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图秀秀吴欣鸿:从千万小子到亿万先生

时间:2016-09-26 14:03:14 

每一年的“30岁以下创业新贵”都会有些新面孔,同时,也都会有“漏网之鱼”,比如1981年出生的美图秀秀创始人吴欣鸿。这当然和我的视野有关,但不可否认,在北上广深之外的很多地方,都“隐藏”着一些不为外界所知的年轻创业者,他们低调、他们久经沙场、他们成绩斐然,还比如,同为1982年出生的熊俊和姚剑军。这些人刚刚达到自己人生的而立之年,对于他们来说,创业无止境,新贵永不晚。

【点击图片进入下一页或下一篇】

这不是一个关于如何发财的励志故事,而是一个“闷骚男”如何变身为拥有上亿用户的超级产品经理。

文 | 方浩

有其父必有其子。2006年,吴欣鸿买来人生第一部车:宝马325i。他很快就迷上了飙车,还加入了车友俱乐部。一次车上坐着他还不满2周岁的儿子,吴欣鸿在厦门空旷的公路上突然提速,只见儿子的表情慢慢由淡定转为惊愕,像极了日后网上很红的一个面对同样“情景”的外国小朋友——人生何处没有“坑儿的爹”。

后来,吴欣鸿的哥们、同步推的创始人熊俊经常拿这个小侄子找乐:“走,坐你爸爸的车去啊?”小家伙总是惊恐地摇头:“不不不,我不要坐!”

这个故事是2012年春天的时候,熊俊在厦门亲口跟我讲的。2012年底的一天,当我向来北京出差的吴欣鸿求证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时,他点点头,说:“那是他很小的时候。现在已经6岁的他,天天嚷嚷叫我开车带他去兜风!”

外表文静,内心狂野,是吴欣鸿的自我定义。坐在位于北京东三环千禧大酒店的大堂里,1981年出生的他更像一个90后,蓬松卷曲的一头浓发下面是一张内敛、略带羞涩的娃娃脸。我问东,他绝不会说西。

他这次来北京是为参加创业邦年会,在他的那个讨论专场中,有皮皮鲁的郑亚旗、聚美优品的陈鸥、力美广告的舒义、酷盘的顾志诚、游戏矩阵的徐乐,唯一一个90后创业者是在聊网的徐德臣,但他看上去要比这个专场中年龄最大的吴欣鸿还要成熟。换句话说,作为美图秀秀的创始人,吴欣鸿是这帮人中长相最具“欺骗性”的一个。

坦率的说,在《创业邦》杂志2011年第一次推出“30岁以下创业新贵”的时候,我们并没有想到当时年龄刚好合适的吴欣鸿。不仅是因为美图秀秀偏居厦门,很难被媒体发现,更重要的是,当时美图秀秀几千万的用户量,在中国PC客户端排行榜上,只能算是个后起之秀。但两年之后,美图秀秀不仅在PC上用户量达到1.2亿,移动端也即将在春节前后突破1亿用户。

而在苹果官方应用商店App Store不久前公布的2012年度榜单上,美图秀秀与QQ、微信、微博一起挤入前十名。在这10个应用中,有7个来自平台型公司,只有3个来自创业公司,吴欣鸿的美图秀秀是其中之一。

这有点和高手飙车的感觉。据说吴欣鸿在场地里,一般都是开到220公里的圈速。但当他走下车,又会让人觉得这是一个不善言辞、有点小爱好的邻家男孩。吴欣鸿说自己是一个很宅、很内向的人,以前不爱和人说话,但现在哪怕在饭馆吃饭,只要听到有人提起美图秀秀,他就要跑过去,问这问那。在他的iPhone 里,微博搜索页面充斥了各种和美图秀秀相关的关键词,比如,“美图秀秀 最新版”或者“美图秀秀 不好用”。其默认关键词近百个,他不时地选择、搜索,然后与用户互动、解疑。

不停地和各种各样的人打交道,这是小时候的吴欣鸿怎么也不会想到的。学画画出身的吴在人生的最初20年里,一直是用画笔在和自己的内心世界沟通,说白了,那是建构一个属于自己的世界;而今天的美图秀秀,则是帮助别人建构另一个自我。“这二者的共同点是,都是借助图像。”吴欣鸿说。

显然,这是一个起点和终点能够自圆其说的故事。但故事的过程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高中毕业,吴欣鸿没有选择去读大学,那是因为他在中考之后,就休学去美术学院学了两年油画;

回来继续读高中,并发现了域名生意,18岁开始,他便成为中国最早一批经营域名生意的人,几乎与他的泉州老乡蔡文胜同时起步;

如果父亲的工厂没有遇到困难,吴欣鸿本来就是个标准的富二代,在父亲的工厂关闭之后,他在域名生意上的所得,某种程度上也回报了家里;

他在2001年开始创业,是中国最早一批进入社交网络的创业者,甚至比Facebook还要早,但以失败而告终;

最终他又投奔了在域名投资方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大哥——蔡文胜,从产品经理做起,前后尝试了不下30款产品,最终做出了美图秀秀。

现在,美图秀秀在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端的增速,以每天30万的规模在增长。吴欣鸿说,“那是用户,不是钱。”

 特立独行的“骚年”

站长之家创始人、著名页游神仙道的出品人阿飞(姚剑军)在2000年的时候就认识吴欣鸿了。阿飞是在当时的一本杂志上看到关于吴的报道。那时的吴欣鸿因为域名生意,已经在圈内小有名气。杂志上的吴看上去文文静静,与泉州一带生意人的形象格格不入。阿飞对这个仅比自己大一岁的年轻人十分感兴趣,他循着文中提到的一个论坛,顺藤摸瓜找到了吴欣鸿,两个人开始互加QQ,三年之后,才在厦门第一次见面。

当时阿飞觉得吴的相貌和杂志上相比,一点也没变,充满了艺术家的范儿。此时的阿飞虽然也赚了些钱,但他还不是那个中国成千上万中小站长心目中的“总舵主”,更不是日后凭借神仙道一款页游赚足了眼球和钞票的“神人”。准确地说,2003年这两个年轻人的见面,充满了喜感:一位只有中专学历的“屌丝”拜会一位没上过大学、披着艺术家外衣的“屌丝”。毕竟,当时的吴欣鸿已经在域名投资上赚了几十万,至少在福建,算得上是个有名有号的互联网人士了。

少年吴欣鸿想过N种成名方式,但肯定不包括域名投资。他出生在泉州一个即使在当地也算得上富裕的家庭,父亲早年创业,有自己的工厂,早就为吴欣鸿解决了衣食之忧。但是吴欣鸿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画画。初中三年,吴获得了不少美术方面的奖项,加上学习成绩尚可,他被保送到了泉州数一数二的高中——泉州一中。当人们以为这个孩子会按照一个优秀特长生的路径成长,即继续获奖、参加高考、进入清华美院的时候,他选择了另一条道路:休学两年,去杭州的中国美院进修。原来,他从学校的美术老师那里得知,每年都会有一些老师去学习。吴动了心思:既然上大学也是学画画,为什么不现在去学?就这样,他以一个初中毕业生的身份,来到杭州,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叔叔阿姨们”一起上课、一起写生。“家里一开始也反对,但我比较固执,他们最终不得不同意。”吴欣鸿说。

对于一个15岁的少年来说,异乡求学多少是件令人感伤的事情,但吴欣鸿感受到的更多是好玩。每年春节前后,坐上火车,一坐就是一天,从福建到杭州,或者从杭州到福建。他爱去中国美院的图书馆,翻看从古典到现代派大师的各类作品。以今天的眼光看,在杭州的这两年中有一件事情对日后的吴欣鸿影响深远:他迷上了摄影。通过找家里要钱,他买了一部国产海鸥单反相机,所以他每天不是拿着画笔,就是拿着相机。既不用应付各类考试,也没有想过拿照片投稿,反正就是喜欢。“那两年过得很简单。”吴说。

两年时间很快过去,吴欣鸿回来了。幸运的是泉州一中还给他保留了学籍,所以,他又和一群学弟学妹们读起了高一。这是1998年的中国,互联网已经开始在这里长出触角,电脑也走入一小部分中国家庭。吴欣鸿家就是其中之一,家里给他花1万多块钱买了台电脑,吴欣鸿迅速学会了怎么联网。他经常泡的都是一些与美术相关的艺术类网站,也会看看新闻。

1999年的某一天,吴欣鸿看到了一则新闻:一个叫做“business.com”的域名,在美国卖了750万美元。这个新闻,也被另一个在香港做生意的泉州人看到了,他叫蔡文胜。人不能同时踏入一条河流,但馅饼有时会同时砸到两个人头上。彼时的吴、蔡根本不认识,但他们几乎同时被这则新闻放到了“同一条河流”——域名投资。与已经不差钱的蔡文胜不同,吴欣鸿要想玩域名,必须从家里借钱。而生在泉州的一个好处是,父母不会把做生意视作“歪门邪道”,相反,这似乎是这一带孩子的成长必修课。

家里给了吴欣鸿1万多块钱,什么也没说。但吴心里有数,他已经感到,父亲的工厂正在走下坡路,自己在网上做点生意,没准将来还能对家里有用。但1万块钱很快就打了水漂。当时的域名均价在500块人民币左右,而吴欣鸿的出手逻辑依然具有“文艺范”:每天抱着本英语词典,从里面挑与艺术相关的单词。一年下来,没有成交一个。不过当其他同学整天在学校谈论《七龙珠》或者《还珠格格》的时候,吴欣鸿总是一个人安静地躲在角落里,像个乖乖男一样抱着英文词典煞有介事地学习,以至于老师和同学们都觉得他爱学英语、有什么抱负似的。“用‘闷骚’二字来形容他,太合适不过了!”阿飞说。

任何生意都有门道,域名投资更不例外。在交了1万块钱的学费之后,吴欣鸿开窍了。首先,域名每天都有很多到期的,国外有专门的网站,只要交一些会员费,每天邮箱都会收到一个列表,里面都是转日零点可以交易的域名。其次,由于可交易的域名太多,而每个投资者的兴趣偏好各有差别,所以如何以最快的速度对号入座就成了关键。一般情况下,吴欣鸿会把自己感兴趣的关键词挑出来,然后找到国外的一家职业抢注公司为自己服务。当然,这也需要支付一些费用。2000 年,吴欣鸿迎来了第一笔交易:他手里一个叫做“e23.com”域名经过讨价还价之后,卖给了美国的一家公司,价格3000美金。这几乎把之前的成本全部收回来了。

这时候,中国最早的一批域名投资者也开始出现。广州的易域网是当时最大的域名投资论坛之一,创办人是现在58同城的创始人姚劲波,后来电视广告上范伟那句著名的广告词“28,28,咔咔就是发!”,其域名“28.com”最早就是出自姚劲波之手。易域网上的活跃分子包括蔡文胜、吴欣鸿等30来人。 2000年的一天,吴欣鸿接到一个陌生来电,对方自称是蔡文胜。原来蔡文胜是根据吴欣鸿在论坛上的联系方式找来的,没想到两人竟是老乡。认识以后,比吴欣鸿大整整12岁的蔡文胜会偶尔约吴欣鸿出来讨论域名投资,以至于吴的家里一度怀疑这个石狮的大男人是不是骗子……

2001年对吴欣鸿来说是高考年,但此时他已经深陷互联网浪潮,最后没有去上大学。通过域名投资,吴欣鸿积累了自己的第一桶金。2002年,他发现了一个非常好的域名:520.com。当时非常流行的一句网络语言是“5201314”(我爱你一生一世),没错,520.com是一个天生的交友网站(当时社交两个字还没流行)。吴欣鸿拿出自己的3个域名并贴了一些钱,才把这个域名从一个老外手中置换过来。

当时腾讯刚刚推出了QQ交友,迅速成为当时网恋的一大助推器,这让吴欣鸿看到了520.com的用武之地。这次他想创业,做一个类似QQ交友的网站,用今天一句不可思议的话说,就是准备山寨腾讯。吴的想法是,通过会员费来收钱,即你只有是付费会员的时候,才能获得对方的线上联系方式。2003年,吴欣鸿从泉州来到了厦门,准备创业。

见到阿飞之后,他把自己的想法跟阿飞托盘而出。阿飞一听很兴奋,准备把自己的一些积蓄拿出来投资入股,但当时吴欣鸿还有其他合伙人,股权结构比较复杂,也就没有投成。最后吴欣鸿说,你懂些技术,来做我们的技术总监吧。这样,10来个人在厦门市区的一个居民楼里开起了公司。那是吴欣鸿第一次正式创业,他觉得这要比临摹卢浮宫的大师作品还要有仪式感,所以那时的他每天总是黑西裤、白衬衣,腋下夹着个公文包,以一副老板的姿态前来上班。“据我所知,他被小区的保安拦截过好几次,人家以为他是卖保险、搞推销的,”阿飞笑着说,“闷骚的人穿什么衣服都闷骚,没办法。”

但是,520.com坚持了两年多,再把账上最后一分钱花光之前,吴欣鸿把公司关了。“无论是产品还是运营都比较差。”吴说。520两年下来累计付费会员只有几十万,而且大多数还是仅仅付费一个月就没再付费的会员。而当时中国互联网最赚钱的生意,是SP。阿飞还记得,当时一家几个人的SP公司,一个月下来至少都有上百万的收入。520.com当时没有直接做SP,只是接了些CP的活儿,一个月有十来万的收入。阿飞进入公司之后,一再提醒吴欣鸿彻底转型 SP,但此时的吴欣鸿就认准了交友。两个月之后,阿飞离开自己创业。

回顾这段经历,吴欣鸿的教训是,第一,逆向创业,即通过一个好域名来成立一家公司,完全不靠谱;第二,更重要的是,自己很宅,当时不善交际,不知道用户的真实需求是什么,又何谈做交友网站呢?

2011年,520.com这个域名被吴欣鸿以300万人民币的价格出手。

 接管90后

关掉520之后,吴欣鸿加盟了老大哥蔡文胜的265,但他做的事情与265无关。蔡文胜让他做一个搜索工具条:YOK超级搜索。像大多数软件一样,YOK采取的是捆绑下载,主要合作伙伴是黄一孟的电驴。后者在当时的下载市场风光无限,榜上这样的“大款”,对于YOK来说剩下的事情就是数钱。 YOK的盈利模式与蔡文胜旗下的大多数产品一样,通过流量变现,说白了,赚的是搜索巨头的广告费。

捆绑软件,一度成为那个时代“流氓软件”的代名词。用户在不知不觉的情况下,就被“内置”了很多根本无法卸载的东西。吴欣鸿不承认YOK是流氓软件。 “第一,YOK是可卸载的;第二,用户在安装前可以勾选安装不安装。”吴欣鸿说,当年就是因为心不够狠,没有进入SP领域,“你说后悔吗?当然后悔,一个月过百万的收入顶过我全年的收成。”

从成本核算的角度看,YOK绝对是一款“暴利”产品。在推出的第一年,营收就近千万,而其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捆绑推广的费用比较低,剩下就是些人工费。”这是吴欣鸿在蔡文胜手下的第一枪,没有一鸣惊人,但也绝对没有哑火。不过就产品本身而言,YOK还不是一款由用户主动选择的产品,它更多的是通过用户的被动选择走进千家万户的。换句话说,产品渠道运营的因素要远远大于产品本身。“闷骚男”的产品感觉还未完全展现。

2007年,蔡文胜把265卖给了Google,但Google依然把265交给蔡文胜的团队负责打理。已经主办过两届站长大会的蔡文胜开始变身为天使投资人,到处找金矿,而吴欣鸿带领的产品团队成了他的内部试验田。其实从加盟265开始,吴欣鸿就展开了一个接一个的产品孵化。

“说是产品孵化,不如说是网站孵化。”吴欣鸿说,265作为一个流量平台,任何人都无法忽视它的巨大价值,所以,如何把265的流量引入新的网站,并最终进行广告变现,就成了吴欣鸿要做的事情。从2006年到2007年,吴欣鸿做了将近30个产品,其中绝大多数是网站,有股票类的,有视频类的,还有资讯类的,所有的“产品”,反正都是网站,所有的玩法,都是流量导流量。尽管其中赚到钱的不少,但一直让吴欣鸿提不起兴趣。“当时就是赚流量,没什么成就感。”

直到火星文的出现。首先需要重新解释一下,什么是闷骚男。这个词放到吴欣鸿身上,可以呈现出一个经典场景:大家在QQ群里叽叽喳喳聊个没完,一般人大多入戏太深,无论话题多么无聊,都能侃到海枯石烂。吴欣鸿则不然,他永远都是群里话最少的人,但却是最敏感的一位。火星文转换器的出现,就与QQ群有关。当时很多人喜欢在对话框里发送各种奇怪的表情和符号,有一天吴欣鸿突发奇想,为何不推出一套适合网络语境的文字形式呢?

2007年春天,从立项到推出,吴欣鸿和他的产品团队只用了三天时间便让火星文上线。这款产品由于能够满足众多90后小朋友的“萌”特性,瞬间引爆整个90后群体。到9月份,火星文的用户量突破1000万,而到2007年年底,则已突破4000万,此时的用户群,已经蔓延到85后市场。

吴欣鸿把火星文的引爆归结为三点:第一,目标定位清晰,就是针对那些接触互联网时间不长、没有条条框框的90后女生;第二,借助社交产品的独有特性。火星文的大部分用户都是通过QQ聊天知道的,其传播的裂变效应极为显著;第三,轻切入。火星文甚至都不能算一款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产品,因为它只是输入法的一个外挂。

火星文是吴欣鸿试验的第20多个项目,他没想到会这么受欢迎,而且这是仅有的几个软件产品之一,其他都是网站。千万级的产品,这符合蔡文胜对“及格互联网产品”的定义,而吴欣鸿也以一种近乎“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套路,拿出了自己的投名状。

产品形态定型之后,商业空间在哪里?这是吴欣鸿在2007年年底开始思考的问题。他必须思考。此时的火星文用户数还在急剧增长,但这反而让吴欣鸿感到迷茫。“当时就觉得那么小的一个展现空间,很难有什么商业变现的方式。”更重要的是,吴欣鸿自己基本不用火星文,这让他很痛苦:如果一款产品自己都不用,还能有什么前途呢?

可是,吴欣鸿又不想丢掉这个产品背后规模庞大、特点鲜明的用户群。在一次闲聊中,蔡文胜提到了两个可能的产品方向:文件压缩和图片。这两类产品在当时都没有特别突出的本地化产品,大部分是国外的,比如解压缩软件WinRAR和修图软件Photoshop。

无论是从感性还是从理性出发,吴欣鸿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图片。首先,解压缩软件虽然在当时还有很大的市场需求,但和图片软件比起来,其产品展现空间要小很多,所以商业上的想象空间远不如后者;更重要的是,学美术和玩摄影出身的吴欣鸿对图片有着天然的好感,套用今天的一句流行语:图片,才是他的菜。

在修图软件市场,当时国内只有一款名为“光影魔术手”的产品,是几个江苏的年轻人做出来的,后来卖给了迅雷,据说现在只有两名员工在做日常维护,邹胜龙一度还想把其卖给美图秀秀,当然,这是后话。吴欣鸿之所以觉得修图市场大有可为,同样来自腾讯的启发:吴经常跑到QQ空间去瞎逛,特别是那些90后女生的主页,他发现,这些女生都很爱晒自己的照片,但照片质量参差不齐,很多谈不上美感。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尤以90后为甚。这是吴的基本判断。他手中还有武器:火星文。如果说火星文的推广得益于QQ,那么,美图秀秀的推广就要归功于已经拥有几千万用户的火星文,毕竟,二者的用户群太重合了。事实上,这也是吴欣鸿做美图秀秀的出发点:把火星文的用户群迁移到一个更具想象空间的产品上来。

美图秀秀最早不叫美图秀秀,它叫美图大师,2008年10月份上线,到年底,用户突破100万。显然,这个速度要远远低于火星文的用户增长速度。“因为火星文是基于QQ群传播的,所以爆发速度呈现几何级。”吴欣鸿说。

他也看到一个基本的问题,这就是名字。上线两个月之后,大家都觉得美图大师太严肃了,与它的用户群有偏差,所以就改了名字,叫美图秀秀。

但真正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速出现拐点的,是美容功能的添加。之前的美图大师其实就是一个滤镜软件,还有一些基本的旋转、改尺寸、裁剪等功能,这和当时的其他修图软件没有多大区别。所谓美容功能,其实就是给照片化妆。这个功能Photoshop也有,但其操作步骤很复杂,没有告诉用户,这个键是给照片磨皮的,那个键是美白的。美图秀秀的美容功能,则是把这些需求彻底场景化了,只需按一个键,就能实现“小萝莉们”想要的效果,省去了繁琐的操作过程。“美图秀秀是第一个增加此项功能的产品,因为它贴近了中国大部分小白用户的真实需求。”吴欣鸿说。美容功能正好是在2009年春节期间上线的,这让美图秀秀的用户增长几乎是瞬间提速。

美图秀秀和火星文是从PC端起家的,它们的用户获取方式也只能按照这个江湖的游戏规则进行。但如前文所述,前些年蔡文胜旗下的产品形态,大多是网站,它们获取用户的法门就是流量,说白了过于依赖搜索引擎和网址站。但美图秀秀是客户端,客户端有客户端的玩法。

在中国,PC上的客户端产品,很长一段时间是来自下载站,比如华军、天空等知名站点。但一个问题是,这个大家都知道,关键是如何让用户在这些网站上发现你。蔡系成员对这些站点最熟悉不过,他们知道,几乎每个下载站,都有一个版本升级推荐专区,这个专区带来的下载量要远远高于其他专区,因为用户都喜欢新的版本。“只要每周都更新一次,你就会获得更高的曝光,在排行榜上的名次就会提升,”吴欣鸿说,“我们当时制订一个策略,美图秀秀一到两个星期就更新一次。”

从2011年开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开始迎来一系列关键节点:2011年底,PC加移动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2012年,PC端的用户量突破1亿,同时PC加移动端突破2亿用户;2013年春节,移动端用户量会突破1亿。而此时的用户人群,也从最初的90后,开始向80后、甚至70后扩展。

2009年,吴欣鸿正式从蔡文胜旗下的公司独立出来,由部门Leader变身创业者,而蔡文胜则由老板变身天使投资人。这种转变,很大程度上源于蔡文胜。图片这个方向是他提出来的,打动了吴欣鸿,但吴欣鸿并没有大张声势,像之前他做过的许多产品一样,美图秀秀是默默做出来的。半年后,看到一个逐步成型的产品,蔡文胜非常激动,主动提出吴欣鸿应该和团队一起独立出来,这样才具有激励作用。

吴欣鸿也仿佛找到了自己的第二春,这种兴奋感多年不见了,似乎只有当年在杭州学画时才享受过。没错,他又回到了最初的起点。“画画和做产品有时挺像的,就是对整体感的把握很重要。就像有的人,经验越少越喜欢抠局部,而画画其实需要先从整体入手,然后才逐步递进,这种理念我也带到了产品中去。就是首先我要考虑需要捕捉到产品最核心的东西,让它有精气神、有灵魂,可能外表还是比较粗糙,但是没关系,整体首先最重要,然后再逐渐去做一些外表的优化,有轻有重,直到最终它成为一个比较完善的产品。这个对我影响很大。”

从火星文的千万级用户,到美图秀秀的上亿用户,这两款工具类的产品足以让吴欣鸿把中国下一波的用户(90后)一网打尽。他的出手逻辑是:

首先,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很多人都是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做一款产品。但是核心需求是什么,这个很重要。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而且你要有数据能够证明这个需求是广泛的。当时做美图时,我们就去看百度指数,非主流头像和非主流图片的指数一天超过十万,这在当时是非常高的,说明很多人都在找这样的东西,但是市面上没有。

其次,就是要依附大平台。依附大平台就像早期火星文在QQ聊天上的传播,也是一种基于大平台的传播。包括后面的微博,到现在的微信,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迅速地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美图秀秀的拼图功能,就是因为微博起来以后才延伸出来的这个需求,因为微博只能发一张图,所以我们就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拼图功能。

再次,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火星文只用三天时间就上线,美图秀秀的版本升级速度也是非常快。

从产品的角度看,吴欣鸿和美图秀秀还要面对一个趋势性的问题,即,当所有互联网产品,特别是移动端的应用越来越社交化的今天,工具类产品的未来在哪里?吴欣鸿给出的答案是服务。“就工具产品而言,我觉得美图秀秀要朝服务去转化,因为图片它有很多服务,比如说免费的素材。很多产品其实是没有服务概念的,而我们有,我们是有一个帐号体系的。现在美图秀秀已经有两千多万的注册会员在使用我们的会员服务。”

吴欣鸿父亲的企业早已关掉,现在父母都在泉州老家过着退休生活。“我每年域名投资上的收入能有几百万,养家还是没问题的。”吴欣鸿说,现在的创业状态,与他小时候通过父辈身上看到的完全不一样。“小时候觉得开公司就必须赚钱,而且很辛苦,现在觉得赚钱可能需要一个很长的过程,但很快乐,看着那么多用户在用你的产品。当然,能赚到大钱最好!”闷骚男说。

-----------------------

吴欣鸿的产品三段论

对核心需求的把握。它或者来自用户的一个普遍需求,或者是潜在的未被挖掘的需求。

依附大平台。只要你有好的产品,就能够在大平台上迅速获取百万甚至千万用户。

无论是产品推出还是版本升级,一定要快!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

相关电脑知识

美图欣赏

电脑知识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