靠这个快速发展起来的,”黄波说,“现在UC每天能换来10万的新增用户。”

据说,UC花了一两年时间专门搞这套体系,首席运营官朱顺炎是这套体系的幕后“操盘手”。很多小网站跟UC建立起这个关系之后,就再也离不开了。因为离开以后,立刻就没有流量了。他们被绑架也心甘情愿。

例如,某个网站想要挂在UC导航页上某一个位置,让UC给自己倒流量。网站回报UC的方式,要么给钱,要么帮UC推用户,就是在自己网站上挂上UC 浏览器,推荐用户下载。国内很多大的WAP网站上面都挂着UC浏览器的下载链接,就是因为有这么一个交换关系,一来一回如果换平的话,大家都合适。但是实际上换不平,UC给网站带去的用户要更多一些。这时候,这个网站站长就会自己掏钱,在广告平台上请别人一块儿帮他推广UC。

UC自己在广告平台做推广,可能下载单价是1.5元,就是用户每下载一次,UC付给广告平台一块五。这些站长在广告平台推,下载单价是3块。因为太多站长还不起UC那么多流量,所有这些站长都要花钱请广告平台推广UC,大家一抬价,价格水涨船高。

站长和广告平台之间形成了很默契的合作关系。网站的主要收入来源就是放广告,网站上面放很多广告,比如站长赚了5块钱,他会拿出3块钱去帮助UC推广浏览器,这3块钱又回到广告平台。对于这个站长来讲,他从广告平台赚回来5块钱,又付给广告平台3块钱,最后他自己只赚了2块。

一位站长说:“站长赚的钱肯定一大半拿去推广UC了。”

“UC给别人一个用户,别人还UC一个用户。UC给别人的用户还是UC的用户,别人给UC的也变成了UC的用户,UC的流量是1变2、2变4、4变8,越换越大。”这位站长分析道。

UC虽然没有直接得到钱,但得到了用户。在这个过程当中,UC没有自己花钱做推广,等于把广告成本省掉了大部分。“UC这些年的线上推广,80%的推广费都不是自己掏的。”

一堆人帮UC掏钱买用户,UC的用户量涨得很快。用户量越多,广告位置就越有效,UC自己卖广告就可以卖个好价钱。“UC的游戏频道、音乐频道全部自己卖,搜索全部卖给百度。”这位站长说,“最后谁最赚钱?UC最赚钱。”

根据这位站长的观察,QQ浏览器一直就想把UC这套换量模式建立起来,但是始终没成功。

一位与UC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创业者说,UC这套体系最重要的就是合作氛围。UC做事比较靠谱,说给你带多少流量,就给你带多少;说给你多少钱就给你多少钱,从来不拖欠。所以UC跟渠道的合作氛围非常好。“而相比之下,腾讯太官僚和强势,流量还没UC大的时候,就给渠道伙伴提出种种要求。本来交换流量是大家平等合作,太强势的做法让人不爽。腾讯的换量体系一直就局限在很小的范围之内,造血功能没有UC强。”

对话俞永福

《创业邦》:在手机上,搜索还有价值吗?

俞永福:对于10年互联网的一个总结,就是互联网上面跑着三流——人流、信息流、现金流。只有两个位置是最关键的,一个是入口,一个是目的地。像浏览器,像搜索,都是入口;像社区、音乐、视频、资讯是目的地。

在手机上,搜索的需求只会更加旺盛。整个互联网或者IT产业其实就是帮助提高用户效率,让你完成一个需求的时间变短。你的时间变短之后,需求会变得越来越多,因为反正一天24小时。所以在移动互联网上,用户要寻找、到达一个目的地的需求是非常旺盛的。这里面不能够把搜索太窄义得看,第一个就是PC上的搜索形态,到移动侧的这种需求会很旺盛,但是手机终端本身跟PC的不同,会把搜索的需求成级数级地放大。

最大的不同是什么?输入方式的不同。传统意义上的搜索,最关键的一点是要输入一个关健词,它给你反馈结果,这是搜索最重要的输入和输出。移动互联网最大一个变化就是输入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原来要输入一个文本,现在手机多了眼睛、嘴巴、耳朵,它可以用麦克风,可以用camera,输入的方式多种多样。

还有大量的后台输入,就是你的手机型号、你是谁、你在哪里等一系列信息,这都是利用手机的特性,可以提供的让后台输入的一些信息。所以说会把整个用户的这种广义的搜索需求,在未来会有极大的放大。

《创业邦》: 你如何看待上市?

俞永福:这个要看大的一个周期。在去年的话,如果你是PC业务公司,能上市的话最好去上市。如果今年你只有PC业务,就基本上没有人对你感兴趣了。移动互联网企业我想在后面的5年,都有上市的机会,大家都会有兴趣。

《创业邦》:在你眼里,什么是酷公司?

俞永福:我觉得有几层含义。第一层含义就是说引领潮流,大家都在用,用户量大的都可以叫酷公司。第二个就是技术有领先性,大家都达不到,比如说谷歌眼镜,现在还没有用户呢,但是大家都觉得酷。第三个设计,这在美国越来越明显,设计是一个产品的竞争力。

当然要看你的产品的形式,比如说浏览器在设计方面要做得很酷,就很困难。但它的用户量大,技术先进,也是酷。

《创业邦》:作为空降的CEO,你觉得创业团队怎样才能更有凝聚力?

俞永福:这几年以来,我觉得兄弟之间的凝聚力是一天一天在加强的。联想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战略、带队伍,搭班子还是非常关键的。不同班子的成员是其中的一块板,他的长项让整个团队是一个木桶。班子一定要有良好的决策机制,问题要充分讨论,但是一定不要假民主,一定要在业务上是一号位的人做决策,比如说我们所有人都可以给小鹏在产品上提建议,但是最后的决策一定要让小鹏做。看一个团队是不是叫做班子团队,就在这件事上,看大家是不是能够信任和尊重。一号位老做出错误的决策,肯定不行。但如果你决策失误一次别人就跟你翻了,就是容忍度太小了,也不行。

还有一点就是大家一定要能力互补。能力互补有一个好处是,你能做的事我做不了,我能做的事你做不了,所以你看我美,我也看你美,彼此有发自内心的欣赏。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电脑知识

美图欣赏

电脑知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