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读本》读后感
1937年12月23日是一个中国人民难忘的日子,是一个令中华民族耻辱的日子,是一个让中国悲伤的日子。在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入南京,开始了长达49天的集体屠杀······
可大家知道吗?虽然南京最终沦陷,但在1937年8月15日的首次空袭到12月13日的南京沦陷,发生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血战光华门,激战雨花台,搏击赛公桥,鏖战中华门,大战紫金山·····不知死去了多少无辜的中国人,他们血洒成河,尸堆如山。在保卫南京中,有一个经典的镜头,它就是《朱赤牺牲雨花台》——12月12日日军加强进攻雨花台,并派出十多架甲车、坦克等重武器掩护步兵,情况十分危急,一些中国士兵被炸得血肉腾飞,雨花台上不断有石砖滚下,眼看日本步兵就快爬上城墙,朱赤心里十分担心,怎样才能是重武器的威力发挥到最小呢?这时一个大炮轰过来,正好炸死了几个与中国士兵扭打在一起的日本兵,朱赤眼前一亮,只有与日军近距离作战才有取胜的可能。他立即下令让部下组成敢死队,冲向日军阵地与日军浴血搏杀,刹那间,日本阵地血光冲天、枪林弹雨,上百名敢死队只有四人杀出重围,回到阵地。朱赤身上多处受伤,肠子都出来了,可朱赤只匆匆包扎,仍然在前线指挥战斗。面对扑面而来的子弹,他并没有退缩,士兵劝他赶紧回去,他笑了笑:“死在报国前线,乃是我毕生之荣。”。最终因体力不支,在雨花台壮烈牺牲。
正是一些爱国人士的这种以身殉国、不怕死的精神支撑着中华民族共和国,他们的事迹值得我们怀念,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继承这种良好的精神,实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伟大复兴梦。
缅怀句: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孩子,国耻不能忘! 我们是中华民族的孩子,国梦怎能忘! 国耻不报复,从中取教训! 国梦要实现,从现在做起!
今年12月13日是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为配合公祭日活动,最近,有关历史专家编写了《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南京教育系统明确将其作为南京市中小学必修性地方课程。
在中国的历史教科书上,“南京大屠杀”很像是一个名词解释,数字和事件也只有寥寥数笔的简述,很难让人感受到血与火的悲情。这样的历史记忆,注定不可能产生真正的警示价值。而民间关于这场大屠杀的表达,零散又错乱,无法传递出历史的真实理性。
这些年,日本一次次修改历史教科书,不断淡化那次屠城的血证,屡屡伤害中国人的情感,这都给如何记忆那段历史提出了新的要求。现在,南京将公祭读本变成中小学必修课,无疑是一次重要的文化选择。
对青少年开展专史教育是早就成为国际惯例,比如,以色列就要求小学三年级以上必须接受大屠杀历史的相关教育。令人尴尬的是,在中国,很多中小学生关于抗战历史的记忆与认知,都被抗战“神剧”固化了自己的思维和判断。诸如“手撕鬼子”的八路军战士、风流倜傥的抗战特工、长相猥琐的日本军官……这样的故事和形象严重扭曲历史真实,让严肃的历史增添太多流俗,弱化着历史教益警示的价值。
历史必须记忆,必须以最理性最合适的方式来记忆。南京大屠杀是中国抗战史中一曲惨绝千古的悲歌,更是需要以真实、客观、理性的方式进行记忆。从这个意义讲,为这段历史记忆重建文化伦理,还原细节真实,厘清价值意义,就是一种公共责任。让国家公祭读本成为中小学必修课,则是补齐历史记忆这重要短板的重要一步。
很显然,公祭读本之所以值得期待,是因为它不同于历史教科书。读本可以提供更为翔实的历史资料,可以对展示对历史更加负责的鲜明态度,来与青少年的阅读能力形成最好的对接。当然,这套名为《血火记忆》、《历史真相》和《警示思考》的公祭读本,到底能不能让中小学生走出对历史苍白的记忆,成为他们的信史,来帮助他们成长为更加理性文明的国家公民。接下来,既要考查公祭读本的内容质量,也要考验传授者的呈现能力。
“如果我不曾得知南京暴行,面对这样一个拥挤而繁荣的城市,我无论如何也无法想象所发生过的一切。”南京大屠杀的记录者张纯如曾这样说过。在今天,必须让生活在这座现代大都市的孩子们懂得,这座城市的每一寸土地都深埋着冤魂,人类文明在那一刻曾经进入到暗无天日的地带,人性伦理在军国主义的野蛮暴力下可以沦陷到极致地步。要做到这一点,其实就要全面考验着我们如何以文化来记忆历史的能力,如何选择叙述灾难的话语方式,如何梳理和提炼着出更加理性的历史价值。
在历史教科书之外,在国家公祭读本之外,接下来,还应该有更多能够提供清晰记录和价值警示的好作品。毕竟,历史记忆不可能只靠“官方”来书写。事实上,全世界记录纳粹极权罪恶的最好作品,很多都是个体记录,都是证人声音。比如,维克多·克莱普勒《我会作见证》、安妮·弗兰克的《女孩日记》、凯尔泰斯·伊姆莱的《船夫日记》、埃利·威瑟尔的《夜》以及普利摩·利瓦伊的《如果这是一个人》,就影响着无数人。
只有对南京大屠杀进行更有力量的记忆,那场大灾难的遇难同胞才能被以更好的方式来纪念,南京这座城市也才能应该像奥斯维辛集中营那样,成为全世界热爱和平的人们一块共同的哭地。这意味着,关于“南京大屠杀”的记忆,不能再停留于过去那种碎片化的语言,切割式的记忆,表态式的呼喊,也不能简单固守在官方话语体系的僵硬框架。记忆“南京大屠杀”,同样需要写出像罗森塔尔那样的名作——《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遗憾的是,记录“南京大屠杀”最有影响的《拉贝日记》,作者也只是在中国经商的德国人约翰·拉贝,由此,不禁要拷问,是因为我们丢失了相关话语空间,还是没有这样的表达能力?
所有的历史,都是当代史。所有的当代史,都是现实中的人们写给未来的历史。现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让这个时代对历史记忆前进了一步,希望这样的一小步,能够推进文化对历史记忆的一大步。关于历史的记忆,注定需要更多有价值的读本,这也注定只能由我们每个人来完成。
- 看不过瘾?点击下面链接! 【本站微信公众号:gsjx365,天天有好故事感动你!】